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福建三明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5月4日9:00一11:30)
13.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诗句中体现这一节日的是
A.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B.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C.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D.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竞废眠
14.“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思想相通的是
A.以人为本,关注社会 B.反对迷信,蔑视神权
C.民主权利,渊远流长 D.思想一统,法律至上
15.《明史》载“丁未,帝(崇祯)崩于万岁山,御书衣襟曰:”……,上干天咎,……“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材料反映了崇祯帝的政治观是
A.民贵君轻 B.爱无差等 C.天人感应 D.君权至上
16.1989年1月,胡耀邦同志(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领导人之一)说:“中国的出路是‘民主’和‘科学’四个字,我们为之奋斗了近70年,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现在还需要继续努力。”近代史上,“民主”与“科学”的首倡者为
A.林则徐、魏源 B.李鸿章、左宗棠 C.康有为、梁启超 D.陈独秀、李大钊
17.“呜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长存于二十世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材料中这一思想出现的时代背景是
①袁世凯尊孔复古逆流的出现 ②清王朝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③“打到列强,除军阀”成为时代潮流 ④帝国主义瓜分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8.“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此后中国革命
A.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工作重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
C.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序幕
19.“乒乓外交”在中美关系史上曾谱写过佳话,其历史意义是
A.促进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B.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突破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封锁 D.开启了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20.从图8到图9,反映了19世纪工人运动的发展趋势是
图8 工人破坏机器 图9 巴黎公社成立
A.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B.以争取普选权为主要斗争目标
C.从经济斗争转向政治斗争 D.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21.“代议制”是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广泛采用的政治制度,其基本特征不包括
A.分权与制衡 B.制定宪法或法律
C.民选产生国家元首 D.实行政党政治
22.“尖底皮包,钉锭成段。……预烧煤炭。火旺烟生,转轮灿烂。”近代中国人在材料中描述的这一发明最早出现在
A.意大利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23.图10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图》。其中导致1933—1937年股市上扬趋势的主要原因是成功运用了
图10
A.重商主义理论 B.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C.凯恩斯主义理论 D.货币学派理论
24.1990年10月3日,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即东德)通过并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即西德)的方式完成的德国统一,从而结束了两德40余年的分裂局面。促成两德统一的因素不包括
A.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的结束
B.民主德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
C.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人民深厚的血缘与亲缘
D.联邦德国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民主德国
38.(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海外贸易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对外开放对社会经济产生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元时期福建海外贸易,在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史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以后,泉州市舶之利,成为南宋王朝重要财政收入,以往那种“厚往薄来”、“以示绥怀”的观念,企图通过对外贸易宣誓天朝声威的虚骄,有所转变,转向讲求实际的经济效益。……宋元祜二年(公元1087年)泉州市舶司的建立,标志着福建海外贸易发展到新的阶段。这一时期,东从朝鲜半岛、日本,南至南洋群岛,西到阿拉伯及东非海岸,都与福建建立了经贸关系。……外贸出口的商品以瓷器为主,还有丝绵纺织品、铁锅、铜盘、糖、茶叶及其它日用品。进口的货物达400余种,主要有香料、药物、宝货、纺织品、食品、杂货等。
——摘自《福建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 从马尼拉(菲律宾)返回的福建商船,带来了大量的白银。当时西班牙殖民者把墨西哥和秘鲁的银元运到马尼拉,以购买福建商船携往的生丝及其他货物。
——摘自《福建古代经济史·第四篇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福建经济》
材料三 厦门开埠初期的进口贸易(单位:万英镑)
年份 |
1844 |
1845 |
1846 |
1847 |
1848 |
1849 |
莫国进口值 |
8.065 |
14.7494 |
16.7935 |
17.9758 |
8.2755 |
资料缺 |
其它国进口值 |
— |
4.7829 |
7.8431 |
7.5976 |
10.1341 |
资料缺 |
广州、厦门口岸由英国装载的主要出口货值(1843—1847年单位:元)
年份 |
1843—1844 |
1845 |
1846 |
1847 |
广州 |
17925360 |
20734018 |
15378560 |
15721940 |
厦门 |
58 |
209 |
71439 |
38938 |
——摘自《近代厦门对外贸易发展研究》
材料四 《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局部)》
图14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宋元时期福建海外贸易的特点。(7分)
(2)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福建海外贸易有何新变化?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对当时福建社会经济的影响。(8分)
(3)据材料三指出近代厦门在开埠初期海外贸易的状况。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12分)
(4)据材料四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逐步形成的?据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福建两次对外开放的本质区别。(10分)
41.(15分)历史
请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由于自己的官位和既得利益,只需要“传统范围内的改革”。他们仍然认为,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这种观点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激进的广东学者康有为,他以其论著《孔子改制考》而震惊同僚。这部反传统观念的著作将孔子描写成人民权利而不是帝国权力的维护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我理解由著名德国学者格奈斯特和施泰因所提倡的国家组织之梗要,我对其观点知之甚深,乃是可为帝国大厦奠定基础而不至减损天皇权威。回观国情,人人皆信乎英美法自由激进之论,视其为金玉良言,以至国家几被损毁。但我已有纠正之理由,报国正是此时,我深信实现此信念至为重要。
——伊藤博文(1882年)
请回答:
(1)材料一对戊戌变法性质的分析是否正确?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7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选择“天皇制政体”的原因。指出上述两次改革在政治体制上的不同结果。(8分)
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依旧保留1710年以来有关下议院议员的不动产条件,所以议员出身仍以地主贵
族为主。
材料二
2.……这些市都曾是在中古时代的大都市,所以在国会有自己的市代表,但随着时代改变而荒废,故此议席需要减少。……空出的143席中,英格兰郡区得65席,苏格兰得8席,爱尔兰得5席,而因工业革命新兴的工业城市得65席。
3.选民资格亦有开放。在市镇中,年收入在十镑以上的房户主和年付十镑以上房产租税者,……皆享投票权。选民总数由五十万增加到八十一万三千,更多中上层的中产阶级取得选举权,选民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三左右。
——摘自《英国1832年改革法案》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不足之处。这些不足违背了启蒙思想的哪些基本原则?(7分)
(2)针对这些不足,19世纪30—50年代末,英国工人阶级开展哪一重大政治运动以维护自身权利?有何重要意义?(8分)
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我最初负起这个艰巨职责时的感想,我已经在适当的场合说过了。现在辞掉这一职责时,我要说的仅仅是,我已诚心诚意地为这个政府的组织和行政,贡献了我这个判断力不足的人的最大力量。就任之初,我并非不知我的能力薄弱,而且我自己的经历更使我缺乏自信,这在别人看来,恐怕更是如此。年事日增,使我越来越认为,退休是必要的,而且是会受欢迎的。……
——摘自《华盛顿在辞去总统职位时的告别辞》
材料二 孙中山也感到如果袁(世凯)发兵南下,临时政府不堪一击。于是他连发两封电文,表明“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孙本人)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
与此同时,孙中山又在报上发表文章,要求修改南北议和五条要约,主要内容是将原总统制改成内阁制(他原先反对内阁制),目的是未来限制袁世凯当总统的权力。
——摘自《孙中山与黄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华盛顿请辞总统的主要背景,并说明华盛顿是如何“为这个政府的组织和行政,贡献了最大力量的”?(7分)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用具体史实说明孙中山是如何限制袁世凯当总统的权力的。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两位伟人拥有哪些共同之处?(8分)
2012年福建省三明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I卷 选择题(144分)
题号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答案 |
A |
A |
C |
D |
D |
B |
D |
C |
C |
B |
C |
A |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56分)
38.(37分)
(1)地位重要(1分);贸易观念转变;政府支持,成立专门机构管理;贸易范围广;进出口商品种类多且有较大差异。(6分,答出3点即可)
(2)白银大量流人中国;贸易区域扩大到美洲;开展转口贸易。(4分,答出2点即可)大量白银流人,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推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手工业得到发展;有利于引进新作物品种,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促使人们思想观念转变;增加就业等等。(4分,答出2点即可)
(3)状况:进出口贸易贸易总量由增到减;英国是主要的贸易对象;与广州相比,出口规模有限。(6分)
主要原因: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英国工业革命,商品输出,通过鸦片战争,获取更多的侵略权益;广州海外贸易有深厚的经济基础,历史悠久,在闭关锁国时期成为唯一的官方贸易港口(或厦门经济总体发展较为落后,且开放迟)。(6分)
(4)第一步,厦门被批准设立经济特区;第二步,福州被列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第三步,闽南三角州为沿海经济开放区。(6分)
第一次是在丧权辱国背景下的被迫开放;第二次是在主权独立前提下的主动开放。(4分)
41.(15分)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不正确(1分)
材料一认为戊戌变法是“传统范围内的改革”,而康有为维新思想是西方政治学说同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的产物;提出了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法的政治主张;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6分)
(2)天皇制在日本有深厚的基础;吸收德国的经验,借鉴英法美革命引起社会动荡的教训;武士阶层是明治维新的领导力量,保留较多的封建残余;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领主经济占据统治地位。(4分,答出2点即可)
中国戊戌变法没有实现政治体制的变革,日本完成了幕藩体制向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的转变。(4分)
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不足:地主贵族、工业资产阶级利益得到保障;按财产授予选举权的规定,广大的工人和小市民依然没有选举权,利益得不到保障。(4分)
违背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等原则。(3分,答出2点即可)
(2)宪章运动。(2分)
宪章运动是世界历史上工人阶级第一次独立争取普选权利的全国性的政治运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或促进《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对以后国际工人运动起了很大的借鉴作用;对英国及欧洲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6分,答出3点即可)
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背景:美国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民主政治体系,社会稳定。(3分)
贡献:主持制宪,确立共和政体;就任总统,颁布各种法律;再任总统,化解各方矛盾。(4分,答出2点即可)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内阁制,规定大总统南京就职。(4分,答出2点即可)
淡泊名利;以国家利益为重;审时度势。(4分,答出2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