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河北高考 - 正文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2014河北高考考生家长警惕各种招生骗局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4-6-5 15:45:30

关注2014河北高考录取:考生家长警惕各种招生骗局  河北新闻网【字号:大 中 小】【打印】   日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正逐步展开,也是招生诈骗活动猖獗时期。高考招生专家提醒考生和家长,切勿相信招生中介或个人“分不够,钱来凑”的招生承诺,防止上当受骗。

   在高招录取期间,不法分子常利用考生和家长求学心切的心理实施诈骗,主要实施的诈骗伎俩有“走特殊类型招生捷径”型、“内部指标”上学型、“混淆办学形式”型、“非法中介诈骗得手即跑路”型、“虚假录取通知书诱骗考生”型五种。

   不法分子常通过冒充高校“招生代理”,谎称有高校的机动名额、内部指标、点招指标”,以计划外招生及定向招生名义诱骗考生及家长钱财。而非法中介则事前声称通过“关系”就能够让考生进入目标高校,而一旦收取了考生和家长的高额“定金”或“运作费用”后,要么一推再推,要么很快消失再也无法联系。

   对此,专家表示,高校招生计划不管公办、民办高校,均已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统一管理,根本不存在计划外招生,凡未纳入统一招生计划,均不能取得国家的电子注册。同时,国家严禁高校委托招生中介代理招生行为,更不会违规向考生收费。

   近年来,“虚假录取通知书诱骗考生”成为新型诈骗方式,曾发生过多起一位考生同时收到多封录取通知书的怪事。一些未经批准的办学机构假冒正规高校招生,以假录取通知书诱骗考生。对此,考生可通过用准考证号来查询录取结果、从《招生考试报》上查询录取学校等方式甄别录取通知书真伪。

   另外,广大考生和家长不要轻信网络或小广告上“分不够,钱来凑”宣传,也不要轻易将考生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信息交予他人。同时,要及时向招生机构或公安机关举报招生诈骗。(吴晓颖)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最新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