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江西高考 - 正文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2014江西高考考场纪律要求支招提醒

来源:信息日报 2014-6-6 8:45:36

 明日起,全省30余万考生将参加2014年高考,他们将分赴全省11个设区市的183个考点、10794个考场。记者从省教育考试院了解到,今年我省高考将实行“裸考”,禁止考生自带考试文具入场,考生一律使用考点准备的全省统一考试专用文具。高考后,省教育考试院将抽调150名非江西籍研究生对全省考场的视频监控录像进行回放审查,审查中若认定考生或监考教师有违规行为,将依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严肃处理。

  纪律要求

  进入考场须经严格安检

  明日,考生进入考场前必须经过严格的统一安检。据了解,所有考生必须通过金属探测仪的安检后才能入场。同时,所有考点均配有第二代身份证识别仪,对可疑考生的身份进行真伪验证,坚决杜绝代考行为。

  据介绍,今年高考除禁带任何考试用品入场,包括各种通讯工具,如手机等无线接收传送设备、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以及手表、涂改液、修正带等物品和饰品,所有随身携带的物品均须在安检前放置在指定的物品存放处。

  使用全省统一的专用文具

  我省将进一步加强考风考纪管理,打防结合:打击组织贩卖、使用电子作弊器材的行为、防止考生将各类微型电子通讯接收设备隐藏和伪装带进考场。具体做法是禁止考生携带除准考证、身份证外的任何物品进入考场,也就是实行“裸考”,所有考生一律使用考点准备的全省统一的考试专用文具,考试文具在全部科目考试结束后方可带离考场。

  全省统一的考试专用文具包括:考试中性黑色水笔2支(另配笔芯2支),填涂2B铅笔和绘图铅笔各一支,量角器、三角板、圆规各一副,橡皮、垫板各一块。

  150名非赣籍研究生“审片”

  今年,除视频监控外,还将对考场视频监控录像实行全省统一集中回放审查。

  省教育考试院普招处处长沈华锦向记者介绍:“考试结束后,省教育考试院将对全省所有考场的视频监控录像进行集中回放审查。为此,将从省内一所高校中,抽调150名非江西籍的研究生,花8~10天,对全省10794个考场的视频监控录像进行集中连续‘审片’。经审查发现考生或监考教师在考场违规违纪,并经查实确认后,不管是在评卷、统分、录取或是在录取后,均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予以处理。”

  据悉,去年普通高考期间,通过视频回放查证并处理的违纪作弊考生达259人次,不少考生在考试结束时看到邻座答案后继续答题,结果被视频监控录下来,受到了处理。省教育考试院通过本报提醒广大考生要诚信应考,抛弃侥幸,以平常心态和真实成绩接受选拔。

  考场介绍

  标准化考点

  据省教育考试院普招处处长沈华锦介绍,今年我省所有考生均在标准化考场参加高考。所谓标准化考点建设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1、应急通讯指挥,须配置网络、专用电话、传真机、广播系统等设备,可发布统一考试指令;2、有关验证及检测,须配置第二代身份证识别仪、金属探测仪等设备,在考生进入考场前进行身份验证及检测考生随身携带的物品;3、阻断或隔离相关无线通信信号,须配置无线信号阻断设备;4、网上实时全程巡查,所有考场安装监控摄像,并组成教育部、省教育考试院、各考点联网的视频网络,教育部、省、市、考点都可全程实时在网上进行视频巡查。

  支招提醒

  答题技巧

  把握时间,稳定节奏。可从多次模拟考试中总结自己的答题方法。答题要规范。准确审题,书写要简明扼要,快速规范。难题先跳过,或许在后面的解题中会得到启发。步骤需写清,分分要计较。心情紧张时,通过深呼吸、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助于回忆知识和方法。

  考前考后

  考前,不要和同学扎堆讨论,以防不良情绪蔓延,影响考试状态。出考场后,不要浪费时间回忆题目、讨论答案、猜疑不定,影响心情。

  违规行为

  考试中交头接耳、旁窥、互打暗号,传接物品或交换试卷、答卷、草稿纸;以书写姓名、考号或其他方式在答卷上做标记……

  关于赶考

  路线要提前定。提前查看考场,仔细考察交通路线,最好提前规划好备用路线。交通工具要选好,注意防暴晒中暑或遇上恶劣天气。若遇见突发交通状况,要及时向交警寻求帮助。

  关于饮食

  高考期间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注重营养搭配,切忌食用:影响大脑智力的食物(爆米花、皮蛋、油条、烧烤食物等);影响睡眠的食物(茶叶、咖啡、辣椒);影响免疫力的食物(肥肉、猪皮);影响肠胃功能的食物(冷饮等)。

  谨防诈骗

  一是“出售试题及答案”。二是“出售作弊器材”。三是“枪手代考”。

  ■信息日报记者黄小路/文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最新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