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卷老师正在进行作文评阅工作
人民网南宁6月16日电(见习记者朱晓玲、通讯员杨娜) 16日上午,记者应邀探访了今年广西普通高考评卷点。广西高考评卷工作包括答题卡扫描、试评、双评、复查等环节,目前评卷总任务已经完成过半。预计,6月20日左右各科将完成评卷工作,22日左右完成考生成绩合成工作,并向考生公布成绩。
环节一:答题卡扫描
在评卷工作开展之前,需要进行答题卡扫描工作。在评卷点现场,工作人员演示了答题卡扫描的全过程。
扫描工作按组完成,一般3人为一组,一人负责将答题卡从袋中取出并整叠放在扫描机的一端,一人负责回收扫描完毕的答题卡,第三人则负责对考生姓名、考号等进行核查,确保扫描对象无误。
记者使用数十份答题卡进行了扫描试验,发现扫描出的图像与答题卡内容完全一致,字迹辨别率和准确性非常高。
据悉,今年广西参加普通高考的考生约有28.1万名,答题卡约有127.9万张。工作人员每天三班倒,一天不间断扫描15个小时,至6月11日下午,顺利完成了所有答题卡的扫描工作。
环节二:“试评”制定评分细则
完成扫描程序后,进入到评卷工作的实质性阶段。据评卷点质量监控组组长李庆忠介绍,评卷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试评”和“正评”。
6月9日至11日,高考所有科目在正式评卷前都进行了试评工作。骨干教师、各学科评卷小组组长和各题组组长组成试评工作小组,以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的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参考为基本依据,针对考生具体作答情况,制定出各学科主观题更为详细、对解题办法的涵盖更为完整、更具可操作性的评分细则。
环节三:“双评”减少评卷误差
广西一直以来都对分值较高的主观性试题实行“双评”,即指两位评卷教师“背对背”评阅同一份试卷,如果两位教师的评分没有超出设定的误差值,则取两位教师的平均分;如果超出了设定的误差值,服务器则会自动把这份试卷发给第三位教师评阅,最后取两位在设定“误差值”范围内的平均分;如果第三次评阅还是超出“误差值”,则交由学科评卷组指定的骨干评卷教师进行仲裁。
评卷点文综组组长谭肇毅介绍,今年文综主观题的双评量进一步加大,除个别分值较低、评分标准比较容易把握的小题外,绝大多数主观题都实现了双评。
环节四:“复查”和“四级控制”保质量
据评卷点质量监控组组长李庆忠介绍,今年广西高考评卷各学科每天复查量不少于评卷数的30%,有些科目甚至达到了50%,高于教育部的要求。对于复查中发现的、与原评卷教师不同意见的评阅意见,各学科评卷小组组长将进行裁决、及时纠正、减少误差。
同时,广西今年继续实施评卷“四级质量控制制度”。即评卷老师把好初审关、题组长跟踪检查、学科评卷小组组长检查题组质量、评卷仲裁组跟踪检查评卷质量。
环节五:严密监控试卷保管、扫描及评卷场所
在评卷点的视频监控室,记者看到室内墙壁上挂着32个视频显示器,正显示着该评卷点各个评卷场所及主要通道周边的监控图像。
据了解,整个评卷点内共设置了约450个摄像头。其中,在试卷保管室安装了8套、扫描室安装了20套、评卷场所内安装了61套摄像头和拾音器,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可被全程实时录像、录音。
同时,已经扫描过的考生答题卡也实行了严格的保密管理制度。安排保管室值班人员实行“三班倒”制度,每天轮流24小时监守,保管室内外也全部覆盖了视频监控信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