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班和民族预科班的生源范围、投档程序及办法
(1)生源范围
①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的户籍在我省三亚市、五指山市、东方市和保亭、琼中、白沙、陵水、昌江和乐东等少数民族聚居市县,本人在这些市县的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同时在这些市县报考的少数民族考生(以下简称:少数民族聚居市县的少数民族考生)。
②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的户籍在少数民族聚居乡镇,且在户籍所在乡镇的市县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在少数民族聚居市县的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同时在毕业学校所在市县报考的少数民族考生(以下简称:少数民族聚居乡镇的少数民族考生)。
少数民族聚居乡镇:儋州市的蓝洋镇、南丰镇、雅星镇;琼海市的会山镇;万宁市礼纪镇的原新梅乡、长丰镇的原牛漏镇以及南桥镇、三更罗镇和北大镇(含禄马乡);屯昌县的南坤镇。
③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的户籍在少数民族聚居市县或少数民族聚居乡镇,本人在海南中学、国兴中学、海南师范大学附中、海南华侨中学和海南农垦中学毕业的少数民族考生(以下简称:五所中学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
④当生源不足时,可适量招收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
(2)投档程序及办法
①在招生学校同批次的其它平行志愿投档后,对投档成绩达到同批分数线上的少数民族聚居市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少数民族聚居乡镇的少数民族考生和五所中学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按平行志愿的投档办法及考生的投档成绩、所报考的预科志愿顺序进行检索和投档。
②当招生学校生源不足时,在同批分数线上的少数民族聚居市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少数民族聚居乡镇的少数民族考生和五所中学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中,进行征集志愿和补充投档。
③经补充投档后生源仍不足的学校,民族班可在同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下40分内,给学校补充投报有缺档学校志愿(指原报的平行志愿和补报的征集志愿)的少数民族聚居市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少数民族聚居乡镇的少数民族考生和五所中学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档案;民族预科班可在同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下80分内,给学校补充投报有缺档学校志愿(指原报的平行志愿和补报的征集志愿)的少数民族聚居市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少数民族聚居乡镇的少数民族考生和五所中学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档案;
④经降分投档生源仍不足的,在同批线上给学校再补充投原报有缺档学校志愿的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