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高考 - 招生简章 - 正文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南昌理工学院2014年招生简章

来源:南昌理工学院 2014-5-27 11:27:23

2014年南昌理工学院招生简章

 一、学校全称:

南昌理工学院

二、学校性质:

民办普通本科院校

三、办学地址和办学条件:

南昌理工学院办学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英雄大道901号

南昌理工学院是教育部批准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校园占地面积4600余亩。目前已建校舍119万平方米,馆藏图书265万册,各种教育资产总计达18亿,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76亿。现有在校生近3万人。学校设有16个学院5个部9个基地。

学校以“航天科教,兴我中华”为办学宗旨,秉承“科学、务实、厚德、创新”的校训。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38名,副高以上职称比为35.6%,硕士以上学历比为51.7%。学校自有专任教师中,有博、硕导32人,博士9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的10人,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1人,省赣鄱英才555工程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9人,省级教学团队2个。校级领导中有2位省政协常委,4位原省重点大学校长(书记),4位博士。学校聘请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中科院欧阳自远院士为荣誉校长,中科院王梓坤院士为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K8飞机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石屏院士为学科建设委员会名誉主任。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42个、专科专业62个,目前有毕业生的本科专业全部获学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军事法学2个专业被列为江西省高校“十二五”重点学科,有6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精品课程4门,有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实验示范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实训基地。学校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省社科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项,国家专利19项。邱小林教授编著的航天著作《嫦娥巡天看中华》获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和中国科学院王梓坤院士的推荐,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已向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报批国家科技进步奖。

学校党委被评为先进党组织,校团委荣获全省五·四红旗团委,学校被评为省级优秀学院、全国教育教学管理示范高校、全国首批十所就业型重点大学、十大最受企业欢迎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创建平安校园示范学校、江西省教育系统规范管理年、提升质量年活动先进集体、连续五年获得“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江西省安全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的办学成就,受到中央、省部领导的高度赞扬和社会的肯定。2013年学校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时任江西省委书记苏荣称赞学校“办学模式、专业设置有特色,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强,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高”。国家教育部李卫红副部长莅校视察,称赞学校办学方向对头、宗旨正确、思路清晰、理念好、特色强、带头人好。江西省主管教育的朱虹副省长莅校视察,称赞学校有一个好的法人、有一个好的理念、有一支好的师资队伍、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学校发展得很好、很健康,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江西创造了好的、新鲜的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

四、办学层次和办学形式:

学校培养普通全日制本科、高职(专科)层次学生。

五、招生对象及培养目标:

学校面向全国招收参加2014年普通高考的应、历届高中毕业生。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比较系统的掌握本学科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较强能力和技术研发推广基本能力的高素质应用性专门人才,为国家振兴、民族兴旺、社会发展服务。

六、 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具体招生专业及计划数详见各省《报考指南》。

七、招生办法:

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有关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规定,依照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和公开透明的录取原则,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具体录取原则为:

1、普通高等本、专科教育招生,按本校在各省招生计划数和考生志愿,实行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

2、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执行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

3、对考生不限定报考外语语种。

4、我校艺术类专业单独设立考点省份,文化成绩上线,按校考成绩从高分至低分择优录取;未单独设立艺术类考点省份,则承认该省份艺术类联考成绩。

八、收费项目、标准:

严格执行省发改委、教育厅、物价局等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见江西省发改委《关于核定南昌理工学院本科及专科、艺术类学费收费标准的复函》赣发改收费字[2005]557号),中途不加收其他费用,详情请见学校届时给各位新生寄发的《入学须知》。

九、退学退费办法:

如学生有特殊原因要求退学,我校按照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民办高校退学退费办法》的规定,办理退学退费手续。

十、学生入学学籍(考籍)和毕(结)业证书种类:

凡经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招部门办理正式录取手续的考生,按时来校报到后,在我省教育厅办理学籍注册,取得普通高等教育学籍;学生经考试成绩合格,符合毕业条件,颁发国家教育部统一印制的盖有南昌理工学院印章的本科、专科毕业证书(可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查询),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将授予学士学位。凡未经当地省级高招部门办理录取手续的考生,一律不予注册普通高等教育学籍;学校自行组织生源招收的学生纳入自学考试管理或接受非学历高等教育、中职教育,纳入自学考试管理的学生修完规定课程,参加考试修满本专业学分,可获得由省自考委盖章签发加盖我院公章的高等教育自考本、专科文凭,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将授予学士学位。

十一、奖学金与贫困生助学金和生源地助学贷款。

助学体系: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贫困助学金、学校奖学金以及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

评选条件:学生在校期间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宪法、法律和校规校纪;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各科学习成绩优秀;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表现突出即可申请评选奖学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贫困助学金。

评审的程序:个人申请、当地政府(民政部门)三级贫困证明,班级评议、院部评定、学校学生资助评审委员会确定。

资助标准:

1、国家奖学金:每学年8000元/人

2、国家励志奖学金:每学年5000元/人

3、贫困生资助金分为一档每学年4000元/人,二档每学年3000元/人,三档每学年2000元/人,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家庭贫困学生可同时申请奖学金和资助金。

4、学校奖学金设一、二、三等奖,奖金分别为800元、600元、300元。

生源地助学贷款:学生可凭入学通知书或在校生证明,可在学生生源地办理无息贷款,每学年每人6000元。

同时每位在校大学生可享受国家城镇医疗保险福利。

十二、学校法定代表人、办学许可证查询网站:www.jxedu.gov.cn

十三、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英雄大道901号

联系电话:0791—82143608      传真:0791—83891958

监督电话:13870667688

学校网址:www.nclg.com.cn

学校邮箱:nclg@nclg.com.cn

邮编:330044

南昌理工学院

2014年4月


南昌理工学院招生专业介绍

金融工程(本科类)

主干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会计学、财务管理、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投资银行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经营学、中央银行学、金融工程学、统计学实训、银行业务模拟实践、会计模拟实训、证券交易模拟实践、金融综合实训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良好的经济管理素质,掌握金融及投资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有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和金融业务操作能力,能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

社会学(本科类)

主干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与行政诉讼法、刑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系统掌握法学理论知识,通晓现行法律政策,能在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与律师工作机构,特别是基层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从事法律专业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类)

专业名称: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专业代码: 040203

层      次: 本科

所属院系: 体育学院

主干课程: 社会体育学、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体育市场营销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田径运动、球类运动(篮球、排球、足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健美操、武术、体育舞蹈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体育经营与管理以及体育教学与训练基本理论和知识,在大众体育项目中具备一专多能技能,能从事体育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体育休闲服务和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的应用创新型专门人才。

英语(本科类)

主干课程:基础英语、英语阅读、听力、口语、写作、翻译、英美文学选读、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国际商务谈判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教育、经贸、文化、科技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