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历史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3石家庄高三质检历史试题及答案

来源:2exam.com 2013-4-6 22:34:34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城市的建立和发展受政府支配,城市的功能结构偏重于工业,呈现出工业型城市化。政府是城市化的主体,能通过各种措施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由转移,同时可使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方式从农业中积累城市化、工业化初始阶段的建设资金。尤其是在前30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由9.05%上升到13.68%,平均年增长率为0.15%,而同期世界人口比重由28.2%上升到40%,年增长率达0.4%。
    ——摘编自《新中国城市化建设初探》
(3)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后30年内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6分)

2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前日五代之乱,可谓极矣。五十三年之间,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长者不过十余岁,甚者三、四岁而亡。……至于儒者,以仁义忠信为学,享人之禄,任人亡国者,不顾其存亡,皆恬然以苟生为得,非徒不知愧,而反以其得为荣者,可胜数哉?
    ——《宋史》
(1)据材料一,指出宋代理学产生的背景。(4分)

材料二  1912年,佛教中人纷纷组织佛教社团,希冀昌明革新佛教,以统一国民思想。4月11日,“中华佛教总会”在上海留云寺召开成立大会,大会颁布章程规定以“统一佛教,阐扬法化,人群道德完全,国民幸福”为宗旨。
    陈焕章等说:“帷立国之本,在乎道德,道德之准,定于宗教……今日国本共和,以民为主,更不容违反民意,而为专制帝王所不敢为。且共和国以道德为精神,而中国之道德源本孔教,尤不容有拔本塞源之事,故中国当奉孔教为国教有必然者。”
    陈独秀主张:人人平等;父子平等;男女平等。以真理言之,孰有统辖之权,孰有服从之义,故一切平等。
    ——《辛亥革命后国人道德信仰的重建》
(2)据材料二,概括国人重建道德信仰的主张,并指出其共同原因。(10分)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B D B C B A C B D D C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C B B A B B B A B D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三题,26题16分、27题20分、28题14分,共50分。
26.(16分)
(1)变化趋势:由监察政府、皇帝到只监察政府;监察权独立行使。(4分)
本质问题:皇权不断强化(2分)
(2)角度:内容、影响。(4分)
(3)特点:分权与合作相结合。(2分)
意义:分权利于防止独裁、腐败出现,保证民主政治的运行;合作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保障美国长期、稳定的发展。(4分)

27.(20分)
(1)发展变化:由政治性到既有政治性又有商业性。(2分)
原因:君主专制加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4分)
(2)主要原因:南北战争的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4分)
存在问题: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市各族、各阶层之间缺乏交流;犯罪率上升等。(4分)
(3)特点:政府主导;工业型城市;发展速度慢。(2分)
成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4分)

28.(14分)
(1)背景:五代时期,政局动荡,皇位更替频繁;封建道德沦丧。(4分)
(2)主张:佛教;孔教;西方启蒙思想(自由平等学说)。(6分)
共同原因: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巨变;封建道德体系崩溃,重建道德信仰成为迫切需要。(4分)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