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新:今年理科重点线高出36分,大家考的都比较好。但是这个时候我们考虑某一个学校分数情况的时候,建议用各个学校的平均分来考虑,实际上这在第一步里面,初步选定学校就是有用的,每个学校处于怎样的水平,这是用一个指标的作用,然后根据今年的具体情况分析,在分析具体学校的时候,我个人的意见科学的就是往年的最低录取分,这是一个参数。
说到华工的话,如果估计的话,按照一个简单的核算,去年是614分,加上今年的分数线提高36分的话,如果按照简单的加法就是650分,简单的加法就是不科学的,因为今年分数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因为考试发生了变化,实际出来了以后,分数的分布情况也是比较大的变化,所以我建议我们考生如果报华工的话,应该可以这样说,在650分去年算过来参考,就有一个浮动值,就是不确定性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的话,我觉得像刚刚所说的,高出重点线20分,这应该是可以填报的,不能说保证。
主持人:高出重点线20分,就是641分,在650分波动的范围之内。
曾志新:可能就有这样的希望。另还有一个因素,今年是第一批平行志愿,平行志愿降低了学生报考填报志愿的风险,例如刚刚所说得高出20分的考生,我填了华工,在A志愿填华工,就是所谓的冲一冲,可能就上去了,万一达不到的话华工线的话,后面还有B志愿和C志愿,就会保一点,所谓保底就是选择往年比较低分那学校在B和C志愿里面填写,建议这批同学在专业选择的时候就有梯度,在专业调剂类选择是,而不是否,这样就有最大的机会读到自己最心意,或者根据自己实力读到最合理的学校的专业。
主持人:其实你刚刚举的例子就是高于重点线大概20分左右的学生,前面第一个就可以稍微说一下,后面两个就可以稳一点。
这几天采访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情况,今年的省外高校估分非常的高调,去年省外高校估分比较高就断档,我记得去年正是因为高调估分很多考生不敢报考,最后导致冷门,你觉得今年实施平行志愿后是否这种冷门的情况是否会减少,这对我们华工的分数线是否会有些影响?考生应该如何合理地去把握这个估分?
曾志新:其实省又有很多好的学校,但是省外的学校和省内的学校不同的地方在于考生和家长要注意就是招生人数的差距要大,华南理工大学是以千名为单位,省外的学校是以十为单位,就是30或者是40的,往年出现了,主持人刚刚提到个别的学校断档的情况,刚刚统计学的理论,也根据我们多年招生实际可以知道,招生人数比较少的这样的学校容易造成一种现象,如果招生少的话,这样整个分数就可能会提高,如果某种因素影响到学生不报他的时候,他的分数就高了,省内的学生招生数字比较多是以千为单位,这种现象就会大大的减少。
因此,省外的高校,各个学校针对自己的特点就进行了一些选择咨询上的提法,我就不好加以评论,大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填报志愿,我就觉得这些因素对我们华工招生分数的影响不会什么太大的影响。
主持人:看到网友分数线具体的问题,有一个网友提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他是文科,620分,高出25分,今天因为看到抛档的时候,超出重点线20分就有把握。但是自己计算了一下,去年华工文科高处重点线就是29分。
周勤:文科是17分。
主持人:这位网友想问这个分数报考华工是否有希望呢?
周勤:我觉得文科高出25分可能性比较大,我建议填报。
主持人:报考大概属于哪一个热度范围的专业比较的适合呢?
周勤:文科方面主要是结合自己的兴趣,如果是数学也比较的喜欢或者是好的,那我觉得所有的文科专业都适合,例如经济类,对数学有要求的也是适合的,还有今年的工商管理类的招生也是招文科生也是可以考虑的,新闻类的专业也是有自己的特色,例如说不仅仅是写,还有拍摄和采编等,还有语言类的,就看看是否喜欢了。
主持人:我感觉考生第一年报考还是偏保守的,高25分还是比较担心一点的。
曾志新:你报我们华工就有6个专业志愿,六个专业志愿里面,特别高考分的学生就可以选择自己最心意的学校,不管往年的招生的情况,但是这种中等就要考虑到梯度,就可以上网看看各个专业往年的招生的分数,大概就知道那些分数是稍微高一些,那些分数会偏低一些的,按照这样的话,就形成了梯度,在6个志愿里面就有比较高一点的,最想念的,后面就会退而求其次的就要挑选一些,最后希望服从专业调剂里面,服从专业调剂就会多很多的机会。
主持人:就会降低风险。其实刚刚讲到高出20分左右的学生,其实考生咨询还是比较多,在报考的时候,是否在第一志愿A志愿报考比较适合呢?
曾志新:其实刚刚已经谈到了,其实这个学生就是说第一志愿A资源里面填报华工,这是没有的问题的,有机会的就能够把握住的。但是在B志愿和C志愿里面,就填报志愿稍低一些的学校,这样就能够确保,万一冲不上去的话,后面还是有学校在那里。
主持人:还有一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有考生就问,第一志愿组里面A志愿填的是中大,B志愿就是填华工,中大录取不到就到华工,在A志愿填报华工的同时,相比有些怎样的不同呢?是否会吃亏一些呢?
曾志新:我觉得在这个分数段的学生可能就有同样的问题,我建议处理这段得分数先,这段分数线的学生是非常优秀的,确实能够进入到一本,或者进华工和中大的学生,高出分数线40-50分的学生比较多,我建议这段的学生考虑学校的时候就要结合专业一起来考虑,我们华工和中大实际上是互补的,我们就有很强的学科和专业,中大就不一定强了,中大反过来还是有些要强的,所以我这时候我就建议学生首先要考虑学科和专业,我所喜欢的学科和专业在哪一个学校,就应该填报哪一个学校,这就是处于同一个层次的,这时候就不是选学校的,起码一起来考虑专业的选科,不同学校的特色和学科。
主持人:其实在填报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如果已经填了。
曾志新:根据志愿应该是没有差别的,填志愿就是按照计算机出档来弄的。
主持人:有考生651分,想读华工的建筑系的把握是否大呢?
曾志新:这又是回到刚刚的问题,其实用直接一个很明确的分数得到明确的结果。我们建筑系目前是3个专业的,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建筑与设计,这就是建筑设计类的专业,这也是华工王牌,大家都知道世博会的中国馆,就是我们建筑设计院设计的,我们在建筑学院全国是最好的建筑学院之一,确实又是有很多的考生关注的。
我建议这位考生可以参考一下往年招生的情况,这个分数不是不能报,这是可以报的,要有竞争,也要有这个意识,对于建筑类的专业竞争是比较的激烈的,但是可以参与竞争的,建议在后面的其他专业志愿里面,要填一些相对分数比较低的,就是刚刚讲的梯度。或者是土木工程也是偏这类。
主持人:其实建筑设计与建学大概要多少分呢?
周勤:每年都是第一名的。
主持人:这第一名是高于重点线多少分呢?
周勤:28分。这是去年的情况。
曾志新:因为是一个未知,可以参与竞争,但是一定要有这个意识,其实有很多人报,自然分数就会长,分数少了一点就不行了,我们希望每个考生都心想事成,但是必须有风险的意识,因为六个专业,后面建议选择一些相对分数稍微低一点的专业就会更好一些。
主持人:刚刚周主任提到可以加一个工业设计,其实华工最近刚刚成立了一个工业设计的学院,那这个工业设计专业往年分数大概是怎样的?
周勤:去年高出重点线是4分,这是最低分是高出重点线4分,其实行业是非常有意思的,其实不是要把中国制造改为中国的创造,其实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你家里面的家电或者你使用的东西经过外观或者从环保、从包装运输节能等方面进行设计,就不一样了,所以这个行业是非常看好的。
主持人:这也是刚刚推荐的蓝海的专业,分数不是很高,但是未来前景也是非常好的。还是多看一些网友的提问。大多数的考生还是问得都是我多少分,我进入华工录取的可能性有多大呢?文科有一个607分数是南方报网的网友,要服从调剂,报考华工是否能够被录取,希望有多大呢?
曾志新:有这种可能,我觉得有很多考生有问题的话,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能用静止的态度来看,高出重点线多少,理论上进入了一本线就可以参与一本线的录取,但是因为刚刚很多的竞争,不同的学校就形成了不同分数段的情况,但是不同的分数的情况就会变化的。
主持人:风险是否大呢?
曾志新:选择相应的专业和学校以后,在一定的范围内也有活动的概念。第二个今年广东省实施平行志愿,其实对大家是非常有利的,对分数又不是特别高,特别高就没有问题的,对于分数属于边缘的状态,有可能上,也有可能下,这就是考生,平行志愿对它们特别有作用的,因为A、B、C、三个志愿里面可以在A志愿里面选填自己冲一冲,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学校,但是又怕分数可能不太够的,要是往年的话,这个分数是非常强的,广东省填了志愿以后,录上就把握住了机会,如果录不上还有B志愿和C志愿,在选择一个低分一定的学校,保证你的分数在相应的城市里面找到相应的学校和专业,不会说调到一本或者是二本去了,可上可下的分数线心理今年比较踏实的,还有B志愿和C志愿。
主持人:实际上我听到以后感觉曾主任的观点第一志愿可以冲一下的,只要前后搭配好的话,应该问题也不会太大了,其实还有考生很多的问题都是关于分数线的。
曾志新:这里面就有一个考生其实谈到服从专业调剂的问题,我就再说一下,其实每个学校里面就有6个专业的志愿,根据自己分数的情况,特别高分的就可以选择自由度非常大,非专业自由度就是大的,分数是稍微低一点,稍微中等一点,或者在边缘状态的,在选完学校以后,在定专业的时候,同样也要考虑风险的意识,就有一定的梯度,就比较容易录到相对比较喜欢的专业。这里面服从调剂和不服从调剂,有的时候就是起到专业的作用,我的分数线不是特别过,进入了华工,但是华工的专业毕竟前面就有很多高分的同学在里面,可能选择,自然好专业有可能就录满了,这时候又是填比较高分的专业,录满了以后就录不到了,又不服从的话,不服从调剂的话,六个专业进不去的情况下只有退档,退档就损失比较大,像我们往年的做法,每年都有部分的同学填不服从调剂,招生办的同学就觉得非常的可惜,已经投到华工,因为不服从调剂失去机会非常的可惜。我们再忙都会咨询考生。
主持人:没有填服从调剂。
曾志新:我们打电话征求你,如果放弃就失去了这个机会,要求考生和家长马上立刻作出决策,例如去年同学就有40多个人,我们一个一个打,有差不多30个同学就马上改服从,还是招进来了。但是这种过程,我们觉得是时间上有可能来不及。我们打电话联系了以后,通信就有问题的,有些电话填错了,有些没有在家的,或者外出了,有些家长又不在家的,因为录取就有一个周期在里面那么的紧凑,那就非常的可惜的,前面已经谈到专业已经有辅修专业和双专业,你努力学习,到华工不愁学不到知识,进来不是太理想的专业,只要努力就有机会改变,我建议大家尽可能填服从专业调剂,这样就会有很多的机会。
主持人:好的。这里面其他的问题请看看,请回答几个比较有代表性。
曾志新:这里面有一个服从调剂的,其实有一个网友说我服从调剂,是否会把理科调到文科专业里面去。实际上是这样的,即使是服从调剂的同学也不是随便扔一个专业给你,我们首先会看你原来报的六个专业里面哪一个类型的,我们尽量在比较靠近的类别的里面看,万一相对类别也没有了,我们也会根据它高考分数的成绩,例如某些一看英语成绩特别高,是否考虑英语,如果某一个同学物理比其他明显好的,就给物理专业,我们还是会分析的,如果特别特殊的就会通过电话来联系的,就会再征求一下考生的意见,这就是受时间的限制,不可能每个人都做。我们在服从调剂专业考生定的时候,我们还是会分析很慎重的。
主持人:请曾主任提醒一下,在填报华工志愿方面还有什么需要特别提醒考生的注意事项呢?例如刚刚提到服从分配,是否还有其他方面的呢?
曾志新:我首先说一下,华南理工大学就非常欢迎广大的考生报考我校,我校近年来在本科教育这类,在创新方面力度是非常大的,我们有很好的传统,教育部评估教育优秀的学校,我们是两次获得优秀的学校,实际上我们在八十年代的时候,九十年代的时候,主要是专业的合并,九十年到本世纪初就要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其实就是双学位双专业的,近年来,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挖掘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就是因材施教的理念,让每个考生学生到华工就能够学到很多的东西,个性化培养的理念。
今年我跟考生说你特别优秀的,我们有英才培养计划,可以供大家考虑和选择,你在一本线上70分,或者以上的考虑,稍微低一点的分数,我们也有一大批的国家级特色专业,还有7个创新班,这7个创新班就是本硕连读的,对优秀的学生也是非常的适合,实际上进华工的第一天开始,一只脚已经跨入到研究生的行业里面,只要继续努力读下去,就是博士了,所以这种模式是针对挖掘创新人才培养的。
再往下分数低一点也有双专业、双学位,其实在大学四期间还有另外一类创新班就是二次招生的。这些就是在2-3年级还会再选择一次,这次高考发挥不太理想的同学,后面还是有很好的机会。
华南理工大学给广大的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很好学习环境的教育资源,让大家再次的学习和职业上的发展。就有非常宽的路子走。
最后请周主任再补充一下。
周勤:我补充一些建议,首先一个,我建议考生要考虑今后自己发展的地域,我建议考生你想在哪一个地域发展,就想哪地域上大学,因为你的人脉都留在了这个地方,第二个你选择的学校,最好要考虑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特色,以及就业率;第三个有些具体的事项,例如创新班就有自己的代码就可以直接的填报。最后祝愿考生成功。
曾志新:祝愿广大的考生和家长心想事成,最后能够进入到自己心意的学校和专业进行深造。
主持人:我们在线答疑华南理工大学的教授和主任都非常认同的回答问题。谢谢嘉宾。
曾志新:谢谢主持人,网友、南方报网的同事。
主持人:今天访谈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