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晚报网3月4日讯(记者 陈新卫)
在今年“海南卷”的《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对语文科目做了一些微调,尤其是对选考内容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探究”作出了修订,明确了探究题型的要求,更有利于考生针对性备考。
变化
探究题型稍有修订
探究能力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在前两年的高考命题中,探究能力的考察仅限于现代文阅读。海南华侨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长高居贤老师认为,今年语文科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最大变化体现在探究题上,对选考内容“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中的“探究”作出了修订,增加了探讨作者的创作(或写作)背景和创作(或写作)意图,体现文学作品知人论世的鉴赏原则。同时,对探究能力中的“疑难问题”做了修订,把“疑难问题”改为“某些问题”,“有所发现和创新”改为“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这样改动,可能使探究题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或允许有不止一个答案。
在语言文字运用方面,将语言表达的顺序修改为“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毕竟“准确、鲜明、生动”是语言表达的最高境界,大多数高中毕业生达不到这样的要求,这种顺序的改动能让更多高中毕业生达到高考考察的要求。
海口一中语文教研组长李淑兰老师认为,今年的考试说明增加了标点符号作为考点,这项内容在所附的题型中没有出现,但海南已经有好几年没出现过此题型,考生要加强此方面的练习。
李淑兰强调,前两年语文科目的高考命题总体趋于稳定,但不排除今年会有所创新,要注意语言运用与知识点的交叉,这在其它科目已经出现过。
复习
加强综合能力训练
部分考生认为,语文的复习主要靠长期积累,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提高。高居贤老师认为这是一个考前复习的误区。现阶段,考生应在老师的引导下加强综合能力的训练,尤其要对每一次训练、测试和月考的错题进行反思,从中查找自己知识体系的漏洞,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
李淑兰老师建议,考试说明是针对海南考生单独制订的,现阶段考生必须依据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综合性训练。从近两年高考评卷来看,海南考生普遍在文言文阅读和古诗鉴赏方面得分较低,对此,考生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作文在高考中占60分,如何提高考生的写作水平?高居贤老师建议,高考作文要写得亮丽,必须要避免千人一面、万人一例的现象,不能泛泛而谈。这两年高考考生在作文上难得高分,主要是因为素材积累不够,功利性较强,缺乏真正的文学修养。例如,不少学生引用的例子不是爱因斯坦、爱迪生,就是牛顿、瓦特或居里夫人,这些例子从小学用到高中,没有新意,建议考生多看一些千字文,积累写作素材。考生要善于用鲜活的思想、独特的见解充实写作思想,这样才能获得高分。
李淑兰老师认为,写作反映的是考生对生活的积累、对生活的观察是否深刻,要善于把哲学的思维运用到写作当中,用最擅长的文体表达自己的思想。
应试
规范答题避免失误
在应试技巧方面,李淑兰老师提醒,我省的高考运用电脑评卷,每一道题都有一个答题区域,考生一定要规范答题,书写答案千万不能超过答题区域,否则将不能扫描进电脑,即使考生答得再好,也不能得高分,十分可惜。
另外,考生面对答题区较小的题目时,下笔前要打好腹稿,最好不要有修改,否则很容易造成答题不完整的现象。即使考生在答题时一时忘记了如何解答,也不要慌张,大部分题型老师平时都讲过,学生应尽量回忆课堂上老师是如何解答的。最后,考生要特别注意选考题要涂卡,要涂对位置,否则即使考生答对了,但涂错了位置一样不能得分。
高居贤老师建议,考生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语文科目要求书写较多,考生的答题字迹要工整、清楚,如果字迹过于潦草,会给评卷教师留下能力较低的“印象”,这样不利于考生得高分。此外,考生还要注意审题,因为审题不清容易造成判断失误失分,如果一时无法得出正确的判断,要静下心来多读几遍题目,尽可能从所提供的材料或文本中找出正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