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语文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3云南昆明高三质检语文试题答案

来源:2exam.com 2013-3-31 22:36:39

云南昆明市2013届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更多答案信息进入查看:http://www.2exam.com/gaokao/Special/ynmk/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信息焦虑心理探因
美国学者朱克曼在“感觉剥夺”实验中发现,如果阻断个体的视、听、触、压等各种刺激一段时间之后,个体在心理上便会产生信息匮乏之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的甚至还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可见,人不可以没有信息刺激输入,个体要健康生存就需要一定量地、不断地与外界进行各种各样的接触,以保持一定的神经兴奋水平。在这个信息激增的时代,信息以几何级数增长,周期越来越短,而且信息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内容良莠不齐。这样的情况,给人的大脑带来沉重的负担,常常让许多人感觉手足无措。每一个人的信息负载量是不同的,当信息接受者所接受的信息超过其所能消化或负载的信息量时,就会不自觉地产生各种无所适从的紧张、焦虑症状,甚至产生信息依赖的成瘾现象,这就是所谓的信息焦虑。信息焦虑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心理学、情报学、社会医学及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
信息焦虑对个人及社会会产生负面影响,从心理机制的角度对信息焦虑进行探讨与分析,对解决信息焦虑问题具有一定的意义。
在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晚期提出的焦虑理论中,焦虑被认为是自我在试图压扫潜意识中被唤起而又不被允许的冲动时产生的情绪冲突,认为内外刺激威胁自我是焦虑产生的根本原因,焦虑是由本能决定的。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理解,信息焦虑的产生是因为求知欲使人类渴望把更多“非我”的东西转变成“自我”的东西,然而信息时代“非我”的知识无限膨胀.使自我无法与之相适应,造成了人们的信息焦虑。从斯比尔伯格的特质焦虑理论出发,信息焦虑与人格特质也有密切关系。完美主义者在面对大量信息时,总是担心遗漏了某些重要的信息,常常因惧怕所拥有的信息不足、不能与信息保持同步而不停地上网漫游或无节制地搜寻信息,由于不能获取足够信息而产生焦虑。强迫性人格则总是觉得对信息的数量把握不够,对所需处理的问题感到力不从心。他们会强迫性地从网上收集、浏览无用的、无关紧要的信息资料,而给内心带来无法自我控制的困惑、痛苦和焦虑。此外,在信息获取过程中,人在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时会产生一种心理的满足感,而这种心理的满足感与其成就动机成相关的关系,会使人认为自己比别人拥有更多信息而产生“自豪感”。如果个体的成就动机比较高,对信息获取的要求和期望也比较高,一旦没有有效获取信息或者信息量大到非个体所能驾驭时,成就动机无法满足,内心就会产生相应的焦虑情绪。
有效应对信息焦虑,既要提高用户本人的信息素养及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个体有效获取信息的技术,也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学习、工作节奏,留出合理的思考时间来消化和吸收信息,遇到问题及时地调节自己。同时,信息提供者应规范并改善信息环境,减少信息干扰、信息污染等。   
(摘编自《信息焦虑的心理机制探析》)
1.下列有关“信息焦虑”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息焦虑”是朱克曼发现的,就是“感觉剥夺”,是个体的各种感觉刺激被阻断后,产生的心理问题甚至严重的心理障碍。
 B.“信息焦虑”是信息激增的时代特有的心理疾病,与信息的数量、质量以及更新速度密切相关。
    C.“信息焦虑”在信息量超过人对信息的承载力时发生,轻则表现为紧张、焦虑,重则表现为信息成瘾现象。
    D.“信息焦虑”虽说是个体的心理问题,但如果处理得不好,仍然会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所以应当引起重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根据弗洛伊德的焦虑理论,信息焦虑是求知本能使人欲将过量的“非我”信息转变成“自我”的东西而造成的情绪冲突。
 B.完美主义者易患信息焦虑,他们会因担心遗漏了某些重要的信息,而无节制地搜寻信息,焦虑的特征是担忧不能获取足够的信息。
 C.强迫性人格总是担心信息数量不够,他们会强迫性地收集、浏览无用、无关紧要的信息,焦虑的特征与完美主义者一样。
    D.人的成就动机的高低决定了信息获取的要求和期望的高低,从而影响到人在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时产生的心理满足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息的刺激输入过多或不足,都会影响人的神经兴奋水平,生活中我们要克服信息量激增或不足产生的负面影响,以避免信息焦虑。
 B.信息焦虑的产生与信息本身无关,个体在信息获取、承载、消化等方面的能力、心态才是信息焦虑产生的根本原因。
 C.解决信息焦虑,既要了解其产生的心理机制,也需要心理学、情报学、社会医学及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介入。
    D.信息提供者应当改善信息环境,进行内容过滤,区分良莠,做好分类,从而减少信息的干扰和污染。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琼,字德华,太原人。成化二十年进士。授工部主事,进郎中。出治漕河三年,胪①其事为志。继者按稽之,不爽毫发,由是以敏练称。正德八年进尚书。琼为人有心计才略,善钩校②。为郎时悉录故牍条例,尽得其敛散盈缩状。及为尚书,益明习国计。边帅请刍糗,则屈指计某仓、某场储粮草几何;诸郡岁输、边卒岁采秋青几何,曰:“足矣。重索妄也。”人益以琼为才。十年代陆完为兵部尚书。时四方盗起,将士以首功进秩。琼言:“此赢秦弊政。行之边方犹可,未有内地而论首功者。今江西、四川妄杀平民千万,纵贼贻祸,皆此议所致。自今内地征讨,惟以荡平为功,不计首级。”从之。帝时远游塞外,经岁不还,近畿盗窃发。琼请于河问设总兵一人,大名、武定各设兵备副使一人,责以平贼,而檄顺天、保定两巡抚,严要害为外防,集辽东、延绥士马于行在.以护军驾。中外恃以无恐。孝丰贼汤麻九反,有司请发兵剿。琼请客敕勘粮都御史许廷光,出不意擒之,无一脱者。四方捷奏上,多推功琼,数受荫赉,宠逼冠诸尚书。十四年,宁王宸凌反。琼请救南和伯方寿祥督操江兵防南都,南赣巡抚王守仁、湖广巡抚秦金各率所部趋南昌。奏上:帝意欲亲征,持三日不下。大学士杨廷和趣之,竞下亲征诏,命琼与廷和等居守。先是,琼用王守仁抚南赣,假便宜提督军务。比宸濠反,书闻,举朝惴惴。琼日:“诸君勿忧,吾周王守仁赣州,正为今日,践旦夕擒耳。”未几,果如其言。花马池有警,兵部尚书王宪请发兵。琼言花马池备严,寇不能入,大军至,且先退,徒耗中国。宪竞发六千人,比至彭德,寇果遁。明年秋化官。赠太师,谥恭襄。
   (节选自《明史。王琼传》)
 [注]①胪:传语,陈述,记录。②钩校:查对,查考。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继者按稽之,不爽毫发     爽:差失
   B.持三日不下      持:保持
   C.大学士杨廷和趣之     趣:催促
   D.大军至,且先退,徒耗中国     耗:减损
5.以'卜.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琼“有心计才略”的一组是(3分)
    ①出治漕河三年,胪其事为志     ②及为尚书,益明习国计
    ③日:“足矣。重索妄也。”     ④时四方盗起,将士以首功进秩
    ⑤琼请密敕勘粮都御史许廷光,出不意擒之  ⑥琼用王守仁抚南赣,假便宜提督军务
 A.①②⑤     B.④⑤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琼迸士及第后进入仕途,为官勤勉,在做户部尚书之前,就把过去的文牍、规则抄了下来,全面掌握了户部钱财收支、盈亏的情况。
   B.王琼认为官兵以头颅数论功会造成滥杀平民百姓、纵容盗贼的恶果,因此他奏请只以荡平论功,不再计首行赏,得到了皇上的赞许。
 C.王琼任兵部尚书后,能谋善断,皇帝远游时京郊盗乱、汤麻九造反等棘手事件都被他机智地化解了,受到皇上赏赐。
    D.王琼办事有远见,并能预作谋划,逸事冷静,处变不惊。宁王朱宸濠造反和花马池外敌来袭等事件的平息,都反映了王琼办事的上述特点。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四方捷奏上,多推功琼,数受荫赉,宠遇冠诸尚书。(6分)

   (2)诸君勿忧,吾用王守仁赣州,正为今日,贼旦夕擒耳。(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l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春日田园杂兴
连文风①
老我无心出市朝,东风林壑自逍遥。
一犁好雨秧初种,几道寒泉药②旋浇。
放犊晓登云外垄,听莺时立柳边桥。
池塘见说生新草,已许吟魂入梦招。
    注:①连文凤,宋曾出仕,宋亡,流徙江湖,与移民故老结交.②药:芍药。
8.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描绘了“春日田园”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6分)

9.诗歌第二句点出“自逍遥”,诗人逍遥在何处?除“逍遥”之外诗歌还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
(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令初下,群臣进谏,           ; 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2)羽扇纶巾,谈笑间,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                ,说尽心中无限事。               ;初为《霓裳》后《六幺》。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乙选考题
    请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万卡
[俄]契诃夫
九岁的男孩万卡•茹科夫三个月前被送到靴匠阿里利兴的铺子里来做学徒。在圣诞节的前夜,他没有上床睡觉。他等到老板夫妇和师傅们出外去做晨祷后,从老板的立柜里取出一小瓶墨水和一支安着锈笔尖的钢笔,然后在自己面前铺平一张揉皱的白纸,写起来。他在写下第一个字以前,好几次战战兢兢地回过头去看一下门口和窗子,斜起眼睛瞟一眼乌黑的圣像和那两旁摆满鞋楦头的架子,断断续续地叹气。那张纸铺在一条长凳上,他自己在长凳前面跪着。
 “亲爱的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雷奇!”他写道。“我在给你写信。祝您圣诞节好,求上帝保佑你万事如意。我没爹没娘,只剩下你一个亲人了。”
万卡抬起眼睛看着乌黑的窗子,窗上映着他的蜡烛的影子。他生动地想起他的祖父康司坦丁•玛卡雷奇,地主席瓦烈夫家的守夜人的模样。那是个矮小精瘦而又异常矫健灵活的小老头,年纪约六十五岁,老是笑容满面眯着醉眼。白天他在仆人的厨房里睡觉,到夜里就穿上肥大的羊皮袄:在庄园四周走来走去,不住地敲梆子。他身后跟着两条狗,耷拉着脑袋,一条是老母狗卡希坦卡,一条是泥鳅,它得了这样的外号,是因为它的毛是黑的,而且身子细长,像是黄鼠狼。眼下他祖父一定在大门口站着,眯细眼睛看乡村教堂的通红的窗子,顿着穿高统毡靴的脚,跟仆人们开玩笑。他还给狗闻鼻烟。卡希坦卡打喷嚏,皱了皱鼻子,委委屈屈,走到一旁去了。泥鳅为了表示恭顺而没打喷嚏,光是摇尾巴。天气好极了。空气纹丝不动,清澈而新鲜。夜色黑暗,可是整个村子以及村里的白房硕,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烟子,披着重霜而变成银白色的树木、雪堆,都能看清楚。
繁星布满了整个天空,快活地睒着眼。天河那么清楚地显出来,就好像有人在过节以前用雪把它擦洗过似的……
万卡叹口气,用钢笔蘸一下墨水,继续写道:“昨天我挨了一顿打。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拉到院子里,拿师傅干活用的皮条狠狠地抽我,怪我摇他们摇篮里的小娃娃,一不小心睡着了。上个星期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动手收拾,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把鱼头直戳到我脸上来。吃食是也没有什么,我常常吃不饱。亲爱的爷爷,发发上帝那样的慈悲,带着我离开这儿,回冢去,回到村子里去吧,我再也熬不下去了。……我给你叩头了,我会永远为你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不然我就要死了……”
万卡嘴角撇下来,拳起黑拳头揉一揉眼睛,抽抽搭搭地哭了。
“我会给你搓碎烟叶,”他接着写道,“为你祷告上帝,要是我做了错事,就自管抽我,像抽西多尔的山羊那样。亲爱的爷爷,我再也熬不下去,简直只有死路一条了。我本想跑回村子,可又没有皮靴,我帕冷。等我长大了,我就会为这件事养活你,不许人家欺侮你,等你死了,我就祷告,求上帝让你的灵魂安息,就跟为我的妈彼拉盖雅祷告一样。”
万卡声音发颤地叹一口气,又凝神瞧着窗子。他回想祖父总是到树林里去给老爷家砍圣诞树,带着孙子一路去。那时候可真快活啊!
“你来吧,亲爱的爷爷。”万卡接着写道,“我求你看在基督和上帝面上带我离开这儿吧。你可怜我这个不幸的孤儿吧,这儿人人都打我,我饿得要命,气闷得没法说,老是哭。前几天老板用鞋楦头打我,把我打得昏倒在地,好不容易才活过来。我的生活苦透了,比狗都不如。亲爱的爷爷,你来吧。”
万卡把这张写好的纸璺成四折,把它放在昨天晚上花一个戈比买来的信封里……他略为想一想,用钢笔蘸一下墨水,写下地址:寄交乡下祖父收。
然后他搔一下头皮,再想一想,添了几个字:康司坦丁•玛卡雷奇。
他写完信而没有人来打扰,心里感到满意,跑到就近的一个邮筒,把那封宝贵的信塞进了邮筒……
他抱着美好的希望而定下心来,过了一个钟头,就睡熟了……在梦中他看见一个炉灶。祖父坐在炉台上,耷拉着一双光脚,给厨娘们念信……泥鳅在炉灶旁边走来走去,摇尾巴。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这篇小说以少年万卡在圣诞节前夕写信、寄信为主线,穿插讲述了他对过去生活
        的回忆,对未来生活的向往等内容,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B.小说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人物,万卡对阿里利兴的畏惧,就是通过“好
       几次战战兢兢地回过头看”、“斜起眼睛瞟一眼”表现出来的。
 C.小说多次写到万卡“叹气”,作用相同,反衬出老板、老板娘对万卡的欺侮和压迫,
       更能突出他对爷爷的思念之情。
    D.小说描写了万卡回忆中的家乡生活图景,与现实生活的惨状形成鲜明对比,表现
        了万卡渴望重返宁静、自由、安逸、和谐的乡村生活。
    E.小说通过万卡给爷爷写信的故事,刻画了一个小学徒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揭
        示了他遭受种种摧残和虐待的悲惨命运。
 (2)小说多次对万卡的爷爷进行了描写,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细腻生动地刻画了万卡写信、寄信过程中的心理情绪变化,层次清晰。请作简要概括。(6分)

 (4)小说结尾写万卡寄信后怀着美好希望进入了梦乡,作者这样安排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郭沫若的“崛起”
邹士方
    郭沫若的《女神》是中国最优秀的新诗诗集,《女神》的诞生使郭沫若成为中国新诗界的巨人,奠定了他在整个新丈学史上的地位。《女神》的诞生同一个人很有关系,他可以算作是《女神》的“催产婆”,这个人就是宗白华先生。1918年11月,宗白华开始担任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主编,宗白华就是在这期间发现和扶植了郭沫若。
    《学灯》属于“学艺性副刊”,原来占据主要篇幅的是学术性讨论、报道、翻译、名人演讲录及编作者之问的运信。宗白华到来后,把哲学、美学和新文艺(特别是新诗和戏剧)的血液输入《学灯》,使《学灯》大放异彩,成为遐迩闻名的五四时期四大副刊之一。在宗白华的建议下,1919年8月15日《学灯》开辟《新文艺》栏,开始刊载新诗。宗白华从大量来稿中发现了字体秀丽的日本来件,深为留学生的浪漫热情而感动。他没有因为上面陌生的作者名字而看轻作品的实际价值,不久署名“沫若”的诗作《鹭鸶》与《抱和儿浴博多湾中》在9月11日《学灯》刊出。
    当时郭沫若在日本福冈九州大学医学部学习,出于爱国热情,他集合几个同学组织了一个小团体“夏社”,出油印小报。在编印小报过程中,他经常阅读上海的《时事新报》,《学灯》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当他在8月29日《新文艺》栏上读到康白情的白话诗《送慕韩往巴黎》,唤起了自己的胆量,遂将自己以前的诗作投寄《学灯》,不想很快刊出,惊喜若狂。在此之前郭沫若虽有创作和翻译,但他知音难觅,寄回国内,屡屡碰壁。这次作品第一次变成了铅字,给他的生活道路和创作历程带来了决定性的转折。
    闸门已经打开,诗人的才华之泉终于迸发奔流了!宗白华以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出年轻诗人胸中蕴藏着不可估量的创造力,看到一颗珍珠正在东洋岛国烁烁闪光,他以惊人的气魄将“无名小辈”的作品接二连三地大量发表,9月下旬至11月下旬就陆续发表了《死的诱惑》《新月白云》《某礼拜日》等十几首。宗白华鼓励比自己年长五岁的郭沫若尽量写诗,为此1920年1月宗在《学灯》取消了《新文艺》栏而代以《新诗》栏。郭凡有诗寄去,宗毫无保留地发表,甚至有时用《学灯》整个篇幅。沫若像一座作诗的工厂,产品有了销路,他的诗兴大发,于是沫若的诗像潮水一样接连不断地在<学灯》上涌现出来。大量地编发一位无名作者的新诗,在《学灯》编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中国报刊史上也是罕见的。
    在现代文学史上,宗白华不仅是郭沫若新诗的最初编发者,而且是第一位评论者和鉴赏家。他在给郭沫若的信中说:  “我很希望《学灯》栏每天发表你一篇新诗,使《学灯》栏有一种清芬,有一种自然的清芬”,对于《凤凰涅檗》和《天狗》二诗,他热烈地赞颂:  “你的凤歌真雄丽,你的诗是以哲理做骨子,所以意味浓深。不像现在有许多新诗一读过后便索然无味了。所以白话诗尤其重在思想意境及真实的情绪,因为没有辞藻来粉饰他。” “你《天狗》一首是从真感觉中发出来的,总有存在的价值,不过我觉得你的诗,就是形式方面还要注意。你诗形式的美同康白情的正相反,他有些诗,形式构造方面嫌过复杂,使人读了有点麻烦,你的诗又嫌简单固定了点,还欠点流动曲折,所以我盼望你考察一下,研究一下。你的诗意诗境偏于雄放直率方面,宜于作雄浑的大诗,所以我又盼望你多作像凤歌一类的大诗,这类新诗国内能者甚少,你将以此见长。但你小诗的意境也都不坏,只是构造方面还要曲折优美一点,同作词中小令一样。要意简而曲,词少而工。”
    对于宗白华的扶植和帮助,郭沫若是永远不忘的,他认为由于宗白华给予他很大的鼓励使他有最初的一本《女神》的集成,他甚至感激地称宗白华为“我的钟子期!”
    (选自《艺术大师的流年碎影》,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宗白华可以算作是《女神》的“催产婆”,《女神》是中国最优秀的新诗诗集,是宗白华奠定了郭沫若在新文学史上的地位。
   B.《学灯》之所以成为遐迩闻名的五四时期四大副刊之一,与宗白华引入哲学、美学和新文艺,并将其与过去的学术讨论等内容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密切相关。
   C.郭沫若对《学灯》有着浓厚的兴趣,就将自己以前的诗作投寄《学灯》,没想到被刊载,这唤起他的胆量,他的生活和创作从此发生决定性的转折。
   D.宗白华用《新诗》栏取代《新文艺》栏,大量发表当时并无名气的郭沫若的诗作,打破《学灯》编辑的惯例,激发了郭沫若的创作热情。
   E.这篇传记通过记述宗白华发现郭沫若并扶植他“崛起”的故事,既赞扬了宗白华的伯乐之功,也肯定了郭沫若的新诗创作才华。
 (2)宗白华为郭沫若的“崛起”提供了哪些帮助?请简要概括。  (6分)

 (3)对于郭沫若的诗,宗白华从哪些方而予以了评价?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6分)

 (4)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郭沫若的“崛起”源白各种主客观条件,一个人的成功不也如此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现任苹果公司董事长认为,乔布斯在这个世界上是别无二致的,像他这样能够带来如此深远影响的人非常少见。
 B.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一宣布,其作品在全国书店全部售罄,出版社不断加印。如果莫言没有获奖,这样的销售成绩是不堪设想的。
 C.由于长期无序采矿,北岳恒山山体多处被“开膛剖肚”,形成触目惊心的“白色疮疤”。青山绿水被糟蹋成残山剩水,不啻是一出焚琴煮鹤式悲剧。
    D.突发的地震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财产损失。抗震救灾中,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出现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汉字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传承历史与文化的载体,其在中华文明的延续过程中起到了纽带作用是功不可没的。
 B.对于备受关注的三沙市旅游开放问题,市长肖杰透露,目前,邮轮建造、确定旅游路线景点等工作已基本完成,各项安全保障措施也正在研究制定中。
 C.元宵节虽然过去了,由燃放烟花爆竹带米的雾霾天气并未随之散去,导致北京市空气质量持续转差,部分区域小时浓度达到700微克/立方米以上。
    D.中国正在研究航空母舰的发展问题,是为了增强维护国家安全与世界和平,中国坚定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绝不会因为发展先进武器而改变。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梦想是我们对自己的期许,梦想是我们对应然之事的承诺。____。____。 ___,      ,      , ___     。
 ①这个梦想,凝聚着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探索奋斗
 ②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③在2012年年来,梦想的火焰又一次被点燃
    ④更包含着中国走向未来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⑤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⑥蕴藏着中华民族固有的“家国天下”情怀
 A.⑤①②⑥④③     B.⑤③①⑥②④     C.③①④⑤②⑥    D.③⑤①⑥④②
16.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概括出“电子公民”的六个特点,填在横线上。要求内容贴切,表述简洁,每个特点不超过8个字。(6分)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通过网络论坛、微博等途径,表达着自己对社会事务的关心,他们最为热衷的是对公共生活中各种丑闻和黑幕的揭露和批评。从当年的“周老虎”“郭美美”到今天的“表叔杨达才”“房姐龚爱爱”等,这些轰动一时的社会事件,无一不是从网上爆出线索,引发众多网民的强烈关注和参与,形成“蚁群效应”,引起主流媒体的跟进和有关部门的重视。网民们往往用转发、分享和评论等功能,完成了对公共事件的发言和有效干预,甚至左右了一个案件的审判、一项政策的出台。网民通过网络,追求和实现了自身的公民性,标志着“电子公民”出现,并引起了各级政权机关的重视,于是我们看到了从国务院总理到村干部,都坐到了网络直播间与网民直接对话的现象。当然,以青年人为主体的电子公民群体也较容易出现观点偏激、盲听盲信等情况。“电子公民”的出现,反映的是中国正以渐进式的姿态步入公民社会。
 答:①          ②_          ③         
     ④          ⑤_          ⑥         
17.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另选话题,再续写两句话,与例句构成排比句,要求:意思连贯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一致。  (5分)
    我们总会收获一些关怀,或许不是雪中送炭,但会让我们联想到阳光的温度:                 
                                                                                              
                                                                                           
六、作文(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许多人的意识里,皑皑的冰川、极度的寒冷和急缺的食物一定是南极考察人员面临的最大挑战。但事实上,南极考察人员的最大挑战是那里的极昼。一位南极科考专家说,在南极,每当出现极昼时,没有了黑暗,也就没有了日期,工作人员连续几十天都生活在金灿灿的阳光下,会筋疲力尽,精神焦虑,神经系统紊乱,甚至疯狂。在南极,遭受雪崩和意外伤害的人数,远没有被极昼造成伤害的人员多。为了度过极昼期,考察人员做过很多尝试,包括加厚帐篷,增强帐篷内的阴暗度,甚至实验过在冰川和积雪下穴居等,但结果都不理想。
    凡是到过南极经历过极昼的人,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见到夜色,见到黑暗,这是他们生命的渴求。
    要求:根据以下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云南昆明市2013届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

云南昆明市2013届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



云南昆明市2013届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