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头不高、说起话来很腼腆的刘正元,看起来一点也不像18岁的高中毕业生,但就是这样一位内向、见陌生人有些害羞的男孩,却有一股子侠气。去年他已经被保送清华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但今年高考前,刘正元仍对自己的班主任说:“老师放心,这次高考我是为母校、为我们鸿宇班的荣誉而战。”结果他不负众望,考了667分的好成绩,为母校争得荣誉。
经验:制定计划并分开学习侧重点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对刘正元来说并不意外,他从进入西北师大附中鸿宇班后,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刘正元说,我不是个刻苦学习的人,充其量只能算会学习的人。在学习方法上,他一直坚持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十几年的学习,从未参加过任何校外补习,也没有请过家教,甚至很少做作业以外的练习题。学习过程中要有所选择,学习的侧重点分开,保证适当的节奏并坚持一直走下去。这是刘正元这些年总结的学习经验。
老师:集体观念强内心很强大
高三年级主任霍浩凌老师对刘正元的评价是,这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很强,别看他很腼腆,不善言辞,却有很强的集体观念。已经保送到清华大学,刘正元还是认真准备参加高考,他说人生的精彩在于过程。这令老师们非常感动,18岁的孩子内心如此强大,他的将来一定无可限量。
家长:给孩子培养好的习惯很关键
在刘正元的父亲刘延星看来,儿子的学习没让父母过多操心。父亲一直很注重给儿子培养一个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这对他的学习影响很大。“我和他妈妈工作一直特别忙,从他三年级以后,我们就注重培养他的独立性,他的学习很自觉,在课堂上及时汲取知识,再加上持之以恒的毅力,我觉得这是他能成功的关键。”刘延星说。关于这个假期的安排,刘爸爸准备让儿子出去打工,历练一下胆识,而在家也让他干家务活,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但对于父亲的安排,刘正元有些意外,他说,出去打工?这个还真没做好心理准备。
本报记者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