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化学试卷
一、 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1. 下列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
A.减少食物加工过程 B. 注意节约用电
C.尽量购买本地的,当季的食物 D. 大量使用薪柴为燃料
2、 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次氨酸的电子式 B. 二氧化硅的分子式
B.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列式
D.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3.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A.有机物不导电 B.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
C.SO2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D.NO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
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酸 一定是氧化物 B.晶体中一定存在化学键
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D.正四面体分子中键角一定是109°28′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6.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总要因素,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7.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均为NA
B.1.7g H2O2固体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NA
C.1mol Na2O2固体 中含离子总数为4 NA
D.标准状况下,2.24L戊烷所含分子数为0.1 NA
8 . 下列实验目的可以达到的 是
A . 点解熔融氯化镁制取金属镁 B 拉酸钠结晶水合物与碱石灰供热制取甲烷
C .浓硫酸与溴化钠共热制取溴化氢 D 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
9 . 下列离子组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中:
B . 石蕊呈蓝色的溶液中:
C . 含大量 的溶液中:
D . 含大量OH的溶液中:
10 . 下列各组有机物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A . 乙醇、甲苯、硝甲苯 B . 笨、苯酚、乙烯
C . 笨、甲苯、环乙烷 D . 甲酸、乙醛、乙酸
11. 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 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 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是
12.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溴苯时,将苯与液溴混合后加到有铁丝的反应容器中
B.实验室制硝基苯时,将硝酸与苯混合后在滴加浓硫酸
C.实验时手指上不小心沾上苯粉,立即用70℃以上的热水清洗
D.实验室制乙酸丁酯时,用水浴加热
13.下列试验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NO2通入FeSO4溶液中
B.CO2通入CaCL2溶液中
C.NH3通入AlCl3溶液中
D.SO2通入乙酸化的 Ba(NO3)2 溶液中
1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时,灼烧至固体发黑
B.相同条件下,2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小于1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
C.0.1mol·L-1 的碳酸钠溶液的pH大于0.1mol·L-1的醋酸钠溶液的pH
D.1L1 mol·L-1 的碳酸钠溶液吸收SO2的量大于1L1 mol·L-1硫化钠溶液吸收SO2的量
15.除去括号内杂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HNO3溶液(H2SO4),适量BaCl2溶液,过滤
B.CO2(SO2),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洗气
C.KNO3晶体(NaCl),蒸馏水,结晶
D.C2H5OH(CH3COOH),加足量CaO,蒸馏
16、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氨水与氯化铵的pH=7的混合溶液中:[Cl-]>[NH4+]
B.pH=2的一元酸和pH=12的一元碱等体积混合:[OH-]=[H+]
C.0.1mol/L的硫酸铵溶液中:
D.0.1mol/L的硫化钠溶液中:
17、据报道,在300℃、70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
2CO2 (g) +6H2 (g) CH3CH2OH (g) +3H2O (g)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使用Cu-Zn-Fe催化剂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B. 反应需在300℃进行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C. 充入大量CO2 气体可提高H2的转化率
D.从平衡混合气体分离出CH3CH2OH和H2O可提高CO2和H2的利用率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的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二分,选错一个,该校题不给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18.右图是模拟氯碱工业生产中检查氯气是否漏气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烧瓶中立即出现白烟
B.烧瓶中里出现红棕色[来源:学科网]
C.烧瓶中发生的反应表明常温下氨气有还原性
D.烧杯中的溶液是为了吸收有害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