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辽宁高考 - 正文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2014辽宁高考考后知分填报志愿变化解读

来源:时代商报 2014-3-22 9:41:24

今年辽宁高考将有23.9万考生参加,这些考生将迎来一项重大调整。昨日,记者从辽宁省招考办了解到,从今年起,高考填报志愿将从考后估分填报志愿调整到考后知分填报志愿。
  省招办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伟兵介绍,这一调整将带来很多变化:填报志愿由8天缩短至4~5天;高考成绩发布争取提前,分数复核、军队院校招生体检等都将调整;公布各分数段考生人数;不再下发答案;录取时间可能往后串1~2天。

  今年各科次、各批次志愿还将同时填报,不过如果条件成熟可能实现网上填报志愿。
  ·目的
  降低估分不准报错风险
  张伟兵介绍,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在1999年前主要实行高考前填报志愿,1999年因招生计划下达较晚改为考后估分填报志愿,沿用至2013年。
  近年来,考生家长及社会各界来自各种渠道关于高考志愿填报方式问题的诉求日益增多,每年都有“两会”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和民心网群众来信等,呼吁实行知分报志愿。我省就高考志愿填报方式问题曾多次召开研讨会,也进行了多次、多层面、多种方式的广泛调查,2013年下半年又就该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张伟兵表示,辽宁这次的调整,主要考虑顺应广大考生及家长意愿,避免考生在考试过程中耗费精力去记忆本人答案,减轻考生及所在中学估分压力和心里负担,省招考委决定,从2014年起,我省高考实行知分填报志愿的方式。
  填报志愿时间缩短至4~5天
  每年高考,各个环节之间紧密相连,填报志愿的方式调整后,将带来一系列的变化。
  张伟兵介绍,实行知分填报志愿后,高考填报志愿时间将缩短。以往我省高考填报志愿时间一般为8天,实行知分填报志愿后,准备缩短至4至5天。
  分析原因主要有两点:以往安排的时间长,考虑了考生估分的时间,同时由于时间余量较多,可以安排较长的时间做这项工作;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从开始到结束都有时间要求,全国各省大体同步,不能滞后过多,否则不利于本省录取工作。
  成绩发布时间争取提前
  除志愿填报时间外,高考成绩公布、分数复核、军队院校招生体检及政审、公安现役院校招生体检及政审等工作时间安排也将根据具体情况而调整,
  张伟兵透露,为了最大限度的争取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和确保顺利完成后续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高考评卷和分数统计相关工作时间也将适度压缩,今年高考成绩发布争取提前,录取的时间可能往后串1~2天。据了解,往年辽宁在6月26日左右发布高考成绩。
  他提醒有关考生做好相应准备,辽宁招生考试之窗网站(www.lnzsks.com/)会公布各项调整时间,学校也会提醒考生相关时间安排,考生一定要注意有关通知和信息。
  公布各分数段人数 不再下发高考答案
  张伟兵介绍,今年高考成绩公布的同时也将公布各批次分数线,此外,实行知分填报志愿后,在公布成绩的同时,我省将以分段形式公布高考成绩分布情况。
  张伟兵解释,为了让考生填报志愿时更加有针对性,招考办会在公布成绩同时公布多少分以上有多少人的情况,具体分数段的划定还未最终确定。这些情况都将在辽宁招生考试之窗网站进行公布。
  实行知分填报志愿方式,考生不再需要依据《高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估计本人高考成绩,而教育部新近规定:“答案及评分参考中的评分参考在考试结束后按国家秘密级事项管理”,因此,我省将不再印制《高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延伸
  条件成熟可能网上填报志愿
  填报志愿方式虽然有所调整,但是填报顺序上并未有调整。张伟兵透露,今年各科次、各批次志愿依然同时填报,不过如果条件成熟可能实现网上填报志愿。
  普通类(文史、理工)录取批次划分为:提前批本科院校,提前批专科院校(与提前批本科院校同批录取);第一批本科院校A段;第一批本科院校B段;第二批本科院校;第三批本科院校;专科(高职)院校批次。
  根据去年的志愿设置看,本科第一批A、B段录取院校均设3个平行的第一志愿;本科第二、第三批次录取院校、专科(高职)批次均设1个有序的院校志愿和8个平行的参考院校志愿;每个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
  ·提醒
  理性处理分数与志趣的关系
  调整了填报志愿的方式后,考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张伟兵给出了他的看法,他认为实行知分填报志愿,考生在知分、知线、知所在分段的情况下填报志愿,在看似考生分数起到了绝对的决定性作用的情况下,可能助长“唯分数论”,也可能影响考生遵循兴趣爱好报志愿。希望考生能理性地处理好成绩与志趣的关系。
  掌握各分数段人数拉开梯度
  实行知分填报志愿,考生“知己”,但不“知彼”,并不能完全避免志愿填报的盲目性,可能容易出现考生志愿“扎堆”现象。考生获知高考成绩后,除了分数特别高的一些考生,多数考生由于不知道其他考生的志愿填报情况,也难以估计自己能否被相应的高校录取,比较容易形成扎堆报考的现象以及因此落档的可能。
  张伟兵希望,家长和考生要掌握招考办公布的各分数段人数,同时尽可能多地了解高校的相关情况,比如办学特色、强项专业、弱项专业、所在地域等,而且志愿之间要有足够的梯度。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最新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