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语文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3皖北协作区语文试题答案

来源:2exam.com 2013-4-5 15:26:50

安徽省皖北协作区2013届高三3月联考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 共66分)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不言之美,不是以沉默的方式去休物。不言不足不说话,而是放弃“人之言”,达到“天之言”的境界。“天之言”乃是不以人的知识去言说,而以生命的本相去呈现。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句话是传统美学不言之美的一个代表性观点。这句话有三个理论层次:其一,不言之美作为一种“大美”,不与“小美”相对,它是根本的美,是美的本体:其二,天地以“不言”为美的根本特点,美的创造就是复归自然之道,故以“不言”之美为美的最高准则:其三,天地之美并非与人的世界无关,在中国哲学中,天地不是纯然外在的物质世界,它是人的生命所映照的世界。
    《庄子》一书共使用“美”52次,其中多处含有哲学意义。它将美分成两种类型:一是一般的美,这是相对的美:一是道之美,这是绝对的美。前者称为小美,后者称为大美,或者至美。前者属于人的理性的视界,是人的语言可以表达的。而后者不涉人的理性,是人类语言所不可分别的浑然之美,是不言之美。前者是人为之美,后者为造化之美。在庄子看来,美是一个自然呈现的世界,美是不可说的,可说则非美。有言的世界是语言可以描述的世界,语言的有限性决定它无法真实反映这个世界。所以庄子认为有言之美一定是有限的、相对的,不完全的、片面的。而不言之美中,没有外在的审美。
有外在的审美,就是认识,是观照者对对象的认识,不言之美排除这样的对象存在的可能性。这样的美只能通过体验妙悟而获得。在庄子看来,一般美是知识的判分,是有分别的美:而大美则是超越知识,是无分别的美。一般美不脱主观性,而主观视界下的美则不是真美。一般美受制于主体知识的局限,那位因大雨高兴而跳跃的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这样的美的结论带有虚幻不实性。一般美是一种局部的、片面的美而不能达到“共美”。一般美都有标准,而无言之大美是没有具体标准的。
    从根本上说,庄子以为不言之美为绝对之美,为美的本体。以知识去解说天下,到底是“小识”;而无知无识,心中混茫,葆纯全之志,这就是大识。大识就有大得,大得有大美。大美便只在不言中。显然,庄子承认有一个绝对的美的本体,而美的创造应
该循此为道。一切自然显现的都是美,而这美都根源于“不言”的美的本体。
    (选自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有删改)
1.与“不言之美”有关的内容,下列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项是(3分)
  A.不言之美既是根本的美、绝对的美,又是美的本体。
  B.不言之美是人类语言所刁;可分别的浑然、造化之美。
  C.不言之美是可以部分通过知识体验妙悟而获得的。
  D.不言之美是排除外在审美的、没有具体标准的美。
2.下列对原文相关段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段从否定对“不言之美”中“不言”的错误理解入手,提出“天之言”的正确呈现方式,即以生命的本相去呈现。
  B.第二段指出“不言之美”的三个理论层次,即确立它的本体的地位,它是美的最
    高标准,天地之美与人的世界相关。
  C.第三段指出庄子将“不言之美”和—般的美分别称为“大美”和“小美”,并从不同角度对它们进行了区分。
  D.第四段从根本上对庄子的“不言之美”再做阐述,指出不言之美是美的本体,无知无识,就是大识,就是大美。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项是(3分)
  A.有具体标准的美,是知识之美,是有言之美,不是真美、大美。
  B.美的创造就是复归自然之道,故不言之美也可通过人的努力而实现。
  C.庄子认为绝对的美带有虚幻不实性,一般美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
  D.知识是人达到“不言之美”境界的最大障碍,去除知识,则可到达。
二.(3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家富於财,性好施与。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时孙策已薨,权尚住吴,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曰“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权益贵重之。
   会权得曹公欲东之问,与诸将议,皆劝权迎之,而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於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对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原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此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此天以卿赐我也。
  时周瑜受使至鄱阳,肃劝追召瑜还。遂任瑜以行事,以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曹公破走,肃即先还,权大请诸将迎肃。肃将入閤拜,权起礼之,因谓曰:“子敬,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肃趋进曰:“未也。”众人闻之,无不愕然。就坐,徐举鞭言曰:“愿至尊威德加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更以安车软轮徵肃,始当显耳。”权抚掌欢笑。
  周瑜病困,即拜肃奋武校尉,代瑜领兵。及羽与肃邻界,数生狐疑,疆埸纷错,肃常以欢好抚之。备既定益州,与羽相拒。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会。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语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羽操刀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备遂割湘水为界,於是罢军。
  肃年卒。权为举哀,又临其葬。权称尊号,临坛,顾谓公卿曰:“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於事势矣。”(选自《三国志•鲁肃传》有删改)
4.对下面加点的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3分)
A.将数百人故过候肃 过:拜访 
B.曹操不可卒除 卒:通“猝”,仓促 
C.乘犊车,从吏卒  从:随从 
D.目使之去  目:用眼睛示意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3分)
A.肃乃指一囷与周瑜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B.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C.愿至尊威德加乎四海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D.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3分)
A.面对前来求取粮食的周瑜,鲁肃慷慨地把家中的两仓米送给他一仓。周瑜认为鲁肃是个奇才,与他结下深厚的友谊,后来又把它介绍给孙权。
B.得知曹操来犯,孙权集合众将商议,众人都劝孙权投降,只有鲁肃设身处地地位他着想,劝他力排众议,早定大计,这与孙权的心意相合。
C.击败曹操后,孙权特地为他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鲁肃却自恃功大,认为迎接仪式不够显赫,希望孙权以帝王的身份以安车软轮迎接他。
D.周瑜病困,鲁肃领军。在于蜀军相拒时,鲁肃邀请关羽谈判。会面时,鲁肃责问关羽蜀军失信,最终刘备以湘水划界,两家于是罢军。
7.把原文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8分)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① 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省太和县东南,是颍水和其他河流汇合处。宋时属颍州。晏殊、欧阳修、苏轼都在颍州做过太守。欧阳修晚年退休后住在颍州,写了一组《采桑子》(十首)。
8.这首词上片出现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4分)
                                                              
9.首词下片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4分)
                                                                     
三.(2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4题
父亲
 [挪威]比昂松/
     这里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名叫索尔德•奥维拉斯,是他那个教区里最富裕、最有影响力的人。一天他出现在牧师的书房里,他的样子很高大、很认真。
     “我生了一个儿子,”他说,
“我想让他来受洗礼。”
     “他叫什么名字?”
     “芬,——是以我父亲的名字命名的。”
     “那么,他的教父、教母呢?”
       他们被一一说起,证实是那个教区里索尔德亲属中最好的男女。
     “还有别的事吗?”牧师询问道,他抬眼看着。
       这位农夫犹豫了一下。
     “我非常想让他单独受洗礼,”他最后说。
     “那就是说在平常的时候了?”
     “下周六,中午12点。”
     “还有别的事吗?”牧师询问道。
     “没有了,”农夫捻弄起他的帽子,像是要走。
     这时牧师站起身来。“不过,我还有一句话,”他说着向索尔德走去,用手抓住他,严肃地直视着他的双眼:“上帝佑你!这个孩子会给你带来幸福,”
     十六年后的一天,索尔德又一次走进了牧师的书房里。
     “索尔德,你怎么一点不显老啊!”牧师惊讶地说道,因为他没在这人身上看出一点儿变化。
     “那是因为我没愁事儿,”索尔德回答。
     对此牧师没有说什么,但过了一会儿他问道:“今天晚上你有高兴的事儿吗?”
     “我今天晚上是为我儿子来的,他明天要接受按手礼了。”
     “他是个聪明的孩子。”
     “在我听到那小子明天在教堂出席时的号码之前,我是不想给牧师钱的。”
     “他将排在一号。”
     “既然你这么说,那就好,这是给牧师的十美元。”
     “我还能为您做些什么吗?”牧师询问道,眼睛紧盯着索尔德。
     “没有了。”索尔德走了。
     又过了八年,然后有一天在牧师的书房外响起了一阵嘈杂声,来了许多人,领头的是索尔德,他第一个走进来。
      牧师抬头一看,认出了他。
     “你今晚来跟了许多人呢,索尔德,”他说。
     “我是为儿子来这儿请求公布结婚公告的。他要娶古德曼女儿凯伦•斯托丽登,站在我身边就是古德曼先生。”
     “啊,那可是你们教区里最有钱的姑娘呀。”
     “他们都这么说,” 索尔德回答,同时用一只手把头发往后拢了拢。
       牧师坐了一会儿,仿佛陷入了沉思,然后把名字写进他的花名册里,没有做任何注释,接着那两个人便在下面签了字。索尔德将三块钱放到了桌上。
     “我只收一美元,”牧师说。
     “这我很清楚;但他是我唯一的儿子,所以,这一点我不在乎。”
      牧师拿了钱。
     “索尔德,这已经是你第三次为你儿子的缘故而来教堂了。”
     “但是现在我就要对他尽完所有的义务了,”索尔德说,他合上他的皮夹子,道了别,然后便走了。随行人员也随他慢慢离开了。
     两个星期后,风平浪静,父亲和儿子划船过湖,泛舟朝斯托丽登家方向划去。
     “这个横座板有点儿不怎么牢固”儿子说,他站起来把他正坐的座位弄直。
     就在这时,他站的那个木板从他身下滑落了;他伸出双臂,发出一声尖叫,也落入了水中。
     “抓住船桨!”父亲急忙喊道,他开始朝他儿子的方向奋力划去。儿子试图抓住船桨,但是尝试了几下,由于身体僵硬而美元成功。
“挺住”父亲大声地喊道,向儿子奋力划去,只见他儿子翻过身来背朝下,看了他父亲很久,接着便沉了下去。
     索德几乎无法相信这一切,他把船停住不动,凝视着他儿子沉下去的那一点,好像他肯定还会出现似的。那里升起一些水泡,然后又升起一些,最后是一个大的,它涨破了;于是,那里的湖面又如镜般平滑光亮了。
     人们看到那位父亲三天三夜不吃不喝,目不交睫,划着船在那个地方转来转去;他在湖上荡来荡去,寻找他儿子的尸体。第三天早晨,尸体终于找到了,抱着尸体翻过丘陵他回到了他的庄园。
     大约是在那以后过了一年,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牧师听见有人在门小心翼翼地叩门。他开开门,走进来一个又高又瘦的男人,驼背,头发花白。牧师端详了很久,终于认出了他。这人便是索尔德。
     “这么晚了,你还出来散步啊?”牧师问,说,站在他面前一动不动。
     “是的!现在已经很晚了,”索尔德说着,找一个位置坐下来。
      牧师也坐下来,好像在等着什么,接着是长长的沉默。最后索尔德说:
     “今天,我有事相托,我想把我的财产捐赠给穷人;我想把它作为我儿子的遗赠捐献出去。”
     他站起来,把一些钱放到桌上,然后又坐了下来。牧师数了钱。
     “这可是很大一笔钱呀,” 牧师说。
     “这是我那个庄园的一半价钱。我今天把它卖了。”他答道。
      牧师坐在那里,深思良久。最后,他平和地说道:
     “现在你打算做些什么,索尔德?”
     “做些好事。”
      他们在那里坐了一会儿,索尔德垂下双眼,而牧师望着索尔德。
     没多久,牧师说话了,说得很慢很轻:
     “我想你的儿子最后已经给你带来了真正的祝福。”
     “是的,我自己也是这么想的,”索德说,他抬起头来向上望着,同时两大滴眼泪慢慢地流下他的双颊。

11.概述小说主要情节(5分)
                                                                
12.简要分析索力德的形象。(6分
                                                        
13. 结合作品,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探究(6分)
(1)“两个星期后,风平浪静,父子俩驾着小船,为筹办婚礼,泛舟朝凯伦家的方向
划去。”这句活中的“风平浪静”在文中有什么用?
                                                     
(2)“索尔德说着抬起头,两颗豆大的泪珠顺着面颊慢慢地流下来。”索尔德为何而流泪?
答;                                                                   
 14.牧师最后说:“我认为你的儿子终于给你带来了真正的幸福。”这句话也得到了索尔德的认同。结合这篇文章,联系你在生活中的感悟,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7分)
答:                                                     
第Ⅱ卷表达题  (共84分)
  1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颀长/欣喜  咀嚼/味同爵蜡  短小精悍/宵衣旰食
    B.揶揄/觊觎  蛮横/横行霸道  叱咤风云/姹紫嫣红
    C.诅咒/狙击  揭露/原形毕露  改弦更张/故弄玄虚
    D.罗绮/涟漪  对称/称心如意  佶屈聱牙/桀骜不驯
  16.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些贪官污吏当政之时,都大言炎炎,冠冕堂皇,仿佛天下正义尽在掌握,私下里却漠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误国之深,莫此为甚!
   B.十八大以后,新—届领导人在改良会风上率先垂范,不说官话套话,不照本宣科,切中时弊,这—做法直捣官场积习,赢得广泛赞誉。
    C.中国首个职业拳王熊朝忠衣锦还乡,其家乡马关县给予75万元人民币的奖励,家乡人民更是倾巢而出,争相目睹拳王风采。
    D.一些评沦家认为,获得贝尔奖的作家莫言其文学才华和艺术能量固然令人瞩日,但贾平凹、陈忠实、刘震云等也可与之等量齐观。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六成多的国民认为,有关部门应举行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或读书节,以提高国民的阅读水平。
   B.教育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学校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营造身心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而不应成为比拼升学率的名利场。
   C.就在选秀节目严重透支观众的热情时,浙江卫视重金打造的“中国好声音”栏目强势登场,收视率—路飙升的同时也收获了好评如潮。
   D.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定阶段,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村人口,人口向城镇集聚,农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城镇数量增加。
18.把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4分)
中国古典诗歌有寄托象征的传统,美人、香草、明月、春兰秋菊各有习惯的寓意。
           ;           。             。                。            。
①有时为了使诗歌显得含蓄蕴藉,也故意隐去真意,用其它事物来比兴。②对这类作品
的鉴赏,当然应该透过表面的词句揭示其中的深义。③诗人有时不敢或不愿把自己的政治见解明白说出,就用隐晦曲折的手法透露给读者。④单是离开形象和感受,也不可能理解其中的真意,庚谈不上艺术的鉴赏。⑤那些题为咏怀、咏史、感遇、感怀的作品,尤其多用这种手法。 
 19.分析下面表格内容,把表格传达的主要信息补写完整(5分)
年龄 美国 中国
9-24个月 自己扔尿布 认字
2-3岁 扔垃圾、整理玩具、浇花、喂宠物 背唐诗
3-6岁 铺床、摆餐具、擦桌子、收拾房间 各种艺术能力培训
6-12岁 做简单的饭、清理洗手间、使用洗衣机 做作业,艺术培训
13岁以上 换灯泡、做饭、洗衣、修剪草坪 做作业,艺术培训
(1)美国家长认为,孩子应该                        
(2)中国家长认为,孩子应该                 
(3)你认可哪种教育方式?理由是                 
20.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答题(6分)
2012年11月2日,江苏扬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学生徐砺寒在骑车放学途中,不慎撞坏了停在路边的一辆宝马车。在原地等了20分钟,车主没有出现,眼看要迟到了,徐砺寒只好在车上留下一张表示道歉、愿意赔偿和写有联系方式的小纸条走了。车主发现纸条后,在网上发了一个帖子,表达了张杰的感触。
假如你是事主,请以车主的口吻写出帖子的内容。要求:合乎情理,语言简明,得体,不超过60字。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阵风过,峰顶上的小草俯身看到了涧底的松树,小草对松树说:“即便你吸尽了大山的乳汁也不可能达到我的高度。”松树笑而不语。又一阵风过,松涛阵阵,天高云淡。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13年安徽省皖北协作区高三年级联考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C(原文的表述为“这样的美只能通过体验妙悟而获得”,“而大美则是超越知识”,由此可以判断是无法通过知识体验妙悟获得的。)
2、D(判断有误:无知无识,葆纯全之志,方是大识;有大识方有大美,并非“就是大美”。)
3、A(B“美的创造就是复归自然之道”中的“美”指的是“不言之美”,而“可通过人的努力而实现”的是人为之美,由此可见说法错误。C庄子认为一般的美带有虚幻不实性,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D结论过于武断。)
4、C (从:使……跟从,带着)
5、A (A副词,于是、就。 B至、到;比。C介词,同“于”,到、在;助词,用于形容词词尾,表……的样子。D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主谓之间。)
6、C( 错在“鲁肃却恃功自大,认为迎接仪式不够显赫,希望孙权以帝王身份用安车软轮迎接他”。)
7、⑴周瑜就推荐鲁肃,说他才能可辅佐当世(或“当世君王”),应当广泛寻求鲁肃这类的人才,来成就功业,不要让他离开。(5分,“因”“时”“类”各1分,句意2分)
⑵刚才考察众人的议论,都是要妨害将军,不值得和他们谋议大事。(5分,“向”“专”“图”各1分,句意2分)
8、轻舟(短棹)、绿水、芳草、长堤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湖水绵延,芳草满堤,清丽活泼的春日西湖美景。(4分,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
9、①比喻,把风平浪静的水面,比作琉璃,写出水面的晶莹澄澈。②以动衬静,写涟漪微动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更衬托出西湖的幽静。(4分,每点2分,答“动静结合”“衬托”“反衬”亦可)
10、甲:(1)江间波浪兼天涌 (2)塞上风云接地阴 (3)丛菊两开他日泪 (4)孤舟一系故园心(5)寒衣处处催刀尺 (6)白帝城高急暮砧
乙:(1)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青青子衿 (3) 齐彭殇为妄作 (4) 落霞与孤鹜齐飞 (5) 石破天惊逗秋雨 (6) 衡阳雁去无留意
11、①索尔德请牧师为儿子洗礼;②索尔德请牧师为儿子施坚振礼;③索尔德请牧师为儿子发布结婚公告;④儿子意外溺水而死;⑤以儿子的名义,捐赠给穷人一大笔钱。(5分,每点1分,意思接近即可)
12、①物质富有,有影响力,有优越感,略显傲慢。如开头写他“趾高气昂”,稍后要牧师先报排号再付钱等等;②作为一位父亲,索尔德深爱自己的儿子,比如他几次到牧师家,请牧师为孩子单独洗礼、施坚振礼等等; ③儿子意外死亡,索尔德变得善良,有爱心,他捐赠出了很多钱财。(6分,每点2分,有概括,有分析,意思对即可)
13、(1)①交代天气状况,说明父子二人选择这个日子去凯伦家,是很正确、很自然的事情。②使儿子落湖横死,出人意外,极具震撼力、冲击力。③与下文儿子沉入水底,湖面依旧风平浪静前后呼应,暗示着索尔德内心波涛翻滚,形成了极大的反差。(3分,意思对即可)
(2)①儿子之死,给他带来的巨大伤痛,历经一年,也不曾消除。②自己的转变是伟大的,但也有一种无奈的情绪——以儿子的生命为代价。(3分,意思对即可。牧师的话,触发了他的情感。——也可考虑作为要点之一)
14、答案示例:
儿子出生后,索尔德把很多爱都给了儿子,他沉浸在巨大的幸福里,无忧无虑,但这种幸福是一个小家庭的幸福,是狭隘的幸福,他的爱是一种小爱。儿子去世后,他把钱财捐赠给穷人,把爱洒向更多的人,这是一种高尚的爱,一种大爱,这种使很多人得到爱的幸福是真正的幸福。奉献使人高尚而幸福。(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15、A(A项 qí/xīn  jué/jiáo   hàn/gàn   B项yú/yú  hèng/héng  zhà/chà   C项zǔ/jū lù/lù xián/xuán D项qǐ/yī chèn/chèn jí/jié)
16、B(A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也不关心。不能带宾语。B率先垂范:带头做好表率。符合语境。C倾巢而出:形容全体出动。多含贬义。此处褒贬误用。D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此处对象误用。)
17、B(A项,“举行读书节”搭配不当,“读书活动”和“读书节”并列不当。 C项,句式杂糅。D项,宾语中心词残缺。)
18、③①⑤②④(错一处,该题不给分)
19、(1)从小就参与家务劳动或者从小就养成做家务的习惯。(1分,意思对即可)
(2)更重视孩子的学业和各种艺术培训,基本上不让孩子做家务。(1分,意思对即可)
(3)答案示例:认可美国的教育方式,因为美国的教育方式更能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自立能力和责任心。(3分,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20、本题答案在内容上应扣住“诚信”“担当”“责任”等几方面回答,表达上应合乎情理,语言简明、得体。
21、参考2012年安徽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立意参考:
从松树的角度,可以谈淡泊不争,坚守自我,自我价值的认同和实现等诸方面。
从小草的角度,可以谈居高自傲,不尊重他人,缺少多元价值观。
也可以从环境对人或事物的影响、制约入手作文。

附:参考译文
鲁肃字子敬,是临淮郡东城县人。家中富有钱财,生性乐于施舍。周瑜任居巢县令,带领几百人专程拜访问候鲁肃,并请求资助粮食。鲁肃家中有两大圆仓的米,各有三千斛,鲁肃便指着其中的一仓米说送给周瑜,周瑜愈加知道鲁肃是个奇才,于是就结为亲密好友。这时孙策已去世,孙权还住在吴县,周瑜就推荐鲁肃,说他才能可辅佐当世,应当广泛寻求鲁肃这类的人才,来成就功业,不要让他离开。孙权马上召见鲁肃,与他交谈后便非常喜爱他。众宾客结束谈话后退出,鲁肃也告辞离去,孙权就单独叫鲁肃回来,合坐一席对饮,(鲁肃)说:“鲁肃我私下推想,汉室不可能复兴,曹操不可能一下子被铲除。我替将军您谋划,只有尽取长江流域,并占为己有,然后称帝建号来谋取天下,这就是汉高帝一样的事业啊。”孙权更加敬重他。
    适逢孙权得到曹操要东来的消息,和众将领商议,众人都劝孙权投降曹操,而只有鲁肃没有说话。孙权起身上厕所,鲁肃追到屋檐下,孙权知道他的心意,握住他的手说:“您想说什么?”鲁肃回答说:“刚才考察众人的议论,完全是要妨害将军,不值得和他们谋议大事。现在只有像鲁肃我这样的人可以投降曹操罢了,而将军您却不行。为什么这样说呢?现在鲁肃我投降曹操,曹操会把鲁肃我送回乡里,品评我的名位,还可能会做下曹从事这样的小官,乘坐牛车,带着吏卒,在士大夫们交游,逐级升迁还可能会做州郡长官。如果将军您投降曹操,想要在哪里安身呢?希望您早定大计,不要采纳众人的意见。”孙权叹息说:“这些人的主张,使我很失望;现在您阐明大计,正和我的心意相同,这是上天把您赐给我啊。”
    当时周瑜接受使命到鄱阳,鲁肃劝孙权赶快追召周瑜返回。随即任命周瑜掌管此事,让鲁肃做赞军校尉,帮助谋划策略。曹操大败撤退,鲁肃当即先返回吴郡,孙权隆重地邀请众位将领迎接鲁肃。鲁肃正要入殿阁拜见孙权,孙权起身向他施礼,并对他说:“子敬,我为您扶鞍下马来迎接您,足以使您感到显赫荣耀了吧?”鲁肃快步赶上前说:“还不够。”众人听到这话,没有不感到惊愕的。大家就座后,鲁肃慢慢举起马鞭说道:“我希望将军您的威仪恩德遍于四海,统一九州,能够成就帝王大业,那时再用迎接贤士贵宾的软轮安车征召我,这才算显赫荣耀呢。”孙权拍掌欢笑。
周瑜染病,孙权旋即任命鲁肃为奋武校尉,代替周瑜领军。关羽镇守荆州因为与鲁肃的军队邻近,双方屡生狐疑,彼此矛盾的情形愈发严重,而边界犬牙交错,为了边境土地的归属两方各执所见常闹得不愉快,而到头来鲁肃每每对关羽让步以保全两家的情谊。是时鲁肃屯军益阳与关羽对峙,鲁肃邀请关羽一同谈判,双方兵马各驻扎在会场百步之外,将领一级的高级武官俱单刀赴会。会议上鲁肃责问关羽道:“过去我方好心地将土地借予你们,是因为贵军兵败远来无立锥之地的缘故。眼下既然贵方已占领益州,就该把土地归还我家。岂知不但寸土未还,就连我方退一步只要求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你们也不肯从命,……”话还没说完,坐中有一人插嘴道:“土地向来便是有德者居之,哪有专属一家的道理?”鲁肃听罢大声喝斥声色俱厉,关羽拿刀起身道:“这是国家大事,这小子懂什么!”瞪了那人一眼,那人便乖乖地离开会场。后来刘备应许孙权,以湘水为界,湘水以东尽数割与孙吴,而湘水以西则属刘备,两家于是罢军。
鲁肃死。孙权给他举办丧事,又亲自参加葬礼。孙权称帝,登上祭坛,回头对公卿大臣说:“从前鲁子敬曾说到我称帝这件事,他可以说是看明了天下的局势啊。”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