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福建高考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3福建高考文科数学考试说明解读

来源:2exam.com 2013-4-22 14:28:56

夯实基础,不断提高

——学习文科数学《高考考试说明》心得体会

                                漳州台商投资区华侨中学:林小月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跟去年对比,今年文科数学《考试说明》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可由于每一届的生源素质都不同,每一届学生的学习状态都在改变,所以每一次学习都有不同的体会。第一届跟高三年时教理科数学,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不是很完整,虽做了不少的高考题,也很认真在学习考试说明,可心里底气不足,对有些知识的取舍不敢很肯定,无论是自己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有些吃力。第二届改教文科数学,虽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可毕竟文科与理科的要求还是有一些区别,无论是知识要求还是学生的数学素养,自己还是边学习边教,但是总算比第一届感觉好了很多,能结合自己的一些体会教学,高考成绩也比较理想。这届是第三届,也是文科的第二届,有了前两届的经验教训,在平时教学也注意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注意分析学生的知识水平,结合文科学生学习特点,认真研究考试说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有了不少的收获。我们是三级达标校,生源素质不好,学习了《考试说明》,我觉得我们要提高成绩就必须“夯实基础,拿下高考必考基础知识的分数”。我的一些体会与做法主要是结合我们学校学生的实际展开的。

针对我校文科学生对数学大部分比较讨厌,首先就必须扫除他们的心理障碍,让他们感觉数学没有他们想象中的可怕,让他们爱上数学。《考试说明》里命题的一个原则是“立足基础知识,注重整体设计”,试卷结构也明确指出“易、中、难试题的比例约为4:4:2,全卷的难度控制在0.6左右”。平时在试卷、练习的命题上尽量遵循上述原则,甚至将难的比例改成中或易,为了照顾个别基础稍好的,就用选做题形式来区分,鼓励他们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做,避免考试时有一部分学生在那里无所事事,增加他们学数学的信心,让他们觉得数学也不是那么难。

一轮复习要求学生一定要夯实基础。开始复习后,针对基础差的同学,及时补缺补漏,强调他们一定要老老实实的从课本开始,不要求快,要复习一个章节,掌握一个章节。具体的方法是,先看公式,理解、记住,然后看课后习题,用题来思考怎么解,不要计算,只要思考就好,然后再翻课本看公式定理是怎么推导的,尤其是过程和应用案例。特别注意这些知识点为什么产生的、怎么理解、怎么用。如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推导与记忆:“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将所有诱导公式中的角都表示成“ ”函数名改不改变就看k的奇偶性,而后面的符号的确定也是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就让学生在直角坐标系画出,按x轴正半轴开始依次在坐标轴标上 , 就是 (y轴正半轴)按逆时针前进 ,则为第二象限; 就是 (y轴正半轴)按顺时针前进 ,则为第一象限 。这刚好也就运用到了逆时针旋转形成正角,顺时针旋转形成负角。再如解三角形,很多同学没有注意三角形的类型,其实就是初中三角形判定全等的四种在加上边边角共五种,而对应正余弦定理的选择主要结合正余弦定理公式特点,边多选用余弦,角多选用正弦,边边角正余弦定理都可以用。通过这么去理解,你会发现,数学基础知识很快就能掌握。但记住,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能着急。由于学生知识遗忘比较快,一轮复习每周末的作业我都会覆盖前面复习过的知识,让学生复习新知识,不忘旧知识。同时要求对于容易犯的错误,要做好错题笔记,分析错误原因,找到纠正的办法;不能盲目做题,必须在搞清楚概念的基础上做才是有效的,因为盲目大量做题,有时候错误或者误解也会得到巩固,纠正起来更加困难。对于课本中的典型问题,要深刻理解,并学会解题后反思:反思题意,防止误解;反思过程,防止谬误;反思方法,精益求精;反思变化,高屋建瓴。这样不仅能够深刻理解这个问题,还有利于扩大解题收益,跳出题海!

二轮复习要求有所提高,综合性增强,学生一下子又有点不适应,这时还是要给他们打打气。我先根据最近四年的省质检卷与高考卷结合考试说明,将易得分且必考的知识点先复习。比如复数、集合、程序框图、线性规划、向量、充分必要条件、统计与概率、等差等比数列简单的运算与性质、立几中的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三角函数的化简与简单性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等等。每次考试都跟踪学生得分情况,尽量稳拿分,同时根据他们的得分情况再鼓励“你只需再将某一道题目的知识再掌握,你就可以达到几分了”,这样学生也看到了希望,每次进步一点,慢慢地就及格了,甚至上百分。当然对上述基础知识的掌握,由于是二轮复习,在讲评时我也很注重题目的变式,比如题目本来只是复数的运算,我会结合《考试说明》的“考试内容及要求”问:该复数对应点在第几象限,它的共轭复数是什么,它的模是多少等等。这样连续的几次重复,让学生养成一种习惯也会学着变式,同时知识的复习也就比较全面了,出现知识遗忘就比较不会发生。这次省质检考试选择题第一题考到共轭复数及复数的模的概念,学生完成的就比较好,平均分甚至超过一些一类达标校。这些做法还是取得一定成效,使数学成绩平均分由市质检的62分提高到省质检的78.9分。

三轮复习增加综合卷的训练,但不是机械的做题,仍要注意回归课本。只有吃透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构建数学的知识网络,以不变应万变。高考数学试题虽然不可能考查单纯背诵、记忆的内容,也不会考查课本上的原题,但许多题目都能在课本上找到“影子”,不少高考题就是对课本原题的变型、改造及综合。回归课本,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要抓纲悟本,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选择一些针对性极强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复习才有实效。《考试说明》中也有相关的阐述“试题可以取材于教材或课外参考资料中经过实质性改造后的问题,但切忌照搬任何教材或课外参考资料的原题或未经实质性改造过的题目。”对于《考试说明》中181面若干问题的说明主要是对六大主干知识的阐述,对今后复习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关于《考试说明》“合理控制卷面字数和计算量”中提到:控制全卷工作量的大小主要是由高考的性质决定的,一般来说应以50%的考生在110分钟内能完成全卷的解答为标准,不含复核时间。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多数不在这50%内,考试时间的合理规划也就更为重要的。结合前面一直强调的基础题一定要先做,而且要力争拿下分数,部分难题该放弃的要放弃,有舍才有得。

以上只是我的部分学习心得,最后的复习阶段,我还会不断学习,争取有更多的收获,能带给学生更大的进步,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