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科夫经济大学介绍
克拉科夫经济大学成立于1925年,是波兰最早建立的三所经济院校之一。
学校有以下四个学院:经济学与国际关系学院、金融学院、管理学院以及商品学院。
学校拥有13幢教学楼,14个计算机实验室。学校体育设施十分完备,拥有独立的健身房、游泳池、桑拿浴室、大型室外操场以及其他各项球类场地及设施。
克拉科夫经济大学的图书馆已经有超过80年历史,目前是克拉科夫最大的图书馆,藏书量丰富。该图书馆参与了国家图书及信息网络,因此它不仅是服务学校及学生,更有教育以及科普的作用。
该校有近20个学生组织活跃于各类课外活动。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学生组织有:学生自治办公室,独立学生联合会、国家青年联合会、波兰旅游协会PTTK等等。
1、招生专业:
公司金融及会计学、国际商务学;
2、学费:4000欧元/年;
3、学校网址:http://nowa.uek.krakow.pl/
新松奇城市介绍
新松奇市位于波兰的南部,小波兰省首府。在贝斯基德山北麓、维斯瓦河支流杜纳耶茨河上游的山间盆地(松台奇卡谷地)中。人口6.6万(1982)。有运输机械、农机、化学、纺织、皮革、食品等工业。东30公里的戈尔利采,从十九世纪前半期起开采石油,产量不大。市区多历史建筑,周围地区自然景色秀丽,北郊有水库。交通便利,为旅游胜地。有铁路北通塔尔努夫,南入斯洛伐克东部。
新松奇商学院介绍
波兰新松奇商业学院位于波兰南部新松奇市,建于1991年,属于波兰非国立大学,在波兰225所非国立大学中历年名列前茅,根据WPROST排名,2002年名列第二。该校现有在校学生5000人,主要提供计算机、政治、商业管理等专业的本科教育及管理类的硕士教育,经波兰教育部批准,可以向完成相应学业的学生授予双学位--波兰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及美国学士学位。
目前,新松奇正在建立欧洲的动画中心,和美国好莱坞挂钩,目标是发展成为欧洲好莱坞电影电脑特技培训和开发中心;
1、授课专业:
市场与管理(国际商务方向 );
2、学费:3000欧元/年;
3、学校网址:www.wsb-nlu.edu.pl
东方国际波兰项目的优势
1、与中国驻波兰使馆以及波兰驻华使领馆均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且是波兰驻华使馆在中国唯一指定合法办理波兰留学的官方机构;
2、波兰项目在东方国际已成功运作6年,得到派出学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3、目前为止签证率为100%。
申请资格:
1、所有申请学生需要有一定的英语基础,若没有语言成绩,必须参加由学校提供的英语测试;如果达到雅思6分水平可以直接入学,若未达到,学校会安排语言课程;
2、申请学士学位课程学生需为高三在读学生或者获得高中毕业证;
3、必须能够获得国内大专以上录取通知书。
申请流程:
1、7月中旬前进行报名、申请工作;
2、报名后进行学校语言测试及面试;
3、8月中旬获得学校录取结果;
4、8月中下旬开始办理签证手续;
5、10月初派出赴波兰学习。
波兰人的饮食文化
餐饮礼仪
波兰人以西餐为主,主食是面食,有时也吃米饭。他们喜欢吃牛肉,羊肉等;常吃的蔬菜有黄瓜,白菜,洋葱等。波兰人酒量较大,常在饭前饮烈性酒,饭后饮甜酒。他们一般都忌吃动物内脏,也不喜欢吃酸黄瓜。天主教徒每星期五不吃猪肉。
波兰人的饮食习惯与其他东欧国家大致相似。具体而言,波兰人平时以吃面食为主。他们爱吃烤、煮、烩的菜肴,口味较淡。在饮料方面,他们还爱喝咖啡和红茶。在饮用红茶之时,波兰人大都爱加入一片柠檬,并且不喜欢茶水过浓。在饮食禁忌方面,波兰人主要不吃酸黄瓜和清蒸的菜肴。波兰人在人际交往中非常喜欢请客吃饭。在宴请客人时,波兰人有不少的讲究。
一是忌讳就餐者是单数。他们认定此乃不吉之兆。
二是在吃整只的鸡、鸭、鹅时,波兰人通常讲究要由在座的最为年轻的女主人亲手操刀将其分割开来,然后逐一分到每位客人的食盘之中。
三是不论饭菜是否合自己的口味,客人都要争取多吃一点,并要对主人的款待表示谢意。
四是口中含着食物讲话,在波兰人看来,是很粗鲁的。
波兰人主要吃西餐,口味清淡,不喜欢吃油腻和辣味。对煎、炸、烧、熏、卤制的菜肴比较喜爱,爱吃鸡、鸭、羊、猪、牛肉及鱼,且多爱用黄油制作。他们一般常吃的菜有烤肉、酱牛肉、拌香鸡、生菜沙拉、波兰冷鱼、鸡丝豌豆汤、奶油菜花汤、红汁素菜汤、牛奶面条汤、肉杂拌汤、奶油西红柿汤、清汤饺子、串烤羊肉、煎茄盒、牛肉片沙司、煎鸡饼、西红柿猪排、煎牛排等,喜欢吃奶酪做的各种点心、蛋糕、西饼、冰淇淋。
波兰菜营养丰富又味道鲜美,其中荤菜类中精心烹调的野猪肉、鸭子和排骨是特色菜。汤类中波兰人最钟爱的是有那种酸酸味道的“酸汤”,即红菜汤,是一种由甜菜头炖制的汤,还有就是酸面汤和酸圆白菜汤了。波兰的河、湖清澈无污染,盛产各种鱼类,因此用鱼做的菜肴在波兰菜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比如有特色的鳟鱼就是入菜的好原料。波兰菜还以清淡美妙的素食著称,有种类繁多的素馅饺子,甜味的水果饺,咸味的则以圆白菜和白奶酪做馅,味道鲜美嫩滑。另外波兰的薄饼和馅饼也很有名。
几个世纪以来,波兰人的厨房成为与法国和意大利菜式竞争的舞台,但波兰菜一直深受塔塔尔、美国、立陶宛、匈牙利等地的影响。
波兰菜地域特色也很强,比如西部明显受到德国的影响,东部则可以找到俄罗斯菜肴的影子。波兰也是一个集世界美食于一体的国家,在克拉科夫、华沙等大城市,可以吃到地道的意大利、法国和中国菜。
典型的波兰餐饮
波兰菜主要以谷类作基本材料,例如黑麦、小麦、黍子、大麦和荞麦等都是常见材料。黑麦是欧洲中部特有的食物。面包对波兰人向来都有巨大的象征意义。荞麦经常在波兰主食中使用。腌渍的蔬菜如黄瓜、甜菜根、卷心菜(酸菜)等都是波兰烹调不可或缺的部分。
波兰人吃饭时先喝汤,汤的种类有甜菜汤(barszcz)、蛋花冷汤(chtodnik)、高丽菜汤(kapusniak)、大麦汤(krupnik),有的大麦汤还加上蛋和香肠(zurek)。然后再吃主食。
波兰的传统饮食也是一日三餐,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是午餐。早餐通常是面包、火腿、奶酪等;最丰盛的午餐为热食;晚餐则以凉菜为主。
典型的波兰餐是肉排加上马铃薯,在中午时还会另外加上热汤。令人惊奇的是,波兰的汤中会加入米饭(很像我们吃饭泡汤的样子),这会让不少来自国内的游客惊奇不已。过去由于土地贫瘠农作物生长不易,波兰的蔬菜都是经过腌制的;不管什么蔬菜吃起来都是清一色酸酸甜甜的口味,但是现在不同了,现代化的耕作方式改良了土地,科学的管理也让波兰的农作物丰收起来,现在到波兰的市场上你会发现各种各样的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当你来到一个波兰人的家中,他们会把你当成一个老朋友而不是陌生人,他们会热情地招待你,并说一句古老的波兰谚语:客人来到家中就是上帝来到了家中。当你看到主人精心烹制的菜肴时你一定会垂涎三尺。
传统的波兰菜式结合了精致优雅的法国宫廷菜式,而香甜的味道则来自犹太人安息日菜式的传统,猛烈半生的牛排的味道则深受鞑靼人的影响。
地道的波兰菜会给你许多选择。在波兰的北部地区,清澈的河中的丰富的新鲜鱼类是盘中的常客,波兰中部地区以Mazowsze为代表的则是酸酸的裸麦汤,东部地带则以Wielkopolska香香的烤鸭名闻世界,在东北部地区的Suwalszczyzna土豆类制作的美食非常有名,Tatra山脚的Podhale则出产著名的波兰干酪。无论你走到哪里,波兰那些丰收的森林、田地、草场、湖泊和河流都会带给你当地出产的各种美食。
波兰人喜欢的,也是波兰比较有特色的一道菜叫比戈什,是用新鲜和酸渍圆白菜及各种肉,加上各种配料和蘑菇及调料炖煮而成的。波兰的“巴扎斯”(一种红菜头汤)也是很受欢迎的美味菜汤,食用时如佐以香肠、卷心菜、土豆、酸奶油和黑面包,更是其味无穷。
波兰人很爱喝酒,特别是啤酒,以及伏特加和一些其他的烈酒。Zywiec是最受欢迎的一种烈酒(12%);EB也很不错,比较温和一点。还有一种EB Czerwone,色较黑、味道也较重。市面上有各式各样的啤酒流通,比较有名的是Okocim和Piast。伏特加的种类很多,从小麦制的和马铃薯制的都有,Wyborowa、Zytnia和Polonez是其中较有名的,都有特殊设计的瓶子。Kosher伏特加听说是等级最高的一种,但Kosher这名字的由来却不得而知。波兰有一种草药制的Zubrowka伏特加,会在酒中加上一把野牛栖息地常见的一种草,这种伏特加就叫“公牛草”,是波兰一种特别有名的酒。它常和苹果汁合成调酒,名为zsokem jabtkowym。如果到波兰旅游,一定要尝尝这种酒,据说女士喝了可以美容养颜,男士喝了可以强筋活血。这种公牛草在波兰的大超市中都有销售,一瓶在6~7欧元,如果时间来不及,还可以到华沙机场的免税店购买。Miod 和Krupnik这两种酒是上流社会人的最爱。有些波兰阿妈会私酿伏特加,据说也深受好评。波兰人也爱喝啤酒、蜜桃酒、葡萄酒。饭前惯饮烈性酒,饭后饮甜酒或醋酒,而且酒量较大。他们常饮用的饮料有咖啡、红茶、牛奶等。
另外波兰人普遍爱花。在所有鲜花之中,他们最喜欢三色堇,并将其定为国花。但给波兰人送花时,宜送由一种鲜花所组成的单束花,而不宜送双束花。
学生来稿1:
波兰生活点滴
作者:王蕊
来自:弗罗茨瓦夫经济大学
时间:2008年6月26日
关于波兰•••
热情洋溢的地方,啤酒是他们的最爱,男女老少,无论开心与否,都会洒脱的举起酒杯一饮而尽。虽然有时候会碰见喝醉的波兰人,但你却能够在他们举起的酒杯中去感觉他们这样的文化。
源自于对亚洲文化的好奇,波兰人时常会在路上和我们打招呼,与我们攀谈,总会想要 更多的了解关于我们的一切。遇到困难的时候,只要向他们求助,他们会放下自己的事情去尽一切可能去帮助我们,认真并负责任。
也许是因为习惯了武汉炙热的天气,来到这边让人觉得舒适,阳光洒在身上,漫步在周围布满绿阴鲜花的街道,偶尔逛一逛极具欧洲风格的平顶小商店或者坐在街边喝一杯咖啡 就算只是看看身边来往的行人 都会让你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
关于弗罗茨瓦夫•••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习惯吃完快餐要自己收拾桌子 自己清理餐盘。
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适应坐路上的小火车去买东西。
这样的城市让人很安心,远离大城市的喧闹嘈杂,给人多一分的恬静与自得。
不想拿这个地方和别的城市刻意去比较,不同的背景有了今天不同的地域文化。
时常在街上遇见中国人会很亲切的打招呼留下联系方式,这是一种在国内无从感受的另一种爱国情操。
这边一切的文化无论好坏,都需要自己亲身来体会,只言片语实在没有无法去诠释的明白。
这里远远不及美国的繁华,也没有法国让人向往的浪漫气息,但它确实有这样一种讨喜的能力。
关于想念•••
爸爸妈妈跟朋友们还有家乡的口味,武汉的一切都让我怀念,说不会想家,那是意气用事。 毕竟离开的是承载着自己有着无限回忆的地方。但能够结交到新的朋友,为自己的阅历书写新一页,更是一种兴奋的情感。
在国内的时候很多人都说大学就是个小的社会,我们要学会去面对将要发生的那些未曾经历的问题。来到这边,那我们算是提前面对了这个世界。和来自不同国度的人在此汇聚,接触和感受这样的小世界,神奇也富有想象力。
逐渐把对家庭对父母的依赖转变为对社会的适应,去学习并且学会独立生存和行事准则。想念父母的时候给他们一通电话,告诉那些关于自己成长与进步的点滴,这比省吃俭用却还是花父母的钱给他们买名贵的香水和高级的领带 更值得让他们欣慰吧。
关于学校•••
主教学区校园像小公园,在学校里能看见松鼠,能看见鸭妈妈带着孩子散步。整颗心都会变得柔软,触动心底最孩子气的一部分,总让你轻松开来。
学校总会有活动,有游戏让我们加入。融入进去你其实发现全世界的年轻人都一样,在一起交流起来其实很轻松自然。
夏天来了,给我快乐回忆的外国朋友都结束课程回了家。无论是波兰本地的,还是巴西、西班牙、德国、捷克的同学,我们相处的都很愉快。一起爬雪山时他们对我的照顾,或者是一起出去烧烤的味道都那么真实。
关于老师和课程•••
三个个性十足的波兰女人,都按照她们特别的方式教我们英语和我们探讨中国文化。一点不会显现出陌生和因为文化差异的尴尬 。老师每天问的第一句话就是:有没有什么不明白需要解释的。总希望更多的跟我们讲解。每个星期都会两三次的测试,准备考试的时候,就不知不觉的掌握了那些头疼的专业名词 。
课堂没有国内那么的中规中距,没有那么闷。老师讲到动情的时候会直接坐在桌上直接和我们讨论,还会加入我们的话题,和我们游戏与互动。每一节课都是在笑声中度过的。每天都会有作业,必须要完成。有时候我们忘记完成的时候老是会很可爱假装生气的说:不做作业就不要来上课。可是其实还是和我们一起完成课题。
老师会带我们去看芭蕾表演,会和我们去喝咖啡,会跟我聊电影、聊明星,聊些关于女生的秘密。就是这样自然的像朋友的存在。永远都记得为了帮我们找洗衣店,老师和我们一起走三条街的情景。拿到我们送的礼物开心的就像小孩子一样,每天都带在身上,完全没有老师的架子的样子,实在可爱。
我们现在还在继续着英语学习。很多关于金融的专业词汇侵入我们的大脑。有时候有点招架不住。一个单词每天用字典查不下十遍。考的次数多,查的次数多,也就这样记住了。对于十月份就要开始的真正的大学生活,我们充满信心。哪怕数学难得去解析、会计难得去理解, 但至少我们还是有着通过的信心 。
为了这样的大学生活,每天对自己说一句:加油! 相信自己能成功毕业才是最重要的。自己总不断给自己信心。
学生来稿2:
波兰行
作者:闫睿
来自:弗罗茨瓦夫经济大学
2008年07月02日
不知不觉中来到波兰已经有3个月了,有时想为什么来这里学习呢,在家不好吗?有爸爸妈妈照顾起居生活,有同学朋友帮忙。刚来的一个月,不得不说生活有些混乱。第一次体会吃了上顿没下顿,第一次要为房租、保险、购置生活用品自己四处奔波,第一次深思——原来日常生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第一次……
其实很多留学生都有同感,出国上学比较辛苦,可对于家里是报喜不报忧,不愿意把生活上的不如意告诉父母,让他们担忧。记得第一次打电话跟哥哥哭诉,他最后说:“真的长大了,明白有困难自己解决了, 知道背负自己的人生了”。听了这些话我豁然开朗了——在国外我除了在学习知识、学语言,我还收获了与人不同的特殊的经验——学会了独立生活,学会了自强自律,学会了用不同的方式与人交流。
有时很庆幸自己来到这样一座城市,这里有友好的人们和独特的人文环境;有简洁又可爱的建筑,有晴朗明媚的天气,有一望无边的绿色。看到这些美好的事物,时常想,即使再辛苦也是苦中有乐,很值得。
现在回忆起出国留学的最后一幕就是在机场跟爸妈道别,那时候心情仿佛是愉悦的,还会逞能的说上两句“我要飞国际航班了,不要太想我,送的时候不许哭哦”,一边还在担忧由于简单的英语给旅途带来的不便。但是一切担忧都在下飞机的一刻消散了,当看到学校高举的校名的牌子时,即使拖着沉重的行李和疲惫脚步也因愉快的心情而轻快了。
不得不说国外的生活学会了鼓励自己,学会了发现更多的惊喜。会因为亲手包成的饺子而充满信心;会因为在小测验中得到老师的表扬而自喜;会因为在商店里发现中国字而感到惊喜……有时候都觉得自己变的容易满足,知道了感恩。
3个月的生活中,有快乐,有泪水,有潇洒,有窘迫,有挫折,有欢快。总之我们和当地人一样,彼此都抱着好奇心,接纳并且渐渐溶入。 记得第一次我的邻居敲开我的门,急切又愉快的跟我说:“你看,我照着你的做的,中国蛋包饭”。一阵欢笑之后大家渐渐敞开心扉,一起聊天,讲述自己的国家,教我做蛋糕。开始觉得其实跟外国人交谈也不是那么的难。他们会好奇的问中国的文化,会介绍给你好看的歌剧表演,会因为足球比赛的比分跟你大声争论,会在你遇到问题的时候帮助你,伤心时安慰你,会因为在马路上看见亚洲人跑回来跟你讲"Hi.I saw a people like you"。总之一切都比出国之前所想象的要简单、轻松、快乐而丰富。
其实留学生的生活都大同小异,忙碌而快乐着。有时跟同学打趣不晓得为什么一出国,爱国意识就高涨了?!会为了自己的祖国学会约束不好的行为,会以民族文化为豪,会团结起来抵制对国家有危害的恶行。因为我们都有一颗中国心。
专业索引:
国际商务:格但斯克大学;
管理学:Leon Kozminski 企业与管理学院(LKAEM)、新松奇商学院;
金融:Leon Kozminski 企业与管理学院(LKAEM);弗罗茨瓦夫经济大学、
计算机科学:弗罗茨瓦夫大学、弗罗茨瓦夫理工大学;
机械学与机械制造:弗罗茨瓦夫理工大学;
英语语言学:弗罗茨瓦夫大学、格但斯克大学、华沙社会心理学大学;
物理学:格但斯克大学;
心理学:华沙社会心理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