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省高考“一诊”考试昨日落幕
本报邀一线教师点评并提出复习建议
本报讯(首席记者魏娟 实习生张亚兵) 3月21日,今年全省第一次高三学生大规模高考模拟诊断考试落下帷幕。为使全省考生明确考试内容、做好下一步的复习,本报特邀了省内知名的一线高三教师对此次试题进行了评析。今日,本报继续刊出一线教师对文综、理综和英语7科的点评解析,并针对考生在答题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阶段的复习建议。
英语:
给三类考生提出增分建议
兰州一中教师 牟欣
试题解析:
本套诊断试卷达到了检验一轮复习效果、明确二轮复习方向的目标要求。语法填空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难度不大。完形填空充满了“洋味”,考点设置巧妙且区分度很好。阅读理解重视题材的多样性和文化性,难度适中。充满正能量的“七选五”有一定的难度和很好的区分度。短文改错话题贴近学生且较全面地覆盖了常见错误类型。书面表达不但让学生有话可说,而且有利于学生使用所学过的知识表达思想。
复习建议:
1.90分以下考生增分关键词:词汇。复习时间紧迫,在之后的复习中注意区别记忆已记住和未记住的单词。先从考纲中归纳出不熟悉的词汇,记在卡片上,增加重复次数,不断强化。还可以利用包括“百词斩”在内的各种单词记忆软件、工具等科学记忆单词。
2.90-120分考生增分关键词:阅读。建议此类考生每天保证在半小时内完成四篇历年高考的真题阅读。拿到一篇阅读要先看题干,然后再通过做每道题,读到对应的文章信息。阅读题干应该注意:1.先不要读选项,因为会对做题有负面影响。2.注意每道题目的信息定位词。阅读题干对题目的定位有重要帮助。3.不要总试图从原文中直接得到答案。原文可以告诉你哪个选项肯定不对;可以告诉你哪些选项可能正确。对比可能正确的选项中哪个相对最好,而不是对比哪个与原文一致。
3.120分以上考生增分关键词:完形+写作。高分考生务必对写作及完形填空加以重视。一方面,注意总结完形填空中常考的近义词的辨析,逐渐向满分靠拢;另一方面,要注意书面表达题目中“可以适当增加细节”字样,通过合理细节的增加不仅向阅卷人展现自己扎实的语言功底,而且显示出活跃的思维和丰富的知识储备。书写不够美观的同学可以考虑使用英语字帖进行临摹。
地理:
巩固基础 切忌死记硬背
兰大附中地理高级教师 马贺山
试题解析:
作为诊断考试,本次地理试题基本体现了新课标及考试大纲指导下的考试理念。
1.重点知识不放过,高中地理必修1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2.难点内容被淡化,与地球运动有关的内容在近两年的高考中被淡化,本次试题也进行了相应的淡化处理。
3.关注热点但不唯热点。时事热点是历年考试都比较关注的内容,本次试题同样关注。
4.内容注重了地域性。关注西部地区的内容比例较大,如37题关于黄河上游地区的工农业及自然地理界线等;区域地图体现出一定的大比例尺特点。
复习建议:
1.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2.注重知识内容的灵活应用,切忌盲目地死记硬背;
3.加强以读图、识图、解图为主的基本技能的训练,用地理术语回答地理问题;
4.注重时事热点、生产生活与地理的关系,用地理原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5.把握好做题速度及时间的合理分配。
历史:
回归课本复习 注意答题技巧
兰州一中教师 周军
试题解析:
试题总体难度适中,偏题怪题少,层次梯度分明。客观选择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中国近现代史内容较多,因此学生在复习时要回归课本,打牢基本功。主观问答题较注重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分析能力,有一定难度,需提高把握历史现象内在本质的能力。
复习建议:
在冲刺复习阶段,基础较好的考生要在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重点复习薄弱环节。同时对自己很熟悉的知识点不要再浪费时间去复习。在答材料题时要注重答题技巧,要能结合材料回忆课本中的相关知识,但要切忌用自己的话答题,一定要严谨科学地采用课本中的话语条理性地作答。相反,对于基础较薄弱的考生,这一时段抓紧时间巩固基础知识很重要,梳理归纳历史发展的脉络,对模糊的知识点要加强记忆,争取基础题不失分。选修题要注意选题,选择易答好答的,注意合理分配时间。
政治:
加强题型训练 提高解题能力
兰州一中教师 王淼
试题解析:
1.试题分值与结构稳中有变。选择题与非选择题总体分值保持稳定,但各个模块的分值分布有较大变化。
2.试题依然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3.题型多样化,材料凸显时政性。试题多以国家大政方针为背景材料,彰显了时政性。
4.注重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从本次诊断考试所涉猎的内容看,试题依然是注重对考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核。
复习建议:
1.要关注高考动态,结合《考纲》明确高考的考核目标与要求,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在复习的最后阶段,要注意回归课本知识,坚持点-线-面有机结合,构建完整的单元知识体系和模块知识体系,提高解答涉及跨章节知识点的题目。高考政治很多主观题都会考查某个知识角度,可大可小,只有构建角度的知识体系,才能学会灵活运用该角度范围内的知识。
3.加强题型训练、提高解题能力、培养考试规范。此外还应加强对各类题型解题技巧的归纳与总结,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物理:
不要好高骛远 重视实验复习
西北师大附中高级教师 马兰刚
试题解析:
命题设计体现了2014年高考考纲要求,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知识与能力并重,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位,整套试卷以中档题占主体,题目不偏不怪,但有一定区分度,对下一阶段的复习有较好的导向作用。也提醒每位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注意实验的探究能力。
复习建议:
高考二轮复习虽然时间不长,但至关重要,学生要学会归纳、梳理掌握的知识,深化、延伸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不要好高骛远,走出“偏、难、怪”的圈子;要重视实验复习,提高对基本仪器的使用、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另外,后期复习中一定要注意提高做题的规范性,注意学科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生物:
重视经典实验 熟读选修内容
西北师大附中高级教师 宋学锋
试题解析:
1.突出主干,体现能力,难度适中。生物试题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及考纲要求。所考知识点紧扣教材,重视基础,体现对四项基本能力的考查。
2.试题背景新颖,贴近生活。使考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运用生物知识解决问题。
3.重视实验。在遗传、代谢、生态等内容的考查中都涉及到了实验思想和方法,要求学生既要重视教材中的经典实验,又要重视实验思想和方法的灵活应用。
复习建议:
1.回归课本,注重基础。紧跟老师,紧贴教材,紧扣考纲。
2.重视经典实验,掌握科学方法。关注人体健康、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
3.必修注重主干,熟读选修内容。
4.以考代练、查漏补缺、归类总结。
化学:
复习突出重点 强调书写规范
西北师大附中教师 周瑾
试题解析:
选择题中涉及到的主要考点有:化学与生活、阿伏加德罗常数、离子反应、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同分异构体、元素推断和电化学等。必修题中涉及到氧化还原、离子反应、反应热(盖茨定律的应用)化学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图像分析,实验题既有定性实验,又有定量实验。
复习建议:
对于后期的复习,要突出重点,如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别;溶液中的离子大小比较及守恒关系;电化学中电极的判别、半极反应的书写及判别;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同时要强调书写的规范性,减少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