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历史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3石家庄高三质检历史试题及答案

来源:2exam.com 2013-4-6 22:34:34

2013石家庄高三质检历史试题及答案

点击下载:河北省石家庄市2013届高三毕业班复习教学质量检测(一)历史试题

石家庄一模考试试题答案进入查看http://www.2exam.com/gaokao/Special/sjzmk

 

2013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一)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3.卷I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4.卷Ⅱ试题一律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作答。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有学者指出:“智者并不是为智慧而教授智慧的思辨家……其目的是培养能够在政治活动中获得胜利的人。”下列思想家的主张与该观点相悖的是
    A.孔子          B.墨子             C.庄子           D.韩非子
2.春秋时期孙武认为:“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千万之师举矣。……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由此可见,孙武的国防观是
    A.兵民乃胜利之本                    B.经济是国防命脉
    C.经济军事化                        D.兵农合一
3.汉武帝时,政府明文规定:地处京畿的河东、河内、河南三郡文武长官不得由王室成员担任。其意图是
    A.预防地方官员结党营私              B.加强国都的军事防御
    C.废除贵族血缘政治                  D.防止宗室势力威胁皇权
4.嘉靖八年(1529年),工部尚书刘麟等应诏陈言:“各府、州、县工匠,近多冒替影射,随解随逃,徒以累民,而公家不得实用。”为此,建议“纳价以助大工(工程),每匠一名,照旧例每季纳银一两八钱。”该建议的实行
    A.标志着官营手工业的解体            B.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冲击作用
    C.导致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D.表明人身依附关系的废除
5.“治天下者既轻其赋敛矣,而民间之习俗未去,蛊惑不除,奢侈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由此可见,黄宗羲主张
    A.工商皆本                          B.整顿吏治、惩治腐败
    C.治贫与治愚相结合                  D.减轻人民负担
6.人丁兴旺是国治邦安的表征之一,所以健身除病的传统医学十分发达。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的特征是
    A.重经验        B.重实用          C.重自然         D.重血统
7.晚清大臣陈炽指出:“中国官商情形隔膜,动以崇本抑末之说,视商人之盈亏成败,漠然不加喜戚于其心。持此以与泰西各国通商,如下驷弩骀追踪骐骥,必使中国盈天下无一富商。所有利权皆归彼族,上下交困,仰人鼻息以为生。”这说明他
  A.对传统官商关系的认识有所变化      B.意识到发展资本主义是国家根本
    C.固守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D.反对外国商人在中国投资设厂
8.1900年,梁启超指出:“夫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其主张
    A.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民本学说          B.延续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天下观”
    C.突破了“朕即国家”的传统观念        D.与顾炎武的“国家观”基本一致
9.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一直处在一种“国家危机”或“权威危机”之中,不论是改革派还是革命派一直都在努力探索一种新的国家形式。辛亥革命及民国的建立,意味着传统集权官僚体制崩溃。民国实质上是一个“军绅政权”,新的中央政府仍徒具形式,在“共和”的招牌下,国家实际陷于军阀割据和长期分裂状态。材料主要说明
    A.辛亥革命不具有实质意义            B.强化中央政府权威的重要性
    C.中华民国的局限性                  D.共和制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10.由于保守拒变的自缚式心理定势,构成强大的社会压力,也箝制着先进知识分子的变革探索,致使他们处于两难的选择:既要因应时代,又要因循传统;既要因应世界潮流,又要顾及中国社会。下列史实完全突破了这一特征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1.下图所示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通货膨胀严重                      B.国内政局稳定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          D.国家经济政策调整
12.下图反映的史实始于
 
    A.1928年       B.1931年          C.1937年         D.1939年
13.“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天,金秋的首都在鲜花的装点下,显得格外美丽。古老而又年轻的北京,迎来了共和国诞生以来第一大盛事。1226名代表带着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第一次汇聚这里,共商国是。”“这次大会”召开时,我国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已经起步        D.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14.为了吸取苏联经济建设中的教训,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拿工人讲,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同时我们也历来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工资也需要适当调整。”可见“教训”是
    A.生产过剩,市场狭小                B.忽视民主与法制
    C.重视积累,忽视消费                D.片面发展重工业
15.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炮击金门,引起了台湾当局和美国的震惊,美国劝说蒋介石从金门、马祖撤军,但蒋介石却下令炮兵坚决回击。这种敌对状态一直持续到1978年底。这表明
    A.蒋介石改变追随美国的政策          B.美国放弃“两个中国”的图谋
    C.国共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海峡两岸关系日趋紧张
16.苏格拉底说:“你是一名雅典人,属于这个因其智慧和力量而著称于世的最伟大的城市。你只注意尽力获取金钱以及名声和荣誉,而不注意或思考真理、理智和灵魂的完善,难道你不感到可耻吗?”该言论的历史背景是
    A.梭伦改革      B.雅典民主制衰落  C.克利斯提尼改革 D.希波战争
17.从1545年到1800年,大约有60,000吨白银流向了中国。也就是说,欧洲人平均每年从中国购买了价值大约226吨白银的货物,这是1500年前欧洲每年购买所有亚洲货物的20倍之多。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C.西欧自由资本主义发展              D.中国闭关锁国政策松驰
18.恩格斯指出:“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下列作品体现这一时代特征的是
    A.《巴黎圣母院》  B.《战争与和平》   C.《老人与海》    D.《等待戈多》
19.经济学家罗斯托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中,把西方经济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其中的“起飞阶段”指
    A.手工工场阶段  B.工业化阶段      C.国家干预经济阶段   D.福利国家阶段
20.1852年英国修改的专利法,宣布凡属独创性的发明和见解均应受到法律保护并获得奖励,简化了申请专利的手续。规定发明创造在申请专利之后必须付诸实施;如果发明人自己不实施或妨碍他人合法利用,就要强迫实施或取消专利权。该法律的实施
    A.延缓了工业革命的扩展              B.促进了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
    C.违背了自由主义原则                D.完善了英国民主政治
21.1895年,恩格斯指出:“……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的程度。”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A.缺乏产生的经济基础                B.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C.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D.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2.据《新中国五十年资料汇编》记录:1968年和1971年我国两次从国际市场增持的400万盎司黄金可兑换1.6亿美元,而1974年增持的380万盎司黄金可兑换3.8亿美元。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B.“文革”时期人民币贬值
    C.中美关系的改善                    D.美国霸权政策的调整
23.学者亨廷顿指出:“在冷战后的世界,文化既是分裂的力量,又是统一的力量。人民被意识形态所分离,却又被文化统一在一起。”下列史实体现了这一观点的是
    A.联合国的成立与壮大                B.德国的分裂与统一
    C.欧共体的成立与发展                D.苏联的建立与解体
24.1964年,法国在西方阵营中率先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966年3月,法国正式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并要求美军和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撤离法国;1966年6月,戴高乐访苏时提出“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大欧洲”设想。这表明
    A.美国在争霸中处于守势              B.欧共体力量的壮大
    C.中苏关系日益恶化                  D.法国力图突破两极格局
25.2012年12月18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出席内阁会议,倾听大臣们的讨论。内容包括更改王室继承顺序相关法律、英国经济的近况等,并没有发表任何评论或讲话。大约半小时后,女王起身离开。这反映了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分权制衡                          B.内阁权力膨胀
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国家元首统而不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三题,其中26题16分,27题20分,28题14分,共50分。
26.(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汉代,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中丞常驻内宫,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也可以说是监察皇帝的;另一下属御史丞则负责监督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值得注意的是,御史大夫是宰相的副手,因此,监察权是相权的一部分。……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没有监察皇帝和宫廷的权力。但在政府中,仍存在专责监督皇帝的,那就是谏官,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明代将御史台改为纠(都)察院,专门监察政府。
    ——摘编自管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宪法学透视》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趋势,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6分)

材料二  洛克主张的核心是把立法权与行政权分离……在这一理论基础的指导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得以和平的方式完成……孟德斯鸠在此基础上将三权扩大到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必须分立,且必须相互制约。美国的开国之父们在制定美国宪法时,运用了权力制衡原则,主张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议会参众两院拥有立法权,总统享有行政权,法院掌有司法权,三权彼此制约,确保权力平衡。
    ——陈曦《浅谈美国的权力制衡机制》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研究两位思想家的角度。(4分)

材料三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教授理查德•纽斯泰特认为……三个机关之间的相互合作也日益重要。例如立法权由国会行使,但法院有解释宪法和法律的权力,法官造法、法院也在一定程度上担负着立法的职责。又例如司法权,虽由法院行使,但一些带有裁判性质的权力正越来越多地由行政机关行使。这些都说明了严格意义上的权力分立是不存在的。
    ——摘编自《浅谈宪法中的分权制衡原则》
(3)据材料二、三,概括美国政治权力运行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6分)


27.(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商周开始,中国的城市主义就与国家的演进联系在一起。其城市的建设服
务于国家的管理,大城市的规划要遵循“奉行天道”的原则。唐宋时期,中国的城市主义正在汲取新的营养,有了新的内容。唐代通过放宽对商业的限制,促进了商业性的大都市日益繁荣,如扬州、益州;宋朝鼓励贸易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国际性商业大都市的发展,如广州、漳州、泉州……然而到了1600年左右,从漳州的码头和货栈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城市的活力开始消散。
    ——摘编自《全球城市发展史》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城市功能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前后中国城市活力“开始消散”的主要原因。(6分)

材料二  从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美国初步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系,美国社会也出现一系列相应的变化。纽约、芝加哥等在20世纪初人口已超过百万,1910年一个委员会对纽约及其他城市情况作过调查,所有的房间中,三分之一的住着两个人,其余三分之二则住有3人以上;费城和圣路易斯其排水系统总长度仅相当于这两个城市街道总长度的一半多一点。而新奥尔良和莫比尔等城市依旧大部分靠露天排水沟排泄污水。各种族、民族以同质形式居住在特定的街区,彼此间以拼图形式存在。据有关资料,从1880年到1890年,全国犯罪率上升了80%,大部分案件都发生在城市。
    ——摘编自《美国城市化进程探析》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美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8分)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