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志愿填不好,高分生也可能被“退档”
去年,山东高考录取终于走上“大平行”之路,一下将志愿增至6个,且普通文理一批、二批、专科以及征集志愿均实行平行志愿,平行力度可谓很大。而去年高考生也确实尝到了平行志愿的“甜头”,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录取,即将同一科类同一批次线上考生按分数高低排队,然后按照这个顺序依次对其投档,也就意味着谁分数高谁就能获得优先投档的机会,低分考生就可能有落榜的危险。这样,高分落榜生少了,低分生捡漏更难,录取相对公平了许多。而今年山东省依然实行平行志愿,且第一次取消济青划线,整个高考录取都趋于更加公平。
不过,从去年高考录取情况可知,由于考生和家长对平行志愿存在认识误区,因此仍有高分生因志愿没填好而被“退档”。对此,不少专家纷纷提醒,平行志愿是在同一录取批次的学校中,考生可填报多所学校,各院校志愿之间是平行关系,然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且只能投档一次,并不是家长所想的“可以多次投档,平行志愿间没有顺序”。考生填报的6个平行志愿院校,只能投档一次,而且平行投档只进行一轮,考生一旦投档后又被退档,尽管所填其他院校可能缺档,也不能再次投出。另外实际录取中,平行志愿对考生个人来说是有先后顺序的。考生填报的A、B、C、D、E、F六个志愿,要从A志愿开始,如果A志愿不能投档,再看B 志愿,如此循环,直到F志愿,如果F志愿仍无法投档,考生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者参加下一批次录取。
填报志愿要有梯度,“保底”和“冲高”混搭
现行的录取体制允许院校投档数略大于高校招生计划数(不超过120%),因此进入投档线、没进入录取线的考生将被退档,且不再有同批次投档机会。可见,平行志愿并非绝对“保险”,因此考生及家长在报考上更应该采取技巧。一些有经验的报考者及填报志愿专家总结,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时应该把握好平行志愿间的“梯度”,将“保底志愿”、“维稳志愿”及“冲高志愿”有效结合。
据悉,报考平行志愿有技巧,6个志愿,应该分为三个档位。前两个应是你最想去的,但是估计其分数应该比较高、自己没把握的学校。而中间的两个学校可以是以你的分数把握较大的学校,最后两个应该是保底的学校,根据自己的分数被录取把握较大的学校。同时,平行志愿之间需形成有效梯度,6所高校间,前面两个高校志愿可以“冲一冲”,中间两个可以“稳一稳”,最后两个志愿要“保一保”。除了这些,考生在志愿的选择上还应该处理好多种关系,如本地院校与外地院校的关系、“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的关系、高考分数与成绩等级的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