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在属地招生计划调减至22% 今年在我省拟招本科生2000多人 提升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招生比例;试验班学生由学校出资安排出国学习
每年吉林大学的招生计划都是我省考生和家长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
昨日,记者从吉大招生部门了解到,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今年吉大在属地把招生计划调减到22%左右。
在全国计划招本科生10380人
吉大今年在全国计划招收本科生10380人,其中我省招收2000多人。“学校一年招收的本科生是1万人,一年招收的硕士生是6000人,博士生1500人,还有将近2000名外国留学生,这样的规模在国内是领先的。”吉林大学招办主任刘鹤说。
教育部从去年开始,要求教育部各个直属的学校,在属地把计划调减到20%左右。根据资料显示,吉大这两年在我省的招生计划一直在调减,2012年属地招生计划占总计划的28%,2013年就已经开始调减到23%,今年则调减到22%左右,相当于今年在我省招生比去年少了100人左右。
今年很重要的一个亮点是,国家推出了面向农村考生的单独招生计划,对于大量的农村户籍考生来说,这是一个福音。“今年在录取过程当中,吉大有这个预期,农村户籍学生的入学比例,应该比往年会有较大水平的提升。”刘鹤说。
据介绍,吉大今年把招生计划倾斜到偏远地区,而且,学校还有一个贫困地区的招生计划,分散到全国19个省区,针对贫困地区832个连片的贫困县。“针对这样的考生,今年比去年的机会多了很多,去年学校只招了100多人,今年招500人,这样农村户籍的学生和贫困地区的学生加在一起,还有向西部边远贫困地区倾斜的量,与去年相比有明显的提升。”刘鹤说。
允许转专业 需通过考试
李元元校长在吉大的年初工作会上特别提到,吉大培养的人才,就是志高远,敢担当,基础厚,能力强,会创新,适应广。
“在培养学生的过程当中,尽管你有一个专业的方向是写在那儿的,但是更多的是让你能够适应社会的很多方面。”据刘鹤介绍,吉大在第一年内,第一学期末和第二学期初,学校会组织一些学生参加学校教务处组织的转专业考试,每年大约有近千人参加报名,300-400人实现自己转专业的目标。转专业的过程当中有笔试,还有专业面试,通过了就由学校办理转专业的手续,转到新的专业。另外,学校办了50个左右的辅修专业和第二学科学位专业。学生没办法转专业的时候,可以选修。
吉大现在有国家审批的一个试验班——理科试验班,是以吉大的老校长唐敖庆先生名字命名的,这个试验班涉及到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几个专业。“学校选择优秀的教师,指导进入试验班的学生,给他们提供将来选择自己科研方向这样的指导,提早介入到科研工作状态。”刘鹤说。
而且,吉大还提供了一个跨文化学习的经历,只要是试验班的学生,都有可能被派到国外跟吉大有合作关系的学校去学习半年到一年。试验班的学生是由学校出资安排他们出国学习。
“学校和俄罗斯托姆斯克大学合作,学校每年通过高考录取一定量的学生,在国内学习两年的,后两年到俄罗斯,学生可以选择一些像电子、机械类的一些专业,去完成自己后面的学业。”刘鹤说。
为贫困生开设“绿色通道”
针对贫困学生,刘鹤表示,吉大首先会给一些学生减免学费或者部分减免学费,有一些学生家庭特别困难,到学校以后就可以跟学校提出申请,通过“绿色通道”去报到,然后入学,注册,这些工作都会在学生不交学费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其次,吉大将划拨助学贷款,每年大约有1600-1700人规模的学生,能够享受到学校提供的助学贷款,大学四年当中都是由国家提供贷款,让学生完成学业的。
再次,学校还设立了几百种奖学金,学生通过刻苦努力,在学业上取得相应的好的成绩,就有机会获得这些奖学金,“覆盖面很大,量也很大。”
另外,吉大还会为一些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提供大量的助学岗位,每年有几百人会通过学校的助管、助教等工作来获得工作酬金。
记者 陈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