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文科状元被指“高考移民” 学校拒绝采访
央广网北京7月8日消息(记者温超)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年的高考中,陕西省榆林市华栋中学学生邢某某获得榆林市文科第一名,绥德中学的高某获得榆林市理科第一名。令外界意外的是,两所学校和两个“第一名”表现截然相反:绥德中学喜气洋洋通过各种形式宣传佳绩。而另一边,完全可趁此良机宣传自己的民办学校华栋中学却一直很低调,多家媒体联系学校试图采访都被拒绝,状元本人更是联系不到,甚至有网友称之为“榆林最神秘的状元”。
随即,相继出现多篇网帖质疑榆林文科第一名是“高考移民”,但有些帖子又相继被删。尽管如此,华栋中学一直未出面回应此事。那么,该网帖中的考生究竟是不是高考移民?移民程序是否存在违规?
6月25号,2015陕西高考成绩公布,榆林文科第一名由该市华栋中学的邢某某以617分的总成绩拿下。然而,网上流传的帖子直指邢某某为高考移民。
邢某某的高考资格审查表上显示,从2012年8月至2015年6月间在榆林华栋中学就读,证明人为杨建民。同时,该审查表上的考生户口信息显示,登记日期是2009年5月21日,邢某某户口所在地是榆阳区青山路派出所,何时何因由何地迁入一栏写明:2009年5月21日因投靠亲属由山东省鄄城县迁来本市。而户主一栏填写为李锦成。也就是华栋中学的校长。
但记者了解发现,邢某某的母亲杨某和华栋中学校长李锦成并没有亲属关系。李锦成以舅父关系将山东女孩邢某某纳入其户籍名下,此举令人费解。在百度贴吧“榆林华栋中学”里,“根本没听说过这个人”、“只是档案在学校,人不在”之类的回帖随处可见。
此前,榆林市华栋中学校长李锦成曾解释说,邢某某的母亲杨某2008年左右在华栋中学当英语老师,他为了外地教师稳定教学,就“找关系”给其女儿邢某某办了户口。
就在今天,针对网上的种种质疑,榆林市华栋中学负责教学工作的苗副校长今天给出了回复。
苗副校长:没一直就读,高一读了一段时间后来走了,具体这个问题我也说不清楚。是从这考的高中,没转走,学籍还在这留着。教了好几年,具体我记不清楚,在三四年以上,咱们陕西的规定是户籍满三年、学籍满三年、在陕西读书满三年,至于在陕西读书是读华栋、读榆中、读宝鸡、读渭南、读新安都是一样。
截至发稿,当事人的电话一直没有打通,相关的具体细节还不得而知。针对网络上大家对于“状元高考移民”的质疑,榆林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政策上来说,考生只要符合“双三”条件,也就是在榆户籍和学籍均满三年,就满足参加高考的资格,不算高考移民,但户籍上是否有问题,不在教育局的管理范围之内,他们只能以公安局的户籍资料为准。那么户口迁入审查有没有可能存在漏洞?高考状元算不算高考移民呢?西北政法大学教育法专家管华这样说:
管华:前面获得户籍的方式可能存在违法情况,能不能导致后面考试参加高考行为不合法不好评,为什么呢?因为这个高考的考生,他是一个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我们国家有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处理未成年人事件的时候以未成年人优先、以儿童优先、以儿童重大利益为标准,儿童是18岁以下,18岁以下都叫儿童。那么现在考生他们还没有满18岁,我们在做出决定的时候,即使要追究责任的话,不能太追究这个孩子的责任,他的考试认证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