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省实行新课改后的首次高考,本次试题相比往年有何特点?6月7日,省高考命题专家指导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对语文试卷和数学试卷进行了评析。
语文试卷:
“川味”更浓,彰显人文关怀
“今年高考语文四川卷,贴近教材,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课改理念,关怀生命成长,体现了‘稳中有进、实中有活’的特点,既保持了四川卷的特色,又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全国中学语文优秀教师、四川省教学名师导师、广汉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小槐如是评价。
王小槐认为,今年的语文试题既注重夯实根基,又突出了语文能力,彰显语文之“本”,鲜明反映了新课改的特色。其中古代诗文阅读,既注重文言层面的字词理解,也注重对文言内文学性和文化性的理解。现代文阅读则聚焦于“文学、文化、文明”。论述类文章着重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文学类文本的阅读,在侧重考查考生分析能力的同时,还引导其思考人类生存和文明发展的重大问题。
语文试题的整体设计充分考虑到对考生的人文关怀。论述类文章阅读的考查不在概念、学科知识上设置障碍,文言文所选人物传记的体式,文言文断句的《论语》文段,文学类阅读中涉及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和塔里木河等,都是考生较为熟悉的内容。另外,试题还特别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角度彰显对考生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导引。如作文对“过一种平衡的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于“不平衡的生活”的思考和思辨等,充分体现出对考生健康阳光的情感态度以及正确积极价值观的引导和重视。
今年四川卷“川味”更浓。王小槐说,试题比往年更能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四川卷的地域元素,考查了四川人易读错的字音,如第1小题中的“坯胎、果脯、复辟”等,也考查了芦山地震、成都财富全球论坛等近期发生在我省的重大、重要事件。同时,在古诗鉴赏、名句默写中,对苏轼、苏洵、李白等人的作品进行了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