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驾驶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证员 地图 专题内容 考试资讯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广西高考 - 正文
高考首页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辅导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高中新课程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历年分数线查询
全国高考 北京高考 上海高考 广东高考 山东高考 江苏高考 浙江高考 湖北高考 四川高考 天津高考 陕西高考 湖南高考 福建高考 重庆高考 安徽高考 辽宁高考 江西高考 海南高考 宁夏高考 吉林高考 山西高考 广西高考 云南高考 新疆高考 黑龙江高考 青海高考 甘肃高考 西藏高考 河北高考 贵州高考 河南高考 内蒙古高考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2012年广西高考共录取考生22.5 万余名

来源:2exam.com 2012-9-29 22:18:40

我区 2012 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顺利完成

 

自治区招生考试院通报录取整体情况

 


 


我区 2012 年普通高校招生 14 个批次的录取工作于 8 月 23 日全部结束,共有 22.5 万余名新生被顺利录取,录取总数比 2011 年增加了约 1.6 万人,增长了近 8% 。其中,本科院校录取 10.5 万余人,高职高专院校录取近 12 万人;区内院校录取 17.7 万余人,区外院校录取 4.8 万余人。此外,我区对口招生、区内高职院校单独招生、香港院校单独招生、保送生招生、特殊教育单独招生、职教师资单独招生、退役军人专升本、体育单独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共录取新生约 1.5 万人。

 

本科院校生源质量普遍较好

 

今年本科批次各院校生源质量普遍较好,主要表现在生源满足率高、录取分数高等方面。实行顺序志愿的 4 个本科批次整体生源充足,大部分院校一志愿出档就完成了招生任务。平行志愿中,几个招生数量较大的批次录取情况良好,本科第一批 A 类、 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等批次 第一次投档后,生源满足率达到 100% 以上(包括 100% )的院校比例分别为 87% 、 76.7% 、 85.4% 。

 

充足的生源使竞争更加激烈,录取分数较高。本科第一批 A 类院校中, 39 所院校理工类专业、 16 所院校文史类专业的录取平均分超过 600 分;本科第二批院校中, 52 所院校理工类专业、 43 所院校文史类专业录取平均分高于同科类一本分数线,数量均比上年有较大增长。

 

平行志愿各批次 考生成绩分布扁平化,中间分数段考生较为集中,分数差异性降低,在填报院校和专业时区分难度加大,考生志愿扎堆 ,不少高分考生 因志愿无法匹配而被退档。 征集志愿时, 高分考生填 报志愿并顺利出档,拉高投档分数线,出现征集志愿的投档分数高于上一次投档分数现象。

 

专科生源分配不均衡

 

相较本科各批次,我区高职高专批次院校的生源状况并不十分理想。

 

高职高专提前批包括了艺术、体育、公安等院校和专业的录取。录取中,仅有 27 所院校第一次投档生源满足率达到 100% 以上(含),有 24 所院校按一志愿能够全部完成计划,另有 33 所院校无生源。此外,今年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还首次对我区的 29 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招生 100 人,这部分计划也安排在该批次录取进行,第一次投档后,两校已经顺利录取了 66 人,其中,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的 50 名计划全部完成。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经过 4 次征集志愿后共录取了 36 人。

 

安排在高职高专普通批录取的 723 所院校中,有 215 所院校第一次投档的生源满足率在 80% 以上,并有 103 所院校经第一次投档就完成了招生计划。今年我区取消了高职高专补录工作,为保证国家招生计划较好地完成,给更多考生提供了升学深造的机会,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在该批次录取时组织了 3 次征集志愿,但从征集情况看, 3 次的志愿响应率不高。该批次总缺额计划约为 4.5 万人, 3 次填报征集志愿的线上考生总数约为 1.2 万人次。

 

模拟投档更加充分

 

每年,我区都在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的批次,设置模拟投档环节。模拟投档并不真正向高校投档,而是通过模拟的方式,对高校的生源情况和投档分数线进行预测。模拟投档后,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向每一所招生高校公布模拟出的最低投档线、生源的分数分布和位次分布等详细数据,并征询高校“是否追加计划”。高校则及时反馈“是否追加计划,确定投档比例”等信息。

 

今年,我区部分 平行志愿 批次的模拟投档工作做的更加充分,院校投档比例的设定更加科学, 共进行了 95 次模拟投档。 其中仅本科第一批 A 类批次就进行了 31 次模拟投档。此外,即使某些 批次招生计划数有限,我区也按工作程序在该批次及征集志愿正式投档前认真进行模拟投档,如贫困地区专项批共进行了 17 次模拟投档。

 

追加计划数量较多

 

争取生源丰富的院校对广西追加招生计划是录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自治区招生考试院每年都积极主动地与招生院校反复沟通,通过为高校提供 热情周到服务,积极争取多增计划 ,让更多的广西考生受益 。今年, 区外院校 共向我区追加了约 1400 名招生计划, 数量较上年有较大增 长。

 

本科征集志愿响应率高

 

一直以来, 我院坚决禁止高校自行组织生源, 凡有剩余计划, 通过新闻宣传、短信告知、电视台滚动字幕提醒等多种方式, 全部向社会公 布, 面向所有未被录取的考生征集志愿。今年我区为许多批次组织了 2 次征集志愿,新增的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批仅有 281 个本科计划,但为了确保不浪费名额,我区共组织了 4 次征集志愿 。

 

今年, 考生填报本科部分批次征集志愿的响应率相当高。本科第一批 A 类、本科第二批各进行了 2 次征集志愿,本科第三批进行了 1 次征集志愿,这 5 次征集志愿中,线上考生填报志愿的响应率分别达到了 71.7% 、 30% 、 199.4% 、 111.2% 和 245% ,竞争较为激烈。

 

经过征集志愿,大部分 院校基本完成了招生任务。今年我区普通高校招生 14 个批次录取中,除自主招生批和 3 个预科批次外,其余 10 个批次共进行了 21 次征集志愿,近 8.2 万人次填报了征集志愿,有近 2.8 万名新生通过征集志愿如愿上了大学,其中,本科层次征集志愿录取了近 1.38 万人。

 

录取工作流程更加严谨科学

 

我区 2012 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现场设立了监察与咨询组、文秘宣传组、后勤保卫组、档案调配组、录取检查组、计划组和系统维护组等七个小组, 80 多名工作人员参与工作。同时,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派出专业医师“驻扎”录取现场,对高校阅档中有关考生体检结果的疑问,从医学角度做出专业解释。

 

录取工作开始前,自治区招生考试院与各小组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录取现场管理严格,安排专人负责安全值守,进入录取现场必须佩戴工作证。在录检过程中,我区实行双人录检制度,两位录检员相互监督以减少失误、确保质量,并且只有当 2 人同时在场验证身份证后,才能提交录取结果,以此确保录取的公平、公正。

 

此外,录取现场设立了监察与咨询处接受群众现场咨询,向社会公布了监督与咨询电话,认真接待考生、家长咨询,受理群众投诉,为考生解决问题。录取期间,共接待来电、来访、来信、电传共计 6116 人次。

 

30 名残疾考生被顺利录取

 

今年通过自治区残联备案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残疾考生共 31 名,其中被录取的残疾考生有 30 名,另有一名考生因其个人原因未录取。一直以来,自治区招生考试委员会、自治区招生考试院都特别关注残疾考生的升学问题。为使残疾考生获得均等的“上大学”权利,自治区招生考试院与自治区残联积极协调配合,派专人全程跟踪残疾考生档案状态和录取情况,与学校反复交换意见、动员宣传,积极为考生争取入学名额,要求凡符合录取条件的残疾考生,高校均不能拒绝录取。绝大多数院校尤其是区属院校,在录取中都为残疾考生提供了特别优待,充分保障了残疾考生的权益。

 

考生须防专科“补录”陷阱

 

自治区招生考试院特别提醒,今年我区不再组织高职高专补录,不再进行任何形式、任何批次的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因此若有人声称自己是 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工作人员或高校招生老师,或是声称是高校或招生部门某领导的熟人、亲戚,能通过关系弄到“内部指标”帮助考生入学,其中必定有诈。 考生和家长 一定要端正心态、清醒头脑, 警惕不法分子 以此为由收取巨额介绍费或录取费,谨防上当受骗。对于遇到的那些扰乱正常招生秩序、危害考生利益的不法分子,要收集证据,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闽ICP备060197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