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 高考 美术高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专升本 中考 会考 外语| 四六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翻译资格 JTEST
资格| 公务员 报关员 银行从业 司法 导游 教师资格 报关 财会| 会计证 经济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务师 资产评估 审计师
工程| 一建 二建 造价师 造价员 咨询师 监理师 安全师 医学|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 教案 论文 文档
IT类| 计算机等级 计算机软考 职称计算机 高校计算机 推荐-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招聘 军校国防生 自主招生 艺术特长生 招飞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满分作文 - 正文
高考首页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2014高考作文真题预测及满分范文:留白

来源:2exam.com 2013-11-18 20:45:00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即使是不懂画的人,也能一眼看出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之处:西洋画,满;中国画,空。一张画纸,画得满满当当不留一点空白,是西洋油彩画;一张画纸,寥寥数笔丹青于白宣纸之上,是中国画。

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在于水墨留白;中国话的最高境界,在于话音留三分。真正有分量的人,只讲有分量的话。一个敢于少讲话的人,必定是对自己话中传达的威力有信心的人。衣若素雅,能凸显你的脸庞;妆若素淡,能映衬出你的气质。着墨少一点,否则它会抢了要害之处的风头。

人生需要留白。那些人生的留白,让你看起来更为丰富。一个会布局的人,永远不会把人生塞得太满。

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解题指导】

这是新材料作文的命题模式,这种模式的审题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从材料内容看,“水墨留白”,留的不是毫无意义的“空白”,而是为了以“无”衬“有”,以突出那寥寥数笔丹青的神韵;留的也不是一无所有的“空白”,而是为了给读者驰骋想象的空间,以品味以无胜有的“丰富”。另外,“敢于少讲话”“衣若素雅”“妆若素淡”,也都是这样的情况。由此不难推知,人生的“留白”也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不是留下人生的“空白”,而是要凸显你“要害之处的风头”,“让你看起来更为丰富”,其姿态是积极进取的。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便可以概括材料的中心含意:“留白”,让艺术更丰富,让人生(生活、生命)更精彩。要注意的是,这里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艺术(审美)的层面,一是人生(生命)的层面。明确了“内容”和“含意”,接着就是“角度”的选择了。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可以有: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都运用想象、联想,写作要考虑以“无”写“有”、以“虚”表“实”、以“少”总“多”、以“微”见“著”等。从生活的角度,可以有:与人交往应“留白”,朋友之间保持必要的空间能使友谊更显珍贵;忙碌的生活应“留白”,在紧张的工作中留给自己一点私人的空间,发展兴趣爱好、享受闲情逸致,这样劳逸结合的生活才精彩等。从人生(生命)的角度,可以有:人生追求应“留白”,给自己的追求留下调整的空间;量力而行,不要把固执当执着,才能使自己的人生之路更顺畅;自己的心灵应“留白”,抵御了蜗角虚名的入侵,才能做到宠辱不惊,凸显崇高的人格魅力等。当然,“留白”既可以是外在时空的,也可以是内在心灵的,根据“角度自选”的要求,只要选择恰当都是可以的。但如果不能整体理解材料“内容”和正确把握材料“含义”,而是断章取义地从“自信”“实力”“气质”“分量”“说和做”“内美和外美”等方面进行立意,就不符合题意了。

智慧留白,人生至境

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在于水墨留白。白宣纸上聊聊数笔丹青之外,便是大片留白,但正是这留白,使中国画有了无尽的张力,给予我们无穷的想象,展现出朦胧而丰厚的美感。

笪重光于《画筌》中有语:“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如见竹林桃花便想见有茅庐草屋隐于其中,见蜂蝶逐马蹄而舞便想是踏花归来。宋朝郭熙云:“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流则远矣。”其理一也。

文学作品中的欲言又止或言之不尽亦是吊足了读者的胃口。那日,黛玉斜卧在塌,焚了诗稿,断了痴情,只吐了半句:“宝玉,你好……”便香消玉殒。黛玉想说什么?戛然而止而生的无穷意蕴,令后世多少文人为之啧啧,却无人敢作续貂之举,这,便是留白艺术的魅力。

而戏曲中那个简单的舞台更是将留白艺术发挥到了极致。唯一案一椅一空地,千军万马可走过,洞房花烛已点燃,长亭相送十八里别过……这些,皆因留白而生想象,因想象而丰富。

人生如艺术,亦需留白。留白,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

林语堂曾动情地讲:“看到秋天的云彩,原来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在这个孩子为了“美好前程”而撑着沉重的眼皮挑灯夜读,大人为了功名利禄而削尖自己的脑袋左冲右突的忙碌尘世中,我们的神经已经过于紧绷,若不适时松一松,恐怕一粒微尘便能将我们摧毁。到时便是白流了血汗,亦消磨了斗志。放慢自己匆匆前行的脚步吧,甚至可以停下来看一看沿途的风景,给心灵放个假,抛却生活的烦扰,惬意地呼吸自由的空气,你会发现,原来人生无需塞得太满,若无蜗角虚名的羁绊,轻松快乐竟是如此简单。慧开禅师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可见给心灵留白,做到心无旁骛,便能于得失之间,宠辱不惊,这实在是智慧人生的最高境界。

当然,为生命留白并不是消极懦弱的逃避主义,更不是无所作为的虚无主义,而是为了更好地创造与前行的智慧之举。都说孩子是一张干净的白纸,你在上面画什么,他便成为什么。于是,焦急的父母便忙着在上面规划他未来的生活蓝图,从学习到娱乐,从家庭到工作,甚至兴趣爱好……这些都将这张纸填得满满的,但父母往往觉得这还远远不够。为何不留下一段空白,等孩子有了人生经验和阅历,由他自己慢慢书写?自己书写的人生,不管酸甜苦辣,那都是“我”的创造,而非他人安排。其实,这样的空白,我们真的很需要。

懂得给生命留白,腾出一片空地来播下自己的花种,用心地浇灌,开出一片灿烂的花田。

开篇紧扣命题材料,引议结合,顺势点出画中“留白”的艺术效果,平实简洁。

此处紧承首段论述画中留白之功。首句引用贴切,二句点化精妙,三句再引以强化,真是胸中有墨方能言简意赅。

此段由画及文,阐述文学作品中的留白之效。黛玉之例十分妥帖,分析精练到位,语言凝练、生动、形象。

此段又由文及戏,语言依然极俭省,但至此仍未及“人生留白”之中心,已显拖沓,入题太慢。

过渡,亮出中心观点。

正面阐说中心观点。首先引林语堂语,和材料的中心含意高度契合;接着联系现实,阐说把人生塞得太满的表现及危害,进而强调要“给心灵放假”;最后引慧开禅师之语,分析中得出“给心灵留白”是“智慧人生的最高境界”,在点题中重申中心观点。语言凝练,思维严密,旁征博引,有说服力。

拓开思路,辩证分析,阐述“为生命留白是为了更好地创造与前行”,体现了与众不同的思维深度。但所用事例重在说明“父母要给孩子的生命留白”,而不是“为自己的人生留白”,论说思路有些旁逸。

重申观点,比喻修辞的运用增添文采。

总 评

这篇文章最大的亮点是审题准确,立意深刻。命题材料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要精准把握中心含意不大容易,而本文无论是阐述艺术中“留白”的功效,还是阐述人生中“留白”的智慧,都契合材料中心含意,全文思路清晰,见解深刻。本文的又一亮点是妙用引证,全文四处引用,不仅引得贴切,而且评得精当,有文采,有说服力。此外,本文语言凝练,表意精准,显示了较深的表达功底。而本文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入题太慢,论证不够集中,本文是从“人生”的角度阐述“留白”的意义,所以用来阐述“艺术留白”的内容偏多了;第二是论证思路不够清晰,如倒数第二段的旁逸削弱了文章的说理力度;第三是论证方法不够丰富,本文引证精彩,“黛玉”一例精当,但除此之外没有更多的经典论据,也没有比喻、类比这些能使文章更显才情的论证方法。

提升方略

针对上述分析,要提升本文需针对性解决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要以“人生”的“留白”为重点集中论述,可以先删减再增强——删减合并二到四段,增加后文论述中心观点的内容;二要紧扣标题“智慧留白,人生至境”,突出“智慧”和“至高境界”,这样就可以强调“留白”的意义;三要改写倒数第二段,可以从“留白是为了更好地创造与前行”的角度来说明“留白是人生至境”,要更换所举事例,如可举杨澜人生中的两次“留白”和“飞跃”(1994年从央视辞职到美国留学,1998年成凤凰卫视《杨澜工作室》当家人;1999年退出凤凰卫视,一度沉寂,2000年成“阳光卫视”当家人)。另外,恰当运用对比、比喻等论证方法,也能为本文锦上添花。

留白,让人生更美好

紧绷着神经,注意力高度集中,不容片刻的放松与懈怠,就像一台机器一般麻木地运转着,这样的人生,太满!太累!对于人生,我们不能把它塞得太满,而需要留白。

人生留白不是懈怠,不是偷懒,更不会影响我们人生的质量,相反,它是一种自我丰富,自我完善。我们的人生就如一张画纸,聊聊数笔丹青于白宣纸上,是中国画,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就在于水墨留白,因此,我们人生的最高境界便是人生留白。

留白是一种人生享受,它让我们舒缓身心,收获一份安适。龙应台说:“人生的跑道上,有人在五千米赛跑,有人在百米冲刺,而你却在清晨散步,你会害怕自己被淘汰了吗?”不,不会。欲速则不达,只要懂得布局人生,一样能成功。给人生留白,停下忙碌的脚步,散会儿步,赏赏风景,我们的心境会变得平和安适,紧绷着的肌肉也将得到舒缓,这份豁达安适,是一味塞满人生、庸庸碌碌的人无法体会的。

留白让我们安适却不会使我们落后,反而能让我们的生活学习更有效率。身处高三,面对着屈指可数的高考,每个人把时间的海绵挤了又挤,每天的时间都被学习塞得满满的,脑海中被大段大段的课文填满。我们需要充实学习生活是毋庸置疑的,但过度甚至完全将读书塞入人生,却容易适得其反。不妨给自己的时间留些空白,放下手中的笔,看看窗外的景致,呼吸几口室外新鲜的空气,去外面走一走或是绕着操场跑上几圈,再去学习,劳逸结合,你会发现思绪更加明晰,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

留白不仅让我们有高质量的工作与学习,更能让我们有一个幸福的生活,产生幸福感。在2011年,广州市成为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激情而又惬意的生活方式。匆忙高节奏的生活过后,每个人都懂得放松自己,K歌,购物,喝下午茶……在这片“留白”里,把工作的繁杂和生活的琐碎抛到九霄云外,尽情陶醉。

一个会布局的人,永远不会把人生塞得太满,留白,让人生更美好。

描述形象,比喻生动,让人轻松理解因“满”而“累”的道理,印象深刻。

阐说“留白是一种自我丰富,自我完善”,契合材料含意,但“因此”在这里应属强加因果。

先亮出分论点“留白让我们舒缓身心,收获安适”,然后引龙应台的话加以阐说和生发,并连接命题材料中的语意,总体来说,既切文章题目,又合材料含意。思路顺畅,语言形象。

深入一层,阐说“留白让我们工作学习更有效率”,体现了思维深度。结合自己的学习来写,贴近生活,更显真实。但语言表达比较随意,如“让生活更有效率”“屈指可数的高考”“将读书塞入人生”等,都是病句,影响了语言信息的有效表达。

表面上是又一次递进,但实际上和第三段阐述的道理几乎是一致的:“在留白中体会豁达安适”和“在留白里放松自己,惬意陶醉”有什么不同呢?

总结全文,照应题目,简洁有力。

总 评

这篇文章的优点比较突出,首先是审题准确,立意得当,这一点从文章标题上就可以看出;其次是观点鲜明,思路清晰,文章标题即中心观点,第二段到第五段,每段首句都为一分论点,表述时又兼顾了上下文的过渡衔接,值得肯定;再次是结构完整,文章总体采取总分式,首尾照应,主体部分采用层进式,步步推进,使全文严丝合缝,浑然一体。不足之处首先在于逻辑思维不够严密,第二段中的强加因果,第五段相比第四段的“似进实退”,都暴露了思考和表达的随意性;其次是缺乏经典论据,用自己的学习生活为例固然能使文章贴近生活,但经典论据因其权威性而更具说服力;再次是语言表达有欠缺,具体表现为叙述性语言较为啰唆,说理性语句语病迭出。

提升方略

结合上述分析,提升这篇文章可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理顺主体部分的层递逻辑,紧扣“留白,让人生更美好”,可以按“留白让我们舒缓身心”“留白有利于自我完善”“留白让生命更精彩”的顺序重新结构文章,并用经典贴切的论据加以论证,就能更好地体现严密的思维和深刻的思想;二是修改第二段,简要阐说“留白”作为绘画艺术和生活艺术在本质上的相通之处,使话题转换自然,文意转换合乎逻辑;三是改变语言表达随意草率的习惯,使文章文从字顺,表意清晰。

生活需要留白

懂画的人都知道,中国画的最高境界,不在于笔墨勾勒之间,而在于大片的水墨留白,虽是空白,却能营造出非凡的意境;画是如此,生活亦是如此,生活也需要留白。

花谢花会再开,燕去还会再来,可是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人生,享受生活,不要让世俗的追名逐利占据了生活的全部。生活也需要留白,我们需要给自己多一点的空白时间,抛开工作、生活的烦恼,好好享受一下生活。当你看到那些在绿荫下下棋喝茶的人,那些在河边垂钓的人,千万不要认为他们是在浪费时间,消磨人生,恰恰相反,他们正是在充分利用、享受生活。林语堂曾说过:“看到秋天的云彩,原来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事实就是如此。

道家主张“无为”,推崇小国寡民的生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道家对生活真谛的追求,也正说明了生活不需要太多的繁忙事务,需要的是清净、留白。“无为而治,无为而教”虽然有些过于理想化,但对于现如今的我们却也不乏借鉴意义。

中国话的最高境界在于话音留三分,真正有分量的人,只讲有分量的话,一个敢于少讲话的人,必定是对自己话中传达的威力有信心的人。生活也与中国话相似,中国话不需要长篇大论,生活也不需要太过于忙碌,一个整日忙碌于世事工作的人忙碌了半天也不知道忙碌是为了什么。若问他们为了什么而整日奔波忙碌,他们会说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是人的欲望是没有穷尽的,生活好了会追求更好的生活,就这样一直忙碌追求下去而忘记了生活的本身意义。人生不是为了生活而生活,而是为了享受生活而生活,难道不是这样吗?但也不是说整日无所事事就是好,就是懂得享受生活,这样的生活才是最没有意义的,所谓给生活留白,就是强调不要让自己的生活太过于“充实”,使自己处于一种高度的忙碌状态,而应该适时地让自己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这样既可以享受生活,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何乐而不为呢?

生活需要留白,一个会布局的人,永远不会把人生塞得太满,同样,也不会把生活塞得太满。

由命题材料引出中心观点,简洁平实。如能对观点稍作阐发,立意会更准确深刻。

从“珍惜人生,享受生活”的角度来阐述生活需要留白的道理,切合命题材料的含意。林语堂语引得贴切,如能稍作点化便与上文浑然一体了。

承上文继续阐述,但偏离了命题材料的中心含意:道家的无为和小国寡民思想不仅与留白的进取姿态相左,更与历史发展相悖。

适时引用命题材料不失为防止行文游离的一种有效方法,但这里从引用到论述的衔接十分生硬,显然源于对材料的含意理解不透彻。而立足“生活本身意义”的高度来阐述“给生活留白”的实质和意义,既是对前段的纠偏,也是论证的深入,是为优点。但语言表达较为随意松散,有的地方甚至显得含混不清。

引用命题材料中的重要句子来结束全文,可以防止写作的游离,但不能做到与上文浑然一体,就有斧凿之嫌了。

总 评

这篇文章值得肯定的优点有二:一是观点鲜明,论证集中,全文围绕“生活需要留白”这一中心观点,阐述了要摆脱欲望的牵绊享受生活,要适时放松以提高工作效率等道理,思路清晰,条理清楚;二是紧扣命题材料的意识较强,文章在阐述论证过程中多次引用命题材料中的相关内容,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写作的游离。而不足之处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行文游离,引用生硬,如第三段内容偏离了材料的中心含意,又如文中对命题材料的三处引用均为照抄照搬,既未概述,又无分析,属于“为引而引”,不能很好地融入上下文;二是立意欠深,格调不高,文章主要停留在“要享受生活”这一层面上来论述“生活需要留白”,缺乏思想深度;三是论证过程中缺乏典型事例的支撑,流于泛泛而谈,说服力不强。

提升方略

综合上面的分析可见,解决审题立意问题是提升本文的关键。无论是行文游离还是立意不深,其根本原因都是没有全面把握材料内容,未能透彻理解材料含意,如全文一味强调“要享受生活”,是因为只是表面化地理解了“把人生塞得太满”一句,眼里全无材料整体内容。如果在审题时能整体把握材料,全面提取“最高境界”“有分量的话”“要害之处的风头”及“凸显脸庞”“映衬气质”等有效信息,再据此理解材料含意——留白,让艺术更丰富,让人生(生活、生命)更精彩,文章就不会拿道家的“无为”作例,也不会局限在“享受生活”这一肤浅层面上了。当然,作为一篇议论文,有理还得有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要恰当运用经典事例,以增强说理力度。

经 典 素 材

1.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笪重光《画筌》

2.看到秋天的云彩,原来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林语堂

3.南宋画家马远素有“马一角”之称,他常常在画面中留出许多空白,给观赏者以自由想象的余地,达到以少许胜繁复的艺术效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寒江独钓图》,只在尺幅中央画一小舟,一渔翁坐于舟之一端举竿垂钓,画面四周皆不着墨迹,只是在船边勾出淡淡的几条水波纹以示江面,却给欣赏者以烟波浩渺、满幅皆水之感。

4.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她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历史功绩昭昭于世,宋庆龄称她为“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然而她死后却立了一块“无字碑”,碑上没有一个字,所有的功过得失留待后人评说,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大智慧。

5.1994年,杨澜已经获得了“十佳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等。当人们惊叹于她的巨大成功时,杨澜却在自己事业最明亮的时候放弃了已经拥有的一切和触手可及的美好未来,急流勇退,辞去了央视的工作,去美国留学,在异国他乡的留学生活异常艰苦,但杨澜正是借这一段艺术人生中的留白岁月,实现了从一个娱乐节目主持人向复合型传媒人才的过渡。1997年回国后,杨澜加盟凤凰卫视,并很快成为《杨澜工作室》的当家人。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