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虽已告一段落,但紧接着估分、填报志愿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按照省招考办计划,高考填报志愿将从6月16日开始,怎样结合自己的估分成绩来填报志愿,绝对是一个技术活儿。6月9日,沈阳晚报、沈阳网邀请沈阳市第30中学校长李江涛帮考生们支招儿。
“估准分”是填报志愿前提
李江涛建议,填报志愿是否成功,前提是准确估分。目前,考生已陆续收到高考试卷和评分标准,在自己拿不定主意时,多与任课教师沟通,听取老师意见。尤其是那些开放性、有一定主观因素的试题如作文等,最好综合老师的意见。此外,除了准确的估分,一定要参照自己在学校里的排名情况,因为每年高考试题的难度不一样,考生们的分数也有波动,成绩的横向比较就显得很重要。
尊重自己的兴趣爱好
填报志愿也要尊重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果因为分数问题,勉为其难地选择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会影响到考生大学四年的学习,甚至是四年以后的就业或是再升学。
考生在确定自己的兴趣后,就是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目标学校了。考生即将拿到《招生考试通讯》和其他招生资料,确定自己报考的主要目标后,翻看“招生通讯”,找到自己有兴趣的专业和学校,参照该校的历年录取分数,比较一下自己的成绩和该校是否相近。另外,就是看高校对投档的要求,这点在高校的招生简章里会明确,比如有高校提出提档就不退档等规定,还要看专业招生有没有附加条件等。
成绩“擦边”怎么报
如果恰好考生估出的分数和目标高校的录取分数线不相上下,这种情况志愿怎么报呢?李江涛建议,第一是可以选择该校的服从志愿,当然也要看该校的所有专业考生都能接受。第二,根据往年经验,可以不局限沈阳地区或沈阳周边地区的高校,一般来说,同类水平的大学,离沈阳越近的高校分数可能会越高一些。为了增加被录取的机会,考生和家长可以选择略远一些的高校。“大学四年,是学生逐步社会化的过程,也是受文化熏陶的过程。选择外地的高校,可以丰富孩子的阅历,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帮助的。”李校长建议家长,不要一直把孩子拦在自己的羽翼下,可以借此机会,让他们尝试新的文化、生活环境。
专业与高校间哪个首选
每年都有考生纠结于是选择一个好专业,还是选择一所好一些的高校。关于这一问题,李江涛认为,对很多考生而言,自己究竟喜欢什么专业,今后想从事什么工作,目标和兴趣都不是很明确,对于这样的学生,建议选择办学水平比较高、整体科研水平比较好的高校,因为这样的高校,可以给学生提供更高的平台和发展机会。而且,现在很多高校入校后,还有转专业的机会。但如果考生有明确的志向,对未来就业也有自己的方向,那么就可以专业优先。
另外,高校一般都会有较为热门或冷门的专业。但建议考生和家长不要一味地追求专业的热或冷,因为高校的冷、热专业也有可能出现交替,眼前的热门专业,几年后可能出现市场的饱和。因此,建议考生和家长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