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福建高考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3福建高职入学考试政策问答

来源:海峡都市报 2013-5-21 12:35:56

 核心提示:福建省将整合“高职单考单招”、“高职自主招生”、“中职推免”等考试,首次设立“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考试时间安排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在上周省教育考试院召开的一场新闻通气会上,针对2014届高考学生的这一新规,让不少业内人士嗅到了“本、专科分类考试”的气息。

  这场尚未举行的“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也被称为福建省实行“本、专科分类考试”的过渡方案。这样一个过渡方案,究竟会给高考学生带来哪些机会?最终能否将“本、专科分类考试”的改革执行得更加到位,改变当前职业教育人才极度短缺的现状?

  焦点1:整合前高职“三考”效果如何?

  学生少有人问津,高职院校也不太感冒

  一位在高职自主招生方面具有多年丰富经验的业内人士认为,之前分开举行的“高职单考单招”、“高职自主招生”、“中职推免”三项考试,都是各高职院校绕过高考招生的“蹊径”。

  其中,“高职单考单招”实行多年,专门针对中职学生升高职且与高考同期举行,考试内容包括语数英和专业理论四门;“高职自主招生考试”则始于2009年,考试面向中职生和普通高中生,内容只包括专业技能测试;而“中职推免”则是中专学校推荐优秀学生直升高职。

  “这三项考试一直以来都少有人问津。”这位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中职学生不愿意考;另一方面,高中生更想去拼。

  该人士说,中职学生毕业后大多能找到工作,而且待遇还不低,“有单位,他们就没有兴趣再读书了。”而且,“三年时间他们去工作,能从学徒工升到师傅,而读了三年高职出来,还是从学徒开始。”

  他还说,对高中生而言,除了少数成绩实在“扶不上墙”的学生,更多的高中生还是想往高考的独木桥上挤一挤,“考不上本科再考虑高职也不迟”。

  高职院校本身对这三项考试也不太感冒。好的高职院校,通过高考就可以满足招生需求。业内人士分析称,这“三考”实际上是对办学质量相对靠后的高职院校变相的帮助,缓解他们招生难的困境。

  焦点2:“高职入学考试”意义何在?

  国家“本科专科两条线”人才选拔机制改革的开始,福建走在了前列

  根据安排,省内有关应用型本科专业(含本专科高校联办专业)全部招生计划,省内所有高职院校不低于20%的招生计划,将用于首次设立的“高职教育入学考试”招生。同时,明年的普通高考依然保留有高职院校的招生计划。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招办副主任王志刚表示,“高职入学考试”的设立,对考生来说意味着多了一次选择的机会。他建议,“高职入学考试”可加强对报考学生的技能测试,虽然普通高中的学生不容易加试专业技能,但仍可测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等。

  “这是一次试水。”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招办主任阮金俤认为,这次考试形式的改革,从本质上来说是国家“本科专科两条线”人才选拔机制改革的开始。将原来处于灰色地带的三种考试,由省教育考试院牵头组织成一场统一的严格的人才选拔测试,这项改革在全国来说都走在前列。

  不过,对于首次“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的效果预期,阮主任不是太乐观。他认为,“高职入学考试”的时间定在高考前,这样势必会失去那些希望拼一把上本科的学生。

  焦点3:能否破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难题?

  王志刚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目前是普通高考的一种补充,更有利于中职学生报考,中职学生不需再选择各类中职升高职的考试。不过,近年来,职业教育人才短缺的现状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如果只是依靠改变入学考试的方式,还是不够的。

  “学习成绩并不拔尖的学生可以选择这条路,高职并没有那么糟糕。”阮金俤说,中国的技工荒众人皆知,而技术型人才的高待遇同样不假。这条路远没有家长想象得那么漆黑和渺茫。

  那么,该如何切实改变高职教育的窘况?阮金俤提出了四点建议:首先是提高高职院校自身的办学质量,这是学校和整个高职教育发展壮大的根源。第二是高职院校要紧跟社会动态,专业设置贴近社会用工缺口,“能保证就业,学生才会来;能带来好的就业,学生就会源源不断地来”。第三是提高办学条件。而最后一点是最难也是最重要的,“其实高职遇冷,最终还是因为社会对高职学生的偏见。虽然现在技工待遇高了,但这种偏见使得他们无法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只要你是专科生,你就低人一等。”

  各方声音

  老师:受访的老师对本专科分类考试意见不一,来自重点中学的老师大多持赞成态度,但一般学校的老师则多持反对态度。一位曾执教于农村中学的老师表示,如果孩子的成绩在本专科临界点,孩子岂不是要考两场?学习压力就更大了。

  学生:大部分高中生对本专科分类考试“没概念”。福州三中高二学生小刘说,身边大多数同学的第一目标还是本科,很少会有人觉得自己是专科的命,如果分开考,估计到时有不少人会两个考试都参加。

  家长:学生家长张女士认为,高考的选拔本来就有梯度、有层次,本专科分开考,将会耗费更多人力、财力,还人为地给本专科划出界限,给孩子圈定了未来,让孩子看不到希望,这是家长们最不愿意看到的。

  本报记者 何旌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