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名师谈《季节》
一年一度的高考,作文题总是备受瞩目。今年我省的高考作文题目是《季节》,要求命题作文。昨日语文科考试一结束,记者立即联系采访了相关老师。
◆文章要有深度
评点老师: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省作协副主席、教育部中学语文实验课本主编孙绍振
今年的题目比较平稳、保险,学生不容易跑题,按正常去写,都可以获得一定分数。但另一方面,考生要获得高分难度很大,重要的是视角要与众不同,发挥多元想象,要有独特构思、看法,文章要有深度,这样才能比别人有竞争力。此外,独特的视角需要充分的材料支持,这样分数会比较理想。(赖劲松)
◆这是一道讨巧题
评点老师:福州二中高三语文教师龚小磊
今年的作文题出得挺难的,因为这是一道讨巧题,也就是考生要想得高分,一定要有深意,要讨巧地去写,而要考生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讨巧地去写文章,还是比较难的。但我在监考中发现,有许多考生都只是在描写一年四季的季节变化,只是作一些季节的表面描绘。写这样的内容很不容易得高分。一个考生从四个季节的变化,提升写到了诗人的品性及精神境界,像这样讨巧、有深度的写法就可能会得高分。同时,考生还可将“季节”进行拟人化,比如将一年的四个季节比喻成四个女儿,不同的性格、脾气等都是比较有新意的写法。相信今年高考会出现许多得高分的好文章。(康云)
◆应虚化“季节”概念
评点老师:福州三中语文教研组组长、高级教师叶平
一般来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有三种情况: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今年我省的高考作文题是命题作文,相对其他两种形式,命题作文让考生在审题上会省一点时间,相对容易些。去年我省高考作文为三选一,在审题上考生要多花时间,作文所给的材料内容也比较偏,相对更难。
今年的作文题目看似好写,但考生真要写好也不容易。《季节》命题,符合现代高考作文命题文化,离题考生会比较少,但真正能在该作文题上得高分也不容易。考生若要在该作文题上得高分,应先虚化“季节”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季节自然现象的表面上,也就是要从季节联想到“人生的四季”深化题意,从感悟或哲理上深入。此外,今年的命题作文相对而言,作文内容比较统一(不像去年内容多),评分也将比较公正。(康云)
◆作文开头应破题
评点老师:泉州七中语文备课组组长罗浩
作文题《季节》,类似题目是众多学校都会训练到的,考生可从拿手的散文着手。考生在写作文时关键就是开头要破题,要从自然的季节联想到人生或其他方面,如春天像人生的播种,夏天像人生的成长,秋天像人生的收获等。如果考生就季节写季节也行,但对文笔的要求相对就要高一些,因为对季节的书写本身就是对自然和对生活的热爱,就是健康、向上的体现。但写自然的季节千万不能写成概念性的东西,不能反复空洞地强调季节多重要,季节怎么变化等。考生的文字必须体现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思考。(赵伟)
◆人生也有“季节”的起落
评点老师:惠安一中高级教师骆汉忠
《季节》对考生来说发挥的空间较大。考生面对这样的题目,落笔可写的内容应该是宽广的。考生一般不会去“就事论事”,如果只是很纯粹地写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那么除了给人的感觉是平铺直叙之外,文章本身更是没有深度可谈。
出彩的文章应该是寻找合适、令人眼前一亮的切入点。例如,人的一生当中也同样有“季节”的起落,甚至小到每个人的心情,也有潮起潮落的时候。考生应该懂得理解,人生的季节,可以包括美丽的春天,耕耘的夏天,收获的秋天,积蓄的冬天。
面对人生的丰富,考生只要懂得在考场上临场变通,找到一个合适的点,采用比喻的方式写文章,那么发挥起来便是一篇耐看的高分作文。
因此,面对这样的作文题,提醒老师与学生们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要注意培养思辨能力,面对各种题目,才能从容下笔。而在生活上,学生们应该更多地注重生活积累,善于观察,懂得对生活有所感悟。(张文璟)
◆体现了人文关怀
评点老师:泉州五中语文教研组组长陈武
《季节》与以往的福建省自主命题的作文题相比,回归于传统,大胆不足,谨慎有余。
它回避社会焦点、热点话题,如时下盛行的“和谐社会”等。可能是出卷者体谅如今的考生生活在象牙塔中,与现实生活有点疏离的窘境,从这点上说,体现了人文关怀,用心良苦,但此等人文关怀面显得窄了点。
学生对于这种命题作文,首先会想到春夏秋冬,然后联系到人生的四季,最后再点一点四季的哲理,容易导致宿构、套用、拼凑的“套板反应”,许多平时有个性的“作文高手”容易大失水准。
当然,命题作文对于改卷者来讲,显得容易操作,因为量化的标准较为简单;还有一点意义那就是让考生回归考纲中发展等级的第三点: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张文)
◆作文题有点像菜根
评点老师:泉州一中高级教师陈小喜
今年明确要求是命题作文,没有出现多道题目供学生选择的情形。个人认为:题目不难,写好不易,角度广,意蕴深刻。能考出一个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和创新思考能力,尤其是联想和想像能力,发挥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相信很多人看到题目,第一反应是写记叙文有利。确实,考生只要有真实感悟,能体验式写出“我在季节的所见所闻所感”:自然有四季,而人生也有不同的季节。但是写抒情散文的话,文字功底要求更高。
今年的题目,写成议论文也是可以出彩的,只要运用好联想、想像,如可以这样考虑:通过季节与生命、人生的联想,四季有冷暖,我们应把握好人生心态,阐述“为什么,怎么办”;季节的范围很广,商家有旺季淡季,农民春种秋收冬藏,可以联系规律性的东西,如人生有起落,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也可以由农民“不违农时”,才能有好收成,联想到我们应把握自己,在人生季节里经历倒春寒、炎炎烈日、萧瑟秋风、漫天风雪的磨炼,才能成就自我;进而拓展到国家、民族腾飞,应顺应潮流,才能成功。
总之,今年作文题,有点像菜根,平实但有嚼头。既能区分出学生的语言功底,还能考出学生心境、眼界的差别。(张文璟)
相关链接
各地作文题一览
●全国统一作文题(卷1)人生,诗意还是失意
●全国统一作文题(卷2)关于“帮助”两个例子:一个是反面例子歌手丛飞帮助别人,别人没帮他;另一个是正面例子白血病小学生帮助别人,别人也帮助了他。任选一个作文。
●北京作文题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朝诗人刘长卿在《别严士元》中的诗句。曾经有人这样理解这句诗:1.这是歌颂春天的美好意境;2.闲花、细雨表达了不为人知的寂寞;3.看不见、听不见不等于无所作为,叹息一种恬淡的做人态度;4.这种意境已经不适合当今的世界……根据你的看法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上海作文题必须跨过这道坎
●湖南作文题诗意的生活
●广东作文题传递
●江西作文题(二选一)心中的一泓秋水想说爱你不容易
●江苏作文题怀想天空
●湖北作文题
母语是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人人都有自己的母语。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生存发展之根。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竞争与交汇的时代,母语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我们交流思想感情,欣赏文学作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等,都离不开母语。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感受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针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写一篇作文。
●浙江作文题行走在消逝中
●福建作文题季节
●辽宁作文题我能
●重庆作文题酸甜苦辣说高考
●陕西作文题
场景:一个小孩跌倒了,周围有三个大人,分别代表了社会、家庭和学校,这三个人异口同声地说“出事了”。文体自拟,自命标题,800字以上。
●山东作文题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海南作文题论科学家的创新与创造
●宁夏作文题机遇与坚持不懈的精神
●四川作文题一步与一生
●天津作文题有句话常挂在嘴边
开心一笑
高考作文股市版
福建卷《季节》———看股市涨涨跌跌,潮起潮落
上海卷《必须跨过这道坎》———证券印花税上调
广东卷话题作文《传递》———谁是接最后一棒的人
江西卷《要说爱你不容易》———股民们的心里话
浙江卷《行走在消逝中》———套牢股民的心声
四川卷话题作文《一步与一生》———入市风险提示
广西卷《摔了一跤》———5·30的真实写照
宁夏卷材料作文《机遇与坚持不懈的精神》———死了都不卖的散户精神
天津卷《有句话常挂在嘴边》———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网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