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青岛召开今年普通高考考务管理暨市检查员工作会议,公布了今年夏季高考考务工作的相关要求。记者了解到,3.8万多名考生将在全市11个考区、30个考点参加高考,考生不得携带手表参加考试,无证人员严禁进入考点,无证考生要认真查验身份,按照偶发事件规定参加考试。
2011年以来今年考生最多
记者了解到,2014年青岛共有3.8万多名考生参加考试,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综合和外语,今年考期缩短为两天 ,考试科目取消了基本能力测试和英语听力。6月7日上午9时至11时30分考语文,下午3时至5时考数学。6月8日上午9时至11时30分考综合,下午3时至5时考外语。而今年全市共设11个考区,30个考点。
记者从市招办的统计数据中看到,2013 年青岛夏季高考共有36780名考生参加考试,2012年夏季高考共有34955名考生参加统一文化课考试,2011年共有 33423名考生参加统一文化课考试。2010年共有39346名考生参加夏季高考统一考试。2009年共有考生43800人参加夏季高考。
从人数统计上可以看出,近几年岛城参加夏季高考的考生人数呈曲线波动,从2009年到2014年的6年来,2009年达到最高峰值,从2010年开始下滑,2011年跌至“谷底”,2012年开始连续回升,2014年继续增长。
忘带证按“偶发事件”参考
按照省招考院的要求,今年的高考工作目标是实现“平安高考”,今年将进一步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青岛市今年的高考考务有7大重点,确保考试安全保密万无一失(落实人员、责任,加强监督);确保考风考纪优良(加强诚信应考教育、警示教育,防范群体舞弊、防范个别不法人员);确保考生试题和答题卡不出任何问题(把考务细节的落实当做重中之重,坚持制度、请示汇报 、盯住关键、加强督查);监考教师和工作人员培训要全面、分类、重点突出;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加强培训,落实预案);提高服务水平。除了这六点,市招办特别强调,今年将全面提升考试安全防范意识,加大考点入口人员身份检查工作力度。无证人员严禁进入考点。无证考生要认真查验身份,按照偶发事件规定参加考试。
试卷运送全程视频监控
据了解,今年的高考考试依然严格,答完的试卷依然被纳入到了国家秘密级材料管理。记者了解到,高考的试题在启封前属于国家绝密级材料,启封到使用完毕前属于国家机密级材料。答案和评分参考在考试结束前属于国家绝密级材料,其中的评分参考(含评卷时制定的评分细则)在考试结束后属国家秘密级材料。作答后的答题卡在成绩处理完毕前按国家秘密级材料管理。
省招考院要求,高考试卷在印制、运送与保管过程中,所有涉密信息的交流须用安全保密方式进行。领取试题时由市考试机构负责人带队,参与领取试卷的人员不少于3人,并有公安或武警人员。任何情况下,试卷现场不得少于2人,不得搭乘无关人员。领取试卷人员要求身体健康、工作认真、吃苦耐劳并有国家正式工作人员身份。
运送试卷要使用车况及密封良好的厢式货车。车厢只需留1个门自由开启,该门要具备密闭条件。如有多个门,要在使用前将其余的门可靠关闭密封。车辆装载试卷完毕后,要按规定密封车厢门。除常规措施外,还要加挂密码锁。密码锁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统一提供,密码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掌握。当确定车辆抵达指定卸载地点后,通过电话将密码告知有关市,方可开锁卸载。密码锁设专门标志,使用完毕交回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另外要求,要全程监控运送过程并录像。试卷运送车辆须检修并办理免检手续,加装试卷视频监控设备或GPS/GPRS等技术手段,能够随时监控到试卷运送情况。试卷运送到目的地后,录像由当地教育纪检监察和公安部门人员共同立即回放,并报告有关情况。向省里送交答题卡时,要对装载答题卡的车厢门进行有效锁闭。车辆行走途中,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开启车厢门。
隐形耳机探测器上阵
在27日召开的市高考考务会上,市招办对各考点考务人员统一进行了防作弊培训,播放了一些常见的作弊手段和作弊仪器。记者了解到,为防止考生作弊,近几年来岛城高考已经启动了标准化考场,考试全过程有电子监控和录像,同时配备了金属探测器、手机屏蔽仪、作弊克等多种防作弊设备。省招考院要求,要具有防范、打击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舞弊的相关检查、检测设备及防止干扰考试正常进行的信号阻断设备,包括适用、适量的隐形耳机探测器、指纹鉴别仪等。
目前,市招考办会同市公安局和市保密局,组成高考中考安全保密工作检查组,分两路对青岛市11个考区的全部30个高考考点和部分中考考点进行了认真检查。
据悉,试卷也将进行严密的24小时监控录像。省招考院要求,试卷进入保密室后,要对保密室实行24小时监控录像,做到不留死角,全面覆盖。并由同级教育纪检监察部门组织专门人员,对重点区域的监控录像实行6小时(每天零时、6时、12时和18时)回放。试卷保管、分发场所必须安装2个以上摄像头,进行全程全方位、无死角监控录像,并实行回放查看、报告制度。参加试卷整理的人员必须由教育纪检监察、考试机构的正式在编人员组成。监控录像由教育纪检监察部门即时回放。所有人员在整理试卷工作全过程中不得单独离开试卷整理现场,进出场所实行严格的登记制度。
提醒 考生可以更换答题卡
由于今年取消了英语听力,所以市招办特别提醒考务人员,过去“外语科目考前15分钟不得入场”的规定取消,不要出现考前15分钟禁止考生入场的错误。宣读指令必须在铃声(指令)之后进行。同时规定,任何人无权提前或拖后考试时间。
按照省考试院要求,考生不得携带手表参加考试。市招办规定,考试前要提醒考生自我检查,将手表、手机等取出,放到物品放置处。
针对条形码的粘贴问题,市招办要求,答题卡下发后,要提醒考生首先核对条形码是否为本人信息,无误后再书写其他信息。考前15分钟,由监考员逐个让考生在答题卡“按手印处”按右手食指手印。按手印必须使用蓝色印泥。如果出现特殊考生无法用右手食指加按,要求考生使用高考报名采集信息时手指按上即可。如果考生不小心按错手指,不要再按,可以正常使用。下一场更正过来即可。按错位置的,可以在指定位置再行加按,但是要填写偶发事件表格,说明情况。市招办要求,监考教师不得随意拒绝考生更换答题卡的要求。
针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市招办要求,各考点要认真学习掌握《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夏季)偶发事件处理工作程序》,妥善处理好各类突发事件,并认真填写《偶发事件记录表》。其中,考生要求中途上厕所等离开考场的情况,在关心爱护考生的前提下,要严格控制人数,并安排2名同性流动监考随同监视,防止考生舞弊行为。对因故晚来的考生,只要在规定的开考15分钟之内进入考点,要尽可能以最快的时间安排考生进入考场,再进行身份验证,不要在考场外耽误时间。对考试中突然生病的考生要按照突发事件妥善处理
212路高考专线车今年接着开
半岛都市报5月27日讯(记者 马正拓通讯员 张鹏) 随着高考的日益临近,岛城各界都开始为高考提供保障服务。记者获悉,青岛公交巴士公司212路已连续开通“高考专线车”15年,是全国开展此项服务时间最长的公交线路。今年212路3辆专线车将继续为考生开设“高考绿色通道”,在6月7日、8日将安排专线车3辆,由交警开道为考生开辟“高考绿色通道”。
届时,3部212路专线车将披挂红花,车前放置写有“高考专线车”和途经16中、19中、15中、9中考点的标识牌,从212路总站福州路北小区发车,沿212线路运行,运送在16中、19中、15中、9中参加高考的考生,另外,欢迎考生家长和老师共同乘坐专线车。
为确保专线车安全运行顺利,巴士公司邀请共建单位市北区交警大队冠县路中队的交警骑摩托车在每辆专线车前开道。发车时间分别是早晨7时、7时10分、7时20分,考生及家长可按照以上时间在212路沿途站点等候乘车。考生或家长可提前拨打电话85980547向巴士公司汽车七队联系咨询。
市区提前停止对夜间施工的审批
半岛都市报5月27日讯(记者 王媛)27日,记者从青岛市环保局获悉,为了保证中高考期间考生能够安心复习和休息,针对辖区初、高中学校密集的特点,市北、市南等市内区域已提前停止对夜间施工的审批,市区进入了夜间“静音模式”。
市环保局介绍,从5月20日至6月20日,中、高考期间的噪声管理将作为一项重中之重工作来抓,目前已将“为考生送安静”的通知下发到市区的每一处工地,强化工地负责人的责任观念,起到打好“预防针”的作用。自5月20日起,全市已经停止审批夜间施工,环保部门每天早晨将对前一天遇到的关于夜间建筑工地、道路施工噪声扰民投诉和其他涉及噪声的信访案件,制定出应对措施,并由责任部门第一时间落实,确保问题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
对在中、高考期间顶风作案的施工单位,环保部门将一律按最严标准进行查处,通过对违法施工行为的震慑为广大考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考试环境。记者 魏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