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学院2014年招生章程
第一条 根据《高等教育法》、《贵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招生简章审查工作的通知》和《贵州省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为了贯彻落实“依法治招”的要求,推进“阳光招生工程”的实施,规范学校招生行为,确保招生工作的公平、公开、公正,让考生全面、准确了解学校办学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全称:铜仁学院
办学性质:公办
学校代码:10665
办学层次:本科教育
办学类型:综合型普通高等教育
学习形式:普通全日制
第三条 学校地址:贵州省铜仁市清水大道103号
网 址:http://www. gztrc.edu.cn
第四条 招生办联系电话:0856--5232263、5232273(传真)
邮 编:554300 E-mail:zjc@163.com
第五条 铜仁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的一所本科层次的综合性普通高校,招生对象为普通高中毕业生。
第六条 学校成立有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招生工作政策和领导学校的招生与录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招生办公室,负责招生与录取的日常工作。学校纪委、监察部门对学校招生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
第七条 招生计划与专业:按当年贵州省教育厅、发改委下达我校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执行。具体招生计划和专业可见各省招生专业目录或登录我校网站http://www.gztrc.edu.cn/zsjy查询。
第八条 各专业外语语种不限。报考英语专业的考生限英语,且须参加由各省招生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的口语加试。
第九条 考生身体健康要求:考生在报考本校时应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并按照国家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要求慎重填报专业志愿。对不符合报考条件者,一经查实将取消其录取资格。
第十条 录取原则:按各省招生主管部门统一划定的本、专科录取线,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并衡量考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结合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考生的专业安排实行按专业志愿和分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已录满,若本人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成绩在我校其他专业进行调剂录取,若不服从专业调剂,作退档处理。
第十一条 体育、艺术类专业考生的录取要求:体育、艺术类专业须取得由各省招生考试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的专业考试合格成绩,文、理兼招。录取原则按各省向考生公布的统一划线后,以术科统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美术类各专业均要求考生无色盲、色弱;体育类专业要求无肢体畸形。其中体育教育专业面向本省(贵州省)招收该专业在省内招生计划30%的女生。
第十二条 根据贵州省教育厅文件要求,我校在本省积极开展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升本科(简称“专升本”)招生考试工作。凡符合报名条件的应届毕业生均可报考我校当年公布的“专升本”招生专业。报名“专升本”考试的学生须参加全省统一文化考试和我校组织的(上全省统一划线后的考生)各对应专业的专业考试。 然后省招生考试院根据考生志愿,按文化考试成绩和专业考试成绩之和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投档录取。
第十三条 为确保生源结构和质量,经省教育厅和招生考试院同意,学校可根据生源情况和各专业录取实际,对各招生专业计划进行适当调整。
第十四条 根据国家及贵州省的有关文件规定,学生入学须交纳学费、住宿费、书本费。新生入学三个月后取得学籍,在此期间,学校将对其进行资格审查,对弄虚作假、冒名顶替、违规入学者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视其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第十五条 收费标准:学校严格依照省有关部门批准的学费、住宿费等收费顶目及标准执行。
第十六条 学生在学校规定年限内修完教学计划规定内容,达到毕业要求,学校发给国家承认学历且经教育部电子注册的铜仁学校毕业证书,并以此具印。本科学生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学士学位。
第十七条 按照国家当年就业政策,学校为毕业生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服务,切实为毕业生做好就业推荐和就业派谴工作。
第十八条 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专业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等,并开展有特困生勤、贷、减、免、补等资助工作。
第十九条 本章程由铜仁学院招生与就业指导处负责解释。
铜仁学院招生专业介绍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类)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扎实,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知识面宽,综合素质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思想政治工作专门人才。
二、主要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政治学原理、法学概论、行政管理学、科学社会主义概论、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社会学概论、国家公务员制度
思想政治教育(专科)
一、培养目标: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现代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中学政治教师。
二、开设的主要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思想概论、法学概论、哲学与自然科学、政治学概论、政治经济学、道德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社会科学概论、形式逻辑、社会学、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
体育教育(本科类)
体育教育(本科)
一、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宽厚,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以及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多能一专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1、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2、掌握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体育锻炼、训练和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适应能力。
3、 熟悉国家有关教育、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以及体育科研的发展趋势;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并具有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4、掌握一门外国语和一门计算机语言,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和运用计算机基本技能,并达到规定的大学英语四级等级和计算机二级等级的要求。
5、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较扎实的营养卫生知识,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的人格和较好的心理素质。
6、 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感与能力。
三、主要课程
教育学、体育学、体育学概论、教育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田径、体操、健美操(含艺体)、篮球、排球、武术、足球。
四、主要实践环节
入学教育、军训、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写作、学术活动。
汉语言文学(本科类)
汉语言文学(本科)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系统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突出的写作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的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从事中、小学语文教育和科研工作,新闻和文艺出版等单位的记者、编辑工作,机关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秘书等工作。同时,向高等院校输送硕士研究生生源。
人才规格: 1、 具有较扎实的本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3、 能致力于中、小学语文教育事业。 4、 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5、 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6、 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
7、 公关协调、组织管理等实际工作能力。 8、 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9、 掌握一门外国语,
10、 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
11、 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
英语(本科类)
英语(本科)
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协调发展的;掌握英语教育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广泛的语言文化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以及英语国家历史文化背景和相关人文科技发展方面的基础信息。能适应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要求的,具有创新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中学英语教育师资及其他从事英语相关工作的人员。
专业特色:
主要培养学生既要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又要具有较强英语综合应用技能。同时还要了解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针政策,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和组织教学活动的技术能力。 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是从事与英语教育有关的中学英语教育以及其他类型、层次的英语培训及英语教育管理工作;从事涉外单位的翻译、编辑、文秘等工作。
主干课程:
综合英语、英语语音、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语法、英语写作、英语词汇学、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英美社会与文化、教育心理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普通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