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记者逐个拨通了这些同学的电话。上次采访时一直未能联系上的杨丹豪告诉记者,从6月12日到现在,他一直在一家连锁快餐店当服务员,工作时间不能接听电话。“打工是我高考之前就有的想法,高考结束不几天就立即实施了。”他说,这样做,是想多积累一些社会经验,毕竟在学校里学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另外也想自己攒钱到大学里买一台笔记本电脑。杨丹豪说,他会一直工作到8月15日,之后留几天时间给自己出去玩。
跟杨丹豪一样,这几天,黄晓锐也正忙着做家教的事情。他参加了一个提供勤工俭学家教岗位的社团,准备为一名宝安中学的高二学生补习数学。“高二的知识我现在掌握得还比较好,为同学补习一下也挺好的,自己也能有收入,另外还能支持公益事业。”黄晓锐介绍说,他们的社团成员已达成共识,将家教所得的30%捐献出来作为公益。
提前学习大学课程
跟上面两位勤工俭学的同学不同,这段时间周晓磊正忙着研读大学数学课程。“我读的是清华电子信息类专业,这个专业的学生全是超级牛人,很多人手里攥着四五个全国竞赛的一等奖、二等奖。”周晓磊说,自己的竞赛成绩并不好,能通过高考考进这个专业,她觉得很幸运。为了进了大学不被落下,她从暑假就开始用功了。
全市文科数学最高分获得者胡小雄,最近也正忙着学英语,为将来的出国读研作准备。她告诉记者,此前她参加了香港大学的面试,未获通过。而第一志愿复旦大学、第二志愿南京大学也不幸与她擦肩而过,最终她被中山大学录取。
还有一些同学选择了外出旅游,有的选择在家休养生息,王一枫正忙着学开车。此外,记者还了解到,此前晶报报道过的获得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推荐资格的深圳中学学生陈俊龙,因高考失利无缘北大,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动力专业录取。(记者 马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