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民
随着模拟考试结束和模拟成绩的陆续公布,学生情绪容易出现波动。因此考后心态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做法如下:
调整认知状态,正确看待模拟考试
模拟考试主要是为了模拟临考经验,模拟答题技巧和心理素质。模拟考试没考好不等于高考考不好。
制定合理答题方案
模拟考试成绩比高考成绩要普遍低一些。这主要是由于:首先,刚开始参加模拟考试时,学生缺乏临场经验,成绩低自然就低了。随着模拟考试的不断进行,学生答题技巧的不断完善,成绩自然会不断提升。其中提升幅度最大的学科是理科综合。笔者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某考生理化生三科分别考,总分考了200分;而三科综合考试时,成绩只有130分。其主要原因在于物理难题上花费过多时间,以至于会做的生物、化学没时间做。后来在笔者的帮助下,该考生经过反思,不断完善答题技巧,制定适合自己的答题方案。最终高考理综成绩为230多分。
其次,从模拟考试到高考还有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的复习会使学生提升分数。
模拟考试成绩与高考成绩相关分析
根据这些年带高三毕业班经验,笔者发现模拟考试成绩与高考成绩反差最大的是综合。其中理综普遍涨分,且幅度较大,而文综则涨分有限,有时甚至不涨反降。
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文综模拟题和高考题差距相比于理综而言要更大一些;二是文综高考能力要求要更高一些,改革的步伐更大更快;三是由于学生在初中对理化的重视程度要远远高于政史地,因此理综基础要好于文综。需要说明的是,理综物理14-21题,这8道选择题48分,以往是不定项选择,今年则改为单选或多选。从这点变化上,有利于考生在考场上的心态放松。
模拟考试后的反思总结更重要
既然模拟考试是模拟答题技巧,那么模拟考试后的反思尤为重要。这些年来,笔者在作班主任时,格外重视学生在模拟考试后的反思总结。
一般要求学生从以下五方面反思总结:一是考试各科成绩的总结分析;二是答题技巧的总结,如考试时各题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没有在一题上浪费时间过多现象;三是心态调整的总结,考试时是否紧张,如何缓解紧张情绪;四是根据模拟考试自己暴露的问题确定下一段的复习方向,具体包括各科时间分配比例、重点复习内容;五是对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的建议,学生需要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临场经验、答题技巧、心态等方面的总结反思。通过反思,学生发现自身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向理想大学迈进的过程。
掌握一些调整心态的基本方法
一是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避免消极的心理暗示。如“模拟考试我考得不好,大家普遍都不算太好”,或“模拟考试暴露问题总比高考时暴露问题要好”。
二是遗忘紧张源,多用正面语言少用负面语言。
三是强化自信心培养,从点滴的成功当中学会悦纳自己。
四是掌握减压的“万灵公式”,优化自己的情绪。
五是通过改变自己的复习策略和答题技巧来调整心态。
从复习策略上说,学生最紧张是在刚开始答题时,因此将各科考试最先考察的内容重点复习。如英语听力、数学的集合和简单复数,理综的生物细胞,文综的人文地理。这部分内容复习好了,开头慢一点,考生就容易进入考试状态了。从答题技巧上看,学生答卷时经常出现的问题是,答前面时担心后面答不完,答后面题时纠结于前面答得对不对。因此制定适合自己的答题策略,相信第一感官,既可有效缓解学生考试压力,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成绩。
郭建民,哈师大附中特级教师,全国知名高考指导专家,备考复习策略专家,历史学科教育专家,曾多次在北京全国高考研讨会上为高三教师进行专题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