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语文 - 正文
高考首页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泰州市姜堰区2014届高三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来源:2exam.com 2013-11-23 11:35:56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 三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60分)

命题人:王应忠(姜堰二中) 审题人:王书月(姜堰罗塘高中)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8题,1、2、5、6、7题为选择题,其余为非选择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纸)上,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筵席 / 垂涎  戏谑 / 暴虐  在数难逃 / 数见不鲜

B.旋风 / 漩涡  疾进 / 嫉恨    无色无臭 / 臭气相投

C.荷载 / 记载  喝令 / 谒见  万象更新 / 改弦更张

D.沽名 / 估摸  徇情 / 询查  火急火燎 / 燎原之火

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当前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接访人员一定要专心、耐心、细心,      推诿敷衍,粗心大意,搞官僚主义那一套。

②一个思想成熟的人决不会         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因为他知道,这样做才能取信于人。

③天天批阅语文作业,纠正错别字,修改病句,长此以往,我就养成了         的习惯。

④ “神来”也好,“顿悟”也罢,其实都不是上天的恩赐,而是千锤百炼之后必然产生的        。

A.切忌  隐晦   咬文嚼字  手到擒来      B.切记  隐讳  字斟句酌  瓜熟蒂落

C.切忌  隐讳  咬文嚼字  瓜熟蒂落       D.切记  隐晦  字斟句酌  手到擒来

3.作为科学家,波特尔与罗勒尔曾提出一种激励模式(如下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表述这种激励模式。(60字左右)(4分)

\

4.阅读下面的漫画,在横线上写上合适的一句话。(5分)

⑴这幅漫画给人们的启迪是:(5分)

\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壮节王公传

公讳复,字景仁,淄州淄川县人也。公少好读书,博通史传,慷慨有气节。家有唐以来名臣画像,每指颜杲卿像谓人曰:“士当艰难,捐躯殉节,当如颜公矣。”

公家故饶财,不乐私蓄,尝率其里之贵豪,遇郊岁(帝王祭天的年份),各输银绢十万以助赏赉,郡国效之。久之,除京东辇运,迁京东转运判官,按部过淄川,父老迎候,公下车慰谢。先是,淄川苦调外苛征,公尝与父老言:“他日或能奏蠲之。”至是以白公。公曰:“官卑不敢言。然重食吾言,以为父老羞,敢以私田之入代输。”

三年,除两浙转运副使。时太平日久,民不知兵,方腊初叛,所过,守将望风奔骇。公下令所部,严保垒,修战备,竭力讨贼,屡战有功。贼平,擢徽猷阁待制,迁都转运使。朱勔以花石奉艮岳,多取漕舰以载,号直达纲。公曰:“今寇起仓卒,飞挽繁困,而佞幸之徒,犹实苑囿,惑上心。”固执不与。勔谮于上,公疏奏谓“不可以不急之务,疲民费财。”擢龙图阁直学士,以事忤宰相王黼,降充龙图阁待制。

高宗皇帝诏公知徐州。粘罕以众数万薄徐,徐城孤势危,公合战,数不利,遂闭城拒守。金人重围夹攻,昼夜不息,城中兵粮单竭,死者甚众,敌势益张,凡二十余日,城陷。公躬擐甲胄,巷战竟日,度不可御,乃返州治,易朝服,南乡再拜曰:“臣受国厚恩,当以死报,今日得死所矣。”谓贼曰:“死守者我也,监郡而次亡与焉,可独杀我,而舍僚吏与百姓。”其帅凛然叹异曰:“使南朝皆如公,我岂得至此!今汴京已陷,二帝北去,公尚为谁守乎?”公骂不绝口,帅复说之曰:“必欲全活生灵,请立降,当为易官封,就知此州。”公骂曰:“汝勿诱我,我誓有死耳!”帅察其无降意,命左右挝其口;流血,公含血噀之。阖门百口俱遇害。帐下赵立求得公尸,拜伏痛哭,敌退,立具奏其事,天子震悼,诏特赠资政殿学士,谥壮节。卒时年五十二。(节选自《池北偶谈》)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郡国效之               效:效法

B.佞幸之徒,犹实苑囿     实:充实

C.粘罕以众数万薄徐       薄:迫近

D.必欲全活生灵,请立降   全:全部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王复“慷慨有气节”的一组是(3分)

? ? ①输银绢十万以助赏赉          ②佞幸之徒,犹实苑囿,惑上心

③返州治,易朝服,南乡再拜    ④公含血噀之

⑤必欲全活生灵,请立降?       ⑥躬擐甲胄,巷战竟日

A.①②⑤ ?? ?  B.③④⑥? ?? ?  C.①③⑤? ??   ?D.②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复从小就阅读了大量史书,对有气节的英雄人物特别崇拜,并立志效仿。

B.王复家资富饶,但他仗义疏财,为官以后曾把自己的家产捐助给郊祭的皇帝作赏赐,并代百姓缴纳赋税。

C.王复为人刚直,忧国忧民,因阻止宫苑建设而得罪其它官员受到参谗,后来因触犯权贵而遭贬职。

D.在强敌围攻,寡不敌众被俘后,王复慷慨挺身,救护众官和百姓。面对利诱威逼,他坚守节操,壮烈殉难,其事迹感动了皇帝。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然重食吾言,以为父老羞,敢以私田之入代输。(4分)

⑵不可以不急之务,疲民费财。(3分)

⑶死守者我也,监郡而次亡与焉。(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

汪藻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

(1)颔联“人影渡傍鸥不惊”如果改成“行人渡傍鸥不惊”好不好?为什么?(3分)

▲                                        (2)颈联写景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分)

▲                                        (3)这首诗的尾联写“客衣湿”和“破梦午鸡”有什么作用?(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有国有家者,        ▲   ,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②风之积也不厚,      ▲     。                       (庄子《逍遥游》)

③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    ,所宜深慎。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④    ▲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⑤    ▲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⑥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       ▲          。          (欧阳修《秋声赋》)

⑦寄意寒星荃不察,      ▲    。              (鲁迅《自题小像》)

⑧我自横刀向天笑,       ▲     。           (谭嗣同《题狱中壁》)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 题。

锄 禾

找到李根生,是在他家的玉米地里。跑这么远的路,李根生并没有任何欢迎的表示,只是淡淡地看我们一眼,继续锄他的苗。

说心里话,我不怎么喜欢李根生,如果不是主编的死命令,我是不会跑到这荒郊野地里来采访李根生的。

上个月,市资源局的一个副局长被“双规”,没曾想拔起萝卜带出泥,副局长的“双规”案成了一起窝案,唯独下面一个叫李根生的科长独善其身,这成了市里的一大新闻。主编觉得其中肯定有可挖掘的深层次的东西,就布置我们一定要采访到李根生。

本以为小菜一碟,没想到李根生极不配合,我们去了他单位好几次,都吃了闭门羹。有一次,本来已经把他堵在办公室里了,他却说“没什么可说的”起身而去。于是,我们只好趁着星期天他回老家的机会.偷偷地赶了过来。

看着他不紧不慢锄苗的样子,我心急如焚。我说,李科长,如果今天你不接受我们的采访,那我们只好这样了,你去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

李根生抬头看了我们一眼,他的额头上已经出汗了。他说,你们这样,会让我分心的。

我说,那我们也没别的办法,你总不能让我们跟你到老吧。

李根生笑了笑,他的笑很淳朴,如果不是事先知道他科长的身份,我根本看不出他是城里人。李根生说,本来就没什么可说的,你们让我说什么?

我说,就谈谈在那样的环境里,你为什么能经得住诱惑?我冲摄像师使了一个眼色,他打开了摄像机。

李根生停了手里的锄头,然后擦了一下头上的汗水说,你们知道,我原来是个农民,如果不是上学的机缘,我依旧是一个农民。

我点点头,期待他继续说下去。

我们这里原来很穷,只是近几年才有了一些改变。你们知道吗?我上学时的费用大部分都是我的父老乡亲给我凑起来的呢。

我觉得他有些跑题,便赶紧打断他,还是谈谈工作上的事情吧。

李根生摇摇头,没接我的话茬.而是继续说,父亲送我上学的时候,曾千叮咛万嘱咐,毕业后一定要做个堂堂正正的人,否则对不起背后父老乡亲那些期盼的眼睛。李根生叹了一口气说,做了一辈子农民的父亲,其实他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我刚当上科长没多久,就有很多的销售商请我吃饭。那些饭局规格很高,用我父亲的话说,吃那样的饭菜是要折寿的。但是我都参加了,尽管我不想参加,可有些时候你是身不由己的。

我点点头,这样的经历我也曾有过。

有一年,一个销售商不知道怎么打听到了我父亲的生日,竟然跑到我的老家,也就是那里,李根生指指不远处的村庄。那一次,父亲极其惊慌地把我喊回了家。因为匆忙,我还借了一辆汽车。从我进家门,父亲的脸色就没有晴过,甚至对我开回家的汽车都没有正眼看一下。下午,他非要带我去给玉米间苗。一个下午,我们父子基本上都没有说话,快傍晚的时候,我们收工回家,看着那些被除掉的玉米苗,我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句“可惜”。没想到父亲却说,没什么可惜的,不除掉它们,那些苗也长不大,它们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行。

晚饭的时候,父亲把我的几个姐姐也喊来了,他当着我们的面拿出了存折,那样子好像要分家产了。然而不是。父亲说,我老了,不知道哪天就进黄土了,今天,当着你们大家的面,我把这些存款交给你们大姐,让她代为保管。正在我愣怔的时候,父亲又说,老二,你不要怪罪我,你是家里唯一的男孩,本来应该把这些存折留给你的,可是我担心以后你有事情说不清楚,还是交给你大姐好一些。

李根生顿了顿,脸色绯红。

转天返城的时候,父亲抱出了那个销售商送来的烟酒,他一边往车厢里放,一边说,不是自己的,看着不舒服,把这些还给人家。还有,下次回来的时候,不要开别人的车,真想开的话,咱自己攒钱买一辆。

那一路,我的心情你们是无法想象的。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养成了回老家的习惯,我觉得,只有在这样广阔的天地间,才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这个世界,有时是需要清醒的。

我看了看摄像师,他的表情凝重,显然他被李根生打动了。

我的回答完了,可能会让你们失望。李根生挪动了一下双脚说,回去跟你们的领导说一下,与其费这么大的力气采访我,不如把注意力放在源头的遏制上。这个世界,一个人是改变不了什么的。

告别李根生,我和摄像师一起往回走。摄像师自言自语道,假如不间苗的话,你说这些玉米会长成什么模样?我看着大片的玉米地说,根本就没有假如这一说,难道你想让这些庄稼都变成野草吗?

远处,李根生仍在埋头锄着禾苗。

11.小说的标题“锄禾”有哪些含义?(4分)

12.小说的主人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试作简要概括。(4分)

13.小说刻画人物形象时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试作简要分析。(6分)

14.小说刻画李根生的形象时,采用了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交错的叙述方式,说说这样安排的好处。(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 ~17 题。

中国文学演进中的相反与相成因素

在中国文学的演进过程中,有一些相反相成的因素,它们的互动作用值得注意。

例如,俗与雅之间相互的影响、转变和推动。《诗经》中的“国风”本是民歌,经过孔子整理,到汉代被儒家奉为经典并加以解释之后,就变雅了。词在唐代本是民间通俗的曲子词,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变得雅了起来。宋元时期当戏曲在市井的勾栏瓦舍中演唱时,本是适应市民口味的俗文学。后来的文人接过这种通俗的文学形式加以提高,遂有了《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这类精致高雅的作品。在俗与雅之间,主要是俗对雅的影响和推动,以及由俗到雅的转变。由雅变俗的例子也是有的,宋代有些诗人有意地以俗为美,表面上是化俗为雅,实际上是将本来高雅的诗变俗,在俗中求得新的趣味。

俗雅之间的互动,使文学的长河陆续得到新鲜活水的补充和激荡,而保持着它的长清。

再如,各种文体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各种文体都有其独特的体制与功能,这构成了文体之间的界限。文体辨析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但文体之间的融合更是一个关系到文学发展的大问题。例如诗和赋的区别本来是很明显的:诗者缘情,赋者体物;诗不忌简,赋不厌繁;诗之妙在内敛,赋之妙在铺陈;诗之用在寄兴,赋之用在炫博。但魏晋以后赋吸取了诗的特点,抒情小赋兴盛起来,这是赋的诗化;而在初唐,诗又反过来吸取赋的特点,出现了诗的赋化现象。再如,词本是配合音乐以演唱娱人的,有关政治教化、出处穷达的大题目自有诗去表达,词不过是发泄诗里不能也不便容纳的背面的感情。可是从苏轼开始,以诗为词赋予词以诗的功能,诗和词的界限就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模糊了。周邦彦吸取赋的写法,以赋为词,在词所限定的篇幅内极尽铺张之能事,诗和赋的疆域又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而辛弃疾以文为词,词和文的距离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又如,诗和文的界限本来也是清楚的,但宋人以文为诗,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个界限的结果。又如,中国的小说吸取诗词的地方很多。

一种文体与其他文体相互渗透与交融,吸取其他文体的艺术特点以求得新变,这是中国文学演进的一条重要途径。

又如,复古与革新之间的交替与碰撞。这是文学体裁内部的运动,主要表现在诗文的领域里。魏晋以后文学走上了自觉的道路,文学创作不断自觉或半自觉地进行着革新。齐梁以来诗歌过分追求声色,出现一些弊病,初唐的诗人陈子昂大声疾呼恢复汉魏风骨,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有影响的复古呼声。陈子昂的复古实际上是革新,促成了声色与性情的统一,是盛唐诗歌达到高峰的因素之一。到了唐代中叶,韩愈和柳宗元又在文的领域内举起复古的旗帜,反对六朝以来盛行的骈文,提倡三代两汉的古文。韩、柳的复古实际上也是革新,是在三代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建立一种与“道”合一的新的文学语言和文体。

可见,复古与革新两者的互动也是中国文学演进的一条途径。

又如,文与道的离合。这主要是指文学与儒家伦理道德、儒家政治理想的关系。自从汉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以后,文学和儒家思想的关系一直制约着文学本身的演进。文学适合儒家思想,出现过许多优秀的作家,如杜甫、韩愈、白居易、陆游等。文学部分离开儒家思想,也出现过许多优秀作家,如陶渊明、李白、苏轼、曹雪芹等。当市民兴起之后,反抗封建伦理道德的思想抬头,在情与理的对立中发出一种新的呼声,从戏曲、小说里很容易听到。

在文与道或离或合的过程中,中国文学得以演进。

(袁行沛《中国文学史》有删节)

15.请概括文中列举的相反相成因素的互动作用。(6分)

16.什么是“诗的赋化”,请作具体说明。(6分)

17.为什么说“韩柳的复古实际上是革新”?(6分)

七、作文(7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 ? ??一个年轻人一直想成功,为此,他做过种种尝试,但到头来总是失败。他将自己的苦恼告诉父亲。这个老船员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要想有船来,就必须建好自己的码头。年轻人感到深受启发。

要求:

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定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三语文II (附加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题,22题为选择题,其余为非选择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纸)上,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臣闻圣王之治天下也少则习之学长则材诸位爵禄以养其德刑罚以威其恶故民晓于礼谊而耻犯其上武王行大谊,平残贼,周公作礼乐以文之,至于成康之隆,囹圄空虚四十余年,此亦教化之渐而仁谊之流,非独伤肌肤之效也。                                                  (《汉书·董仲舒传》)

20.董仲舒是  ▲  (朝代)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1分)

21.从维护帝王统治出发,董仲舒发展了先秦“   ▲   ”的哲学观念,并且主张“罢黜百家,   ▲    ”,使      ▲    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3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晴雯被谗害致死后,宝玉极度伤心,曾专门为之作“芙蓉女儿诔”进行悼念,林黛玉曾对这篇悼文提出过修改意见。

B.当了一辈子顺民的王利发面对清王朝末年的残酷现实,也忍不住悲愤地对天控诉:“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

C.《凤凰涅槃》中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传说,隐喻了辛亥革命时期青年的那种敢于毁弃旧我、自我革新的创造精神,表现出一种与旧世界彻底决裂的决心与气概。

D.《家》中作者以深切同情的笔触表现了那个时代的年轻女性所遭受的苦难,梅芬温顺贤良却在长辈们的威权中埋葬了青春,瑞珏温柔厚道却因封建礼教而死于非命,美丽的鸣凤心灵纯洁性情刚烈,最后不得不以投湖来捍卫自己的权利和尊严。

E.欧也妮是《欧也妮·葛朗台》中最为善良、宽容、慈爱、纯洁的一个人物,小说以她的悲剧人生为中心线索,其美德也是在痛苦的生活和与周围人的对比中逐渐呈现出来的。

23.简答题(10分)

⑴《三国演义》中,在第三次拜访诸葛亮这件事上,刘备、关羽、张飞各有什么不同表现?(6分)

⑵《老人与海》故事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老人梦见狮子,还写老人有关狮子的回忆。对此你如何理解? (4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归纳要点,分析问题。

目前,我国经济虽然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也有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

虽然我国劳动力人口丰富,但实际上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人力资源质量不高。而这也势必造成在产业结构升级加速时,人力资源结构性多余与缺失的现象共存。要让一个人口大国转变为一个人力资源强国,就要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建立全民终身学习的体制和机制,多渠道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但经济增长方式仍处于粗放型增长阶段。在人均资源和能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盲目扩张又造成资源浪费、能耗居高,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政府政策导向、专业部门制定限量定额、加大法律执行力度和运用经济手段外,亟须大力提高公众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普及基本的节能环保技术。

另据国务院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新生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6%,约80万一l20万人。数以千万计的地方病患者和残疾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同时,防治艾滋病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此外,当前重治疗轻防治的旧医疗观念依然存在,公众对生理卫生、心理卫生知识严重匮乏,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不良生活方式并未彻底改变,心理危机造成自杀率和精神疾病不断攀升。这些问题都制约着我国的社会发展。

24.从文中看,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6分)(不超过35个字)

25.第一段说“人力资源结构性多余与缺失的现象共存”,对此应如何理解?(4分)

26.文章列出了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方面面临的种种问题。根据文章内容,请你给出合理化的建议(5分)




>>点击下载完整版试题及答案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