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一、命题趋势
由于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进数年,教材内容经过实践检验在原有的架构上已日趋完善,2013年全国新课标版《考试大纲》政治学科的“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2012年一致,从考纲中的试题结构、题型和分值看,亦保持了一致性。因此命题在考查主干知识和热点知识的基础上,考查向纵深方向发展已经是重要的趋势。所以在备考的过程中深挖考纲中大家忽视的“非主干”知识和细节知识是我们需要加强的方面。另外还要继续关注考纲在考点表述上与教材上不一致的部分。还要对章节题目的划分和表述保持高度的关注度。另外,要注意高考的主观题考查的开始具有了模块综合化、设问模糊化、知识边缘化的特征。
试卷变化
有几个大胆的推测:
1.由于我国已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所以文化生活的考查可能会增加难度;
2.由于政府换届、领导人更替等原因,时政性会更强,一些敏感话题可能会出现在政治生活考试题中,领导人的重要观点可能会成为考查的背景材料;
3.哲学生活的考查在客观题方面可能依然保持高难度;
4.经济生活计算题出现概率增大,难度不会降低;主观题可能会有图像题出现;
5.组合式选项,漫画题,名言题,古文题,学科语言与自然语言的杂揉表述以及上述手段的综合运用,会继续成为增加考试难度和区分度的重要手段;
6.主观题的考查难度主要设置在细节考查、设问破解、学科综合、发散解题等方面。图表题依然是考查的重要方向,重点考查参数的变化与关系。
复习策略
下一阶段的复习要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在弥补知识漏洞、训练解题技巧、规范答题书写等方面下功夫。
具体做法是我们每复习一段知识都要做到以下10个方面:
1.知识关系多重建构。只有清晰构建知识网络,多角度理清知识体系,才能充分理解知识内涵;
2.混淆易错充分辨别。只有把握现象相似、形式趋同,但本质内容有较大差别的知识,才能做到考试不慌;
3.时政分析自由灵活。只有综合运用模块知识分析同一背景材料,才能形成对知识的贯通理解,从而进一步全面把握主观题型;
4.惯用题型全面掌握。只有全面掌握考试常规题型,才能在考试时节省思考时间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