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状元网 - 内蒙古高考状元 - 正文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2014内蒙古高考文科状元张培钰学习经验访谈

来源:人民网呼和浩特 2014-6-24 12:26:46

 “金玉”养成记——对话内蒙古高考文科第一名张培钰

  人民网呼和浩特6月23日电(记者富丽娟张桂梅)6月23日凌晨,内蒙古高考成绩发布。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的考生张培钰,以裸分660分的成绩名列区文科第一。23日上午,在媒体见面会、校方拍照留念等一系列活动之后,张培钰坐下来接受采访。

  内蒙古高考文科第一名张培钰。

  我们试图摒弃“状元”、“学霸”的光环与头衔,抛开“唯高分论”,更多地呈现一种学习态度、理念,诸如习惯的形成、兴趣的培养,以及成绩背后那些客观的、理论上可以复制的“必然因素”。

  与所有文科女生一样,穿粉色衬衫、梳马尾的张培钰看起来文静而内敛。她向记者介绍自己:“培养的培,金玉的钰”——在刚刚过去的几个小时之中,作为“第一名”的张培钰成了忙人,接受采访、接受祝贺、甚至要接受商家所谓的“状元优惠活动”。眼前这个但是小姑娘忙而不乱、从容淡定,一切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她用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来形容自己的高考成绩。“高考前的模拟考试我都是年级组前三名,成绩比较稳定。”作为一名文科生,张培钰的理科成绩“也不错”,尤其是数学,在高考中张培钰的数学更是考得142分的好成绩。

  “我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我觉得数学最重要的是细致,马虎失分最可惜。”张培钰坦言,自己也曾屡屡粗心大意丢分:“那些题目明明会做,却一不留神丢了分,实在可惜。”上高二的时候,张培钰下决心“改掉马虎”:她每天坚持做15道简单的小题目,然后看自己的准确率,坚持了一段时间,她很少在小题目上出错了。

  “马虎这个习惯说改就能改吗?”

  “我下定决心改正,因为这个坏习惯出错太可惜了。”

  “每天做15道小题目,能够坚持下来不间断吗?”

  “可以,定了计划就要执行。”

  小姑娘回答起来简练而笃定。

  张培钰的母亲是一位大学教授,父亲是一名工程师。“家里面最多的就是书”,从记事起,张培钰便在母亲的“感染下”读书:“那时候妈妈在读研究生,没有太多时间陪我,我也就安静地坐在一边看书。”

  这位18岁的小姑娘自己已经有几百本的“藏书”。

  清华大学的经济管理学院是张培钰的第一志愿。“我看过一本书叫做《博弈论》,从此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张培钰的阅读涉猎很广泛,国学、经济学、哲学……从三毛到马尔克斯,“有时候去新华书店遇到好书不知不觉就看了一整天。”

  上小学起,张培钰开始接触古典名著。“我最喜欢《红楼梦》,这部书我先先后后读了不下九遍。”作为一名“资深红迷”,张培钰告诉记者自己最喜欢的红楼人物是“贾探春”:“探春跳脱、敏锐,有自己独到的价值观,同时又不孤芳自赏,很融入社会。“

  杨旭光是张培钰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这个28岁的年轻老师,虽说接手张培钰这个文科班只有短短的一年,但是对学生们的情况却非常熟悉。

  文科状元张培钰和郭炳胜校长及任课老师合影留念。

  在他看来,张培钰取得全区文科最高分这样的好成绩,并非偶然。“她最大的优点就是稳重和严谨,在文科生当中也很优秀。”杨旭光说,张培钰在学习方面主动性很强,成绩也很稳定,不仅保持着班级里的前三名,而且也是年级前三名。

  “稳重和严谨”并非一日养成。

  张培钰将自己的零散时间都充分地利用起来了。“比如吃早饭的时候,听听英语广播,午睡前做几道阅读题,晚上临睡前再回顾一下一天的学习内容。”这样下来,张培钰的课间休息就可以“充分放松”了。直到高考前学校安排的“活动课”张培钰一直参与其中。

  她的作息时间很规律,“晚上尽量十一点半之前入睡,早上六点半起床,不熬夜,过于疲劳第二天自然打不起精神。”

  “我的方法是多做题,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不断地练习。虽说现在题海战术被人们所诟病,但是方式方法很重要。“张培钰自己总结。

  在参加高考的路上,张培钰也曾一度紧张到“发抖”,“好在我的家长没有给我什么压力,考点外老师们又给我我们精神鼓舞,很快就放松下来。”

  “努力到了,就不要无谓地担心,所谓‘尽人事,待天命’吧”张培钰微笑着说。

  良好的心态怎么样成呢?张培钰说,不要让那些模考、练习卷影响到你的心情,不要关心题目,而是你自己的状态。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