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地区2014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验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试题中凡主观题答案意思对即可,若与答案不同而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一~二、(45分)
1.B(这是白话文运动以后的文章观。)
2.C(并没有形成各自独立的文章观和文学观。)
3.B(朱自清的话是说明“文章”观念依然在新文学革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A(奉:送,献。)
5.D(①只是客观陈述鲁广达与兄合力保新蔡的举动;⑥是贺若弼的行为。)
6.D(“遘疾”的应是鲁广达,而不是隋朝。)
(1~6题每题3分)
7.(1)鲁广达以诚心对待下属,为官的和老百姓都认为有利。等到(广达)任期已满,(大家)纷纷向朝廷上书请求,于是朝廷下诏让他留任两年。(5分)
(2)世真虽成了隋的中大夫,(但)你是国家的重臣,我所依赖的人,(你)怎能把自己置于嫌疑人之中呢?(5分)
8.遣词用字精准,极富表现力;状物如在目前,生动如画;对仗工稳,流畅有力。马为“骄”马,“弄”风急奔,腾空立起;鹰乃“苍”鹰,追逐野兔,“掠”地而飞。此联不仅表现了马形体健壮神采俊逸、鹰训练有素凶猛异常的特点,而且烘托出围猎者的英武矫健。(6分)
9.如果朝廷委以边任,儒将也能麾兵败敌。 诗人以谢艾自许,直接倾吐怀抱,抒发了渴望驰骋疆场、为国效力的激越情怀。(5分)
10.(1)宁溘死以流亡兮 鸷鸟之不群兮
(2)箫鼓追随春社近 拄杖无时夜叩门
(3)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每空1分,共6分)
三、(25分)
11.(1)D E(D项,“可见一个单位内部上下关系的复杂难处”的分析有误,这里说明起初首长竭力想从下属们的“捧”“抬”中挣扎出来而不得。E项,让首长惊恐的不是“祝贺的浪潮”,而是人们又准备把他“抬起来”的举动。)(写对一个给2分,写对两个给5分)(5分)
(2)①推动情节的发展,侧面写出首长学步的艰难进展和显著成效;②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女秘书从动情地流泪到欣喜地大哭,两处描写淋漓尽致地写出了人们的奴性思想;③展现社会环境,深化主题,权力竟引发人们这样幼稚可笑的表现,足见周遭的社会环境。作品对社会、对一种体制的鞭挞发人深省。(6分)
(3)不矛盾。前面热切地鼓励,是真心希望自己的首长重获走路的能力;后面同样热切地
不让首长走路,要把学步成功的首长“抬起来”,是真心激动和叹服于首长竟会走路的“奇
迹”。其实他们前后的举动本质是一致的,都是对官员、对权力的膜拜心理在作祟,而奴性
思想在这些人心中已经根深蒂固。(6分)
(4)观点一:作品是喜剧。
①从荒诞的情节看,一位五十岁的首长多年来因被机关的下属们服务,乃至已不会走路,还要借学步车重新开始学步,这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对号”的现象;②从可笑的人物看,无论是主人公首长,还是次要人物们,其言谈举止都无不令人捧腹;③从夸张的手法和讽刺性的语言看,为达到强调或滑稽效果,作品使用了言过其实的语句和夸张手法,对首长学步进行了穷形尽相的刻画;④从小说的效果看,作品对这种滑稽和丑态予以嘲笑,引发我们对正常人生的深刻思索。
观点二:作品是悲剧。
①从小说的结局看,下属们忠心诚意地鼓励首长学步,待首长学步成功后又紧追不舍地把首长“举起来、抬走了”,首长肉体的萎缩还是必然的结局;②从人物形象看,好容易学会走路甚至还能跑了的首长,还是逃不了被大家“捧”“抬”的命运,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仍存在不可调和的冲突;③从小说的主题看,作品借这一故事,揭示了生活中人们对权力的膜拜和奴性思想,有深刻的思想性;④从小说的效果看,作品能激发我们深思,从而提高我们的思想情操。 (8分)
四、(25分)
12.(1)B E(A项“做出了放弃无声电影改拍有声电影的决定”与原文不符,当时邵逸夫并没有放弃无声电影。C项“注重商业性,更注重艺术性”与“相关链接”中的②不符。D
项“长年累月地坚持看电影”使邵逸夫“精通了剪辑、摄影……等工作”的分析不当。)(写对一个给2分,写对两个给5分)(5分)
(2)①具有优秀的精神品质。他执着、敏锐,有远见,能吃苦。在困境中坚持自己的电影事业,认识到无声电影定将被有声电影取代,在恶劣的条件下,摸索探求。②拥有出色的能力才华。能自编剧本,自任制片和导演,并掌握有声片的拍摄技术,练就一身电影制作的真功夫。③取得显著的艺术成果。拍摄出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大获成功,影响深远。(6分)
(3)①影片受欢迎、获奖多:影片符合观众的愿望与心理,获奖众多,创下中国电影史纪录。曾几乎垄断香港的电影业。②掌门人精通电影:邵逸夫坚持不辍地看电影、研究电影,是中国最精通业务的电影企业家。③掌门人做事认真、把关严格:做事追求完美,对影片严把质量关,烧毁许多劣片。(6分)
(4) ①作为一位杰出的电影人,他有眼光、有胆识,拍出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且所拍作品数量丰,获奖多,影响广,满足了人们的愿望与心理。②作为一位博爱的慈善家,他秉持爱国情怀,多年来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慷慨捐赠,数额巨大,惠及多方。③作为一位高尚的成功者,他艰苦创业、做事勤勉、认真严谨、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和乐善好施的高尚人格,将引领一代又一代人的价值追求。 (8分)
〔第11、12题的第(4)题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围绕一种观点或针对问题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理由是否充分、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
五、(20分)
13. C(A项,“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使用对象有误且词义不合语境。B项,“瑕瑜互见”是比喻优点缺点同时并存。而根据句意应用“瑕不掩瑜”。 D.“曲高和寡”比喻言论或作品艰深,不能为众多的人所理解或欣赏。使用对象有误。)(3分)
14. A(B项,“具有……特点”与“特点……不可小觑”杂糅。C项,“有”缺主语。D项,“保持”与“制度”搭配不当。)(3分)
15.D(根据句意,结合标点,其他各项均不恰当。) (3分)
16.①家风是什么 ②讲述了自己的家风 ③浓缩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第①句1分,第②③句各2分)(5分)
17.“土豪”的新词义:土俗又张扬,现多用于讽刺那些有钱又喜欢炫耀的人。有些人也把比自己肯花钱的人称为“土豪”。
“土豪”的新用法:可作形容词,如土豪金,真土豪等。情感色彩:由以前纯粹的贬义而泛化得趋于中性。 (6分)
六、(60分)
18.(60分)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
(20~16分)
二等
(15~11分)
三等
(10~6分)
四等
(5~0分)
基
础
等
级
内
容
20
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
达
20
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
展
等
级
特
征
20
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有文采
略显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说明:
1.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中心角度和重要角度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2.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给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解释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分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11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12见解新颖13材料新鲜14构思新巧15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16有个性特征
3.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字扣1分;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4.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鲁广达,字遍览,吴州刺史鲁悉达的弟弟。年少时性格豪爽,志在建功立业,为人谦虚,爱惜人才,有些门客从远方(慕名)而来。当时江南的将帅,各自率领的部众,动辄用千来计算,但鲁家的人数特别多。侯景作乱时,鲁广达同兄长鲁悉达召集部众保卫新蔡。王僧辩讨伐侯景时,鲁广达到边境迎候,并提供军需物资。侯景之乱平息后,加封为员外散骑常侍。
光大元年,被授予通直散骑常侍、都督南豫州诸军事、南豫州刺史。正巧湘州刺史华皎兴兵(叛乱),朝廷命令司空淳于量率领各军前往讨伐叛军。军队到达夏口,华皎的水军很强,(官军各部)没有敢前进的。鲁广达首先率领精兵,径直冲向贼军。双方战舰交战后,鲁广达愤怒大呼,登上战舰的指挥台,鼓励士兵冲锋,风很大,战舰被吹动转向,指挥台摇摆不定,鲁广达失足落水,溺水很久,因被救得免一死。华皎叛乱被平息后,授予持节、智武将军、都督巴州诸军事、巴州刺史。太建初年,北周打算占领江东,在蜀水边上大规模造船,(以便)贮运粮草,鲁广达与钱道戢等一起率兵偷袭,放火焚烧了北周的造船基地。鲁广达以诚心对待下属,为官的和老百姓都认为有利,等到广达任期已满,(大家)纷纷向朝廷上书请求,于是朝廷下诏让他留任两年。太建十一年,周将梁士彦率兵围攻寿春,朝廷下令调遣中领军樊毅等分领兵马奔赴阳平、秦郡,鲁广达率领部下进入淮地,形成掎角之势夹击梁士彦。
至德三年,隋将韩擒虎挥师渡江,鲁广达的长子鲁世真在新蔡,竟与他的弟弟鲁世雄和他们所率领的部下投奔了韩擒虎。韩擒虎派遣使者给鲁广达送信,来招降他。鲁广达当时驻兵在京城,就到廷尉处弹劾自己(向朝廷)请罪。后主对他说:“世真虽成了隋的中大夫,(但)你是国家的重臣,我所依赖的人,(你)怎能把自己置于嫌疑人之中呢?”还赏赐他黄金,(让他)当日返回军营。
祯明三年正月,贺若弼进攻钟山,鲁广达率军在白土岗南面布阵,与贺若弼两军对垒。鲁广达身穿盔甲,手拿鼓槌,激励敢死军冒死向前,隋军后退逃跑,鲁广达追击败军到敌营,杀伤很多。等到贺若弼击败诸将,乘胜打到宫城,烧了城北边门时,鲁广达仍率领余兵,苦战不停,斩获敌兵上百人。到晚上时,才解开盔甲,面向宫城拜两拜痛哭,对部下说:“我自己不能救国,罪孽深重啊!”士兵们都流泪感叹。在这种情况下(鲁广达)就被隋军拘捕,依照先例归入隋朝。
鲁广达对陈朝的灭亡十分悲痛,生病不治,不久因忧愤而死,当时五十九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