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高三学生就将走向高考考场,对三年的学习情况进行一个总检验。往年,老师在高考评卷过程中发现,考生有些题会做,但因为某些细节不注意,不能判定给分,非常遗憾。为此,记者采访了多次参加各科高考评卷的老师,请他们结合学科情况,指出考场上有哪些非智力因素丢分现象,并给出应对的一些小技巧,希望对今年的考生有所帮助
语文
保持卷面美 “踩”中得分点
点评人:广西大学文学院 张维 副教授
南宁二中语文学科中学一级教师 崔云峰
考生答语文主观题时,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如何答题才更容易“踩”中得分点,取得好成绩?两名多次参与高考评卷的教师,给出了建议。
低级错误丢分太可惜
高考语文答卷有几大丢分点:第一,卷面问题。高考评卷,有字迹清晰、卷面美观的要求。评卷老师要在短时间内批改大量的试卷,视力负担不小。有些考生不注重答题规范,写了错别字以后,直接涂黑,很不好看。
第二,答案写错位置。因为这个原因丢分最可惜。有的题目是任选一题作答,有的考生明显选答的是第一题,却把答案写到了第二题的位置上去,让评卷老师“找不到答案”。
第三,缺少全局观,没读完题目就着急作答。高考中,有些题目是让考生选择不正确的选项,考生看了A选项,觉得有点靠谱,就赶紧选了A,后面的选项看都没看,其实B、C、D中有更符合题意的选项。去年的科技文部分,就有考生这样丢分。
第四,古文翻译时,关键的字词意思理解错误,影响整个句子翻译得分。例如去年文言文句子翻译一题,“晨造南津”一句,有考生将“造”理解成“制造”的意思,结果句子翻译错得离谱,其实这个词是“到达”的意思。
第五,没把握好做题时间,有的题目完全不作答。
做好细节拿分也不难
语文高考特别考察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是平时的语文素养。如果考生注意一些细节,也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尽量多拿一些分。
第一,考生尽量做到字迹清晰,答题规范,句意通顺,尽量不写错别字,给评卷老师一个好印象,老师会尽量帮考生“找分”。
第二,掌握好答题节奏,给作文留够时间。建议考生前11题,在35分钟内完成,诗歌题部分控制在10分钟,大阅读部分28分钟,文字表达部分控制在12分钟,作文用1个小时完成。
第三,实在有题目难以把握,也要认真思考,尽量将自己认为更正确的答案写出来。高考时,曾有学生答诗歌分析的修辞手法题时,把所有修辞手法全部列出,答案中当然包括了正确要素,但评卷老师一看就知道是考生在碰运气,肯定挨扣分。
第四,文言文翻译,关键字词要一字一译。去年文言文翻译部分,“入城”就是一个得分点,这个词其实很简单,就是攻入城中的意思,很多考生可能都知道,但翻译时却写漏了。
高考考场上,有些丢分并不是因为智力问题,而是少了一点小技巧
评卷老师为考生送应考“锦囊”

评卷老师们正在仔细、认真地对每一份高考试卷进行评分。 资料图片

工作人员模拟试卷扫描工作流程。 资料图片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 雷倩倩 蒋晓梅 孙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