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柳叶桃
奶奶喜欢养花,可从不养那名贵的草本花木,她说,比养孩子都费心,忒难伺候了。
奶奶最待见的花儿是柳叶桃,那一片片叶子和柳树叶一样样的,开的是粉色花儿,一嘟噜一串的,可好看啦!
从地里干活回来,不管多累,奶奶总是先从缸里捞出铜瓢,给那棵柳叶桃浇几瓢水再烧火做饭。
爷爷埋怨:“又渴又饿地,还有闲心摆弄那!”
“你知道渴饿,它就不知道啦?”奶奶辩道。
爷爷不吭气儿了,说也白说。提着茶壶,嘬着旱烟袋,一屁股坐在葡萄树下等着吃饭了。
我问奶奶:“那叫个啥花儿呀?”
“六月桃呗!”奶奶说。
我还问:“都六月半了,咋儿还不结桃啊?”
奶奶笑了:“它只开花儿不结桃。”
“那咋儿个叫六月桃呢?”我追问。
奶奶不知道该说啥了。“羔儿,问恁爷爷去!”把我支走了。
六月天,猫儿脸。刚才还骄阳似火,突然就电闪雷鸣,下起瓢泼大雨来。
爷爷提着茶壶往屋里跑,奶奶抄起那把黄雨布伞向院子里奔。
“干啥呀?”爷爷喊。
奶奶头也不回,“别管!吃你的饭吧!”
奶奶举着那把大伞,站在院子里,为那棵柳叶桃遮雨呢!“这么好看的花儿,让雨轮了,俺心痛!”
柳叶桃是四季青,冬天也不落叶。寒露一过,奶奶就逼着爷爷把那颗柳叶桃移到缸里搬进屋。
大冬天的,野外一片枯萎凋零的残景,只有到了家进了屋,才看到那一眼的绿色,才感到还有春的期盼。
要过年了,奶奶用炊帚沾着清水喷洒着柳叶桃,去掉了灰尘,那片片叶子透出了碧绿,露出了生机,让人顿时心旷神怡。
奶奶用粉红纸扎了许多小花儿。除夕夜,她一朵一朵地粘在柳枝上,一夜间桃花盛开,生机盎然,“春”回大地了!
爷爷奶奶辈分高,村子里拜年的人络绎不绝,来看花儿的人儿更多。奶奶“摘”下花朵,插在那些孙女们的头上,满街都是带花儿的小闺女,那是一年中奶奶最高兴地时候!
奶奶73岁那年夏天病了,病的很厉害,不能下炕了,在家里每天输液。
“羔儿!去给六月桃浇水!”奶奶天天对我说几次。
“记着浇水呀!羔儿!千万记着!”奶奶最后叮嘱我说。
奶奶走了。
是排五埋葬的。
料理完奶奶的后事,突然想起了那棵柳叶桃。五天了,没浇一回水。
它叶子落了,一片都没有留;它的花枝干枯了,一折即断。它也随奶奶去了。
我提着一大桶水一个劲儿的浇灌着,想弥补,想忏悔,想惩罚......
一周后,我发现那棵柳叶桃的根部冒出一撮新芽,又过了几天,新芽长成了嫩枝儿,我加倍照料,那些嫩枝枝儿愈窜愈高。
爷爷默默地把那些嫩枝儿移栽到花盆里,正好七盆。奶奶周年那天,爷爷把七个孩子叫道跟前说:“那棵柳叶桃是你娘结婚时,你舅舅从部队亲自送来的,你们每人搬一盆吧,好好养着,也算是你娘留下的念想吧!”
如今,爷爷也走了。
不过叔叔们,姑姑们家里的柳叶桃长的可好了。但没俺家的那棵高大。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柳叶桃是四季青,冬天也不落叶。
(2)满街都是带花儿的小闺女。
16、“奶奶用粉红纸扎了许多小花儿”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4分)
17、文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奶奶?从文中找出两个例子,简析作者塑造奶奶这个形象的手法。(6分)
18、文章结尾写到叔叔、姑姑、俺家的柳叶桃长得可好,这样结尾有何用意?是借柳叶桃寄托对“走了”的奶奶、爷爷的或淡或浓的哀思,还是其它?请结合全文,从文章主题角度谈谈你的理解。(7分)
六、选做题(共12分,任选一题作答)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小题。
①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论语•宪问》)
②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第二章》)
③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
④儒道两家的观点存在明显差异,但这种差异并非截然对立,只是它们关注的问题及角度不同,提出的解决方案不同而已。这种差异的存在也使得它们有可能、也有必要各取所长、融会贯通。
(1)孔子所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本身即为“儒道互补”的明证,结合文段,请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2)请就“儒道互补”的理念对当今竞争社会的积极意义加以探究。(120字左右)(7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颁奖在即,而由中国民间发起成立的一个以“中华文字始祖”仓颉命名的“仓颉文学奖”近日揭晓了32位获得提名人选,李敖、苏童、金庸、余华、刘震云、琼瑶、张贤亮、马原、韩寒、铁凝、舒婷、张炜等作家上榜,而中国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人莫言在初选即被淘汰也引发不少争议。
据“仓颉文学奖”评选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张一一透露,“仓颉文学奖”是为了淡化和侵销诺贝尔文学奖影响力、提升中国文学的国际话语权而专门设立,奖金额将会是高于诺奖的1000万元人民币,李嘉诚、李彦宏、马化腾、丁磊、宗庆后、王健林、梁稳根、刘永行、杨惠妍、许家印、马云、史玉柱、吴亚军、陈光标等数十位极具文学理想和社会良心的杰出民营企业家均表示出了冠名或赞助意向,首届“仓颉文学奖”将在今年除夕揭晓首位获奖人选。
(1)请为上述消息拟一个标题并阐述理由。(5分)
(2)根据上述消息,自选角度,写一段新闻评论。(7分)
七、写作(60分)
21、据说,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曾向著名画家李若禅请教:“什么字最难写?”
李老答:“‘一’字最难写。”郭兰英听完,会心地笑了。
阅读上面材料,你有何感想?请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五市十校2013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联合检测语文参考答案
1.B (A各组读音:bó/bó mí/mǐ zǎn/cuán; B各组读音:kuì/huì lún/ɡuān wěi/wēi;C各组读音:liànɡ/jìnɡ qū/qū dī/tí; D各组读音:yǐn/yìn yù/xū chèn/chèn)
2.B (A顾忌 C掩饰 D披露)
3.C (A“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句式杂糅,改为从……出发或以……为出发点。B搭配不当,沿着与方向不能搭配;D放射和力量不能搭配。)
4.A (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题中横线前后的语句,由横线前的语句,可确定③紧承其后,由横线后的语句,可确定④在其前,由上述两点即可确定答案。)
5、B ( 竞:争气)
6、C ( C,前句“于”为介词,表比较译作“比”;后句“于”为介词,对于。 A,就。表顺承关系。 B,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D, 用来。 )
7、A (应为王凌得到青州士人的称赞)
8 1)因此,先王生活很简朴,使不至发生祸患。(“居之以约俭”、“俾”及句意各1分)
2)希望陛下能深思东野子的弊端,仔细揣摩舟和水的比喻,让那些马匹在精力还未竭尽时休息一下,让那些百姓在生活还未完全困顿时省些劳役。(“留意”“息”、状语后置句式及句意等各1分“
3)孙权想要亲自率兵出击,又怕内部祸乱猝然发生,各种矛盾一齐爆发,导致崩溃。(“卒”“痈疽”及句意各1分)
【参考译文】
王基,字伯舆,东莱曲城人。少年时父亲去世,便与叔父王翁住在一起。王翁精心抚养,王基也非常孝顺。十七岁这年,郡里征召他为府吏,没多久觉得不太合意,便辞职,进入琅邪界内游学。黄初年间(220~226),各地荐举孝廉,他被任命为郎中,当时,青州刚刚平定,刺史王凌特意上奏章,请任命王基出任别驾,后来朝廷召他为秘书郎,王凌再次请求让他回青州任职。不久,司徒王朗征召王基,王凌不放。王朗上书弹劾王凌说:“凡是地方官吏有优秀的,应把他们提升到郡府;郡府有优秀官吏,应举荐到朝廷,因此古代有侯伯贡士的礼节。而今州郡留朝廷大臣不放,真没听说过。”王凌还是不放。王凌所以得到青州士人的称赞,主要还由于王基的辅佐协作。
大将军司马懿征召王基,还没正式任职,又被任命为中书侍郎。魏明帝大兴土木修建宫室,百姓劳苦,王基上疏说:“我听说古人把百姓比作水,说 ‘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因此,居于百姓之上的天子,不能不随时戒惧。百姓安乐、逸静,一切事情都好办;如果他们生活很苦,他们就会想到作难。因此,先王生活很简朴,使不至发生祸患。从前颜渊说,东野子驾御马匹,马精疲力竭,但他仍驱赶不止,因此知道他将失败。而今劳役繁重,男女分离,人们怨声载道,希望陛下能深思东野子之弊,仔细揣摩舟和水的比喻,让那些精疲力竭的马匹休息一下,让那些疲惫不堪的百姓省些劳役。从前汉代打天下,到汉孝文帝时,只有同姓的诸侯。因此,贾谊深感忧虑地说:‘下边是堆积着的柴禾,点着火,而在上面睡觉,还自以为很安全。’而今敌人并未消灭,猛将拥兵,集聚起来难以应敌,长久下去,帝位难以传给后代。在此盛明之世,不专心致志地消除祸患,如果子孙再不争气,国家就危险了。如果让贾谊再生,一定会更加忧虑。”
散骑常待王肃撰著诸经传解,又论述、制定朝廷礼仪,常常修改郑玄的旧观点。王基则依据郑玄之说与王肃争论。后任安平太守,因公辞去此职。大将军曹爽请他出任从事中郎,后出洛阳为安丰太守。郡界临接吴国,王基治理州郡,十分清正严明,颇得百姓感念,加之防备森严,敌人不敢进犯。被加封讨寇将军封号。东吴曾在建业集中大军,声称要攻打扬州。刺史诸葛诞让王基谋划,王基说:“以前孙权屡次进犯合肥,到了江夏,这之后全琮出击庐江,朱然进犯襄阳,但都未得逞,只得退回。而今陆逊等老将已死,孙权也年老,内部没有能臣贤嗣,军中又缺乏英明军师。孙权想要亲自率兵出击,又怕内部生乱,各种矛盾一齐爆发,导致崩溃;若派将领率兵,老将差不多死光了。新将他又不信任。他不过是想借此安排好亲信,以攻为守而已。”后来,孙权没有领兵出击。当时国内由曹爽专权,风气大坏。王基撰《时要论》来讥讽时事。因病离任回到都城,被征召为河南尹,还没有赴任,曹爽被杀。因为王基曾经是曹爽的下属,也照例罢免。
9. C【解析】本题回归课本,这四段文字均出自人教版高中必修二课后练习题。
A项意思是:“有一次,太尉都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位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厢房里去看王家子弟。门生回去后,对都鉴说:“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信使来,都显得拘谨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坦腹而食,若无其事。”都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郡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B项意思是:“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位孤老太太养了只鹅,叫声很好听,他想买而未能得,于是就带着亲友去观看。谁知老太太听说他要来,竟把鹅烹煮了,准备招待他,他为此难过了一整天。”
C项意思是:“又曾经在蕺山看见一个老妇人,拿着一把六角扇在叫买。王羲之就在老妇人的六角扇上每面各写了五个字。老妇人开始有些不高兴,王羲之于是对老妇人说:“只要说是王右军书写的,就可以卖得一百钱了。”老妇人照他说的一做,许多人都争着来买这把扇子。又一天,老妇人又拿着一把扇子来,王羲之却笑而不答。王羲之的书法被世人所推崇(重视?),都是像这样啊!“
D项意思是:“王羲之常自称;“我的书法和钟瑶相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如同大雁排行。”又曾经写信给人说:“东汉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像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
10(1)、三、四两句“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描写一幅由溶溶明月、点点流萤所组成的山村秋夜画图。 秋月圆若白玉盘,高悬夜空,皎洁的月光洒在小路之上,田野上的流萤,也提着无数盏小灯笼在两人周围飞来飞去,映得一路星星点点,别有一番情趣。它们的出现,给这宁静安闲的山村秋夜增添了流动的意致和欣然的生意,使它不致显得单调与冷寂,同时,这局部的流动变幻又反过来更衬出了整个秋夜山村的宁静安恬。写出了两人相遇时的喜悦之情。(总写1分,分析2分,情感1分)
(2)、诗中选取“北场”、“东皋”、“秋月”、“夜萤”这不同方位的四景对诗人逢友的兴奋心情进行点染,但每景又都饱含着诗人喜悦的情愫。前两句描绘在满载劳动的喜悦中与好友相逢的场景,有喜上加喜的意味蕴含其中。后两句写天公作美,友人得团聚,以喜庆之景来烘托遇友之喜,使诗歌境界弥漫着一种欢快的氛围。(每两句分析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