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质检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 完卷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2)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吾尝终日而思矣, 。(荀子《劝学》)
(4) ,而后人哀之。(杜牧《阿房宫赋》)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6)浮光跃金, 。(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贾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以为廷尉。廷尉乃言谊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谊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谊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旧法。奏之,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然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自谊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谊为长沙王太傅。
谊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谊追伤之,因以自喻。谊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有鹏飞入谊舍,止于坐隅。鹏似鸮,不祥鸟也。谊既以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乃为赋以自广。后岁余,文帝思谊,征之。至,入见,上方受釐①,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谊具道所以然之故。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乃拜谊为梁怀王太傅。怀王,上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谊傅之。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谊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年三十三矣。
先是,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是时丞相绛侯周勃免就国,人有告勃谋反,逮系长安狱治,卒亡事,复爵邑,故贾谊以此讥上。上深纳其言,养臣下有节。
孝武初立,举贾生之孙二人至郡守。贾嘉最好学,世其家。
刘向曰:“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使时见用,功化必盛。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
(选自《汉书•贾谊传》有删改)
【注】①釐:胙肉,祭过神的福食;受釐,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召置门下,甚幸爱 幸:宠幸
B.悉更秦之旧法 悉:全部
C.是时丞相绛侯周勃免就国 国:国都
D.逮系长安狱治,卒亡事 卒:最终
3.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能直接说明贾谊才学优异的一组是 (3分)
①(贾谊)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②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③然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自谊发之 ④谊追伤之,因以自喻
⑤文帝思谊,征之 ⑥孝武初立,举贾生之孙二人至郡守A. 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③⑤ D. ④⑤⑥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与李斯是同乡,贾谊曾经向李斯学习并侍奉他。
B.读书人认为贾谊很有才能,而绛侯、灌侯等人却认为贾谊学识浅薄。
C.因为文帝的谦让,贾谊的许多想法未能变为现实。
D. 文帝向贾谊问及鬼神的事,被贾谊的回答所折服,认为自己的见识不如贾谊。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怀王,上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谊傅之。
(2)使时见用,功化必盛。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唐多令 惜别
吴文英①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②长是、系行舟。
【注】①吴文英,号梦窗,唐代诗人。一生未弟,游幕终身,晚年困踬以死。②漫:空,徒劳。
(1)“燕辞归、客尚淹留”一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2)结合全诗,请简要概括诗人的“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曹操病,华佗欲为其手术,曹操疑华佗为关羽报仇,下华佗于狱中而死,最后曹操也不治身亡。(《三国演义》)
B、在高老太爷的生日宴会上,冯乐山提亲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家接受了这门亲事。觉民知道后,坚决不同意,甚至离家出走。高老太爷临终前只好答应取消婚约。(《家》)
C、因为金融公债上混乱,实业界同人推举吴荪甫联合各方面有实力的人,办一个银行,做自己的金融流通机关,益中信托公司就是这样成立起来的。(《子夜》)
D、克洛德死后,加西莫多失踪了,与他一起失踪的还有爱斯梅拉达的尸体。后来人们在地窖里找到了两具抱得异常紧的尸骨。(《巴黎圣母院》)
E、葛朗台太太生就一副受苦受难、丑陋的面相,但性情极好。由于她没有嫁妆和其他收入,所以自惭形秽,对丈夫的折磨一向逆来顺受。(《欧也妮•葛朗台》)
8、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
(1)《红楼梦》中,林黛玉有几次葬花?第二次葬花是由什么事情引起的,请简述。
(2)玛丝洛娃被流放到哪里?她在途中处境很糟糕,聂赫留朵夫知道后为她做了什么事?使她境况得到哪些改变?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陈臻问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①一百而不受;于宋,馈七十镒而受;于薛,馈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
孟子曰:“皆是也。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②;辞曰:‘馈赆。’予何为不受?当在薛也,予有戒心;辞日:‘闻戒,故为兵馈之。’予何为不受?若于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③取乎?”
【注】①兼金:好金,多指黄铜。②赆:盘缠。③货:贿赂。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孟子因为宋赠金过多而不能接受。
B.陈臻认为,孟子对待馈赠态度不一,其中一定有一种做法是错误的。
C.孟子认为接受馈赠是有理由的,没有理由就不可以随便接受赠金的。
D.以上这件事体现了孟子在金钱上“重义”的原则。
(2)结合上文中的选段,谈谈你对“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这句话的理解。(3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人才培养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把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正是新的发展阶段教育改革深化的重要标志。人才培养体制主要是指人才培养的体系、制度和机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并从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任务措施。其中,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是关键,按照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原则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核心,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是重要保证。
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的关键在于构建以能力建设为重的教育制度框架,建立与学历序列平行和沟通的能力序列。在制定各种人才和各种职业(岗位)的能力标准和资格证书体系的基础上,将能力建设作为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的共同要求,构建初中后教育和培训,建立全国统一的与职业、工作岗位相对应的资格证书体系;完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学术型教育与应用型教育并重和相互衔接、沟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在中小学实行小班制、走班制、跳级、允许选修高一学段课程的制度,高等学校进一步完善弹性学制、学分制、主辅修制、学习与工作交替制等管理制度。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多向沟通,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社会有效监督,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建立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建立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选拔机制,克服社会用人单位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
摘自《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10、下列关于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新的发展阶段教育改革深化的重要标志,人才培养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
B、人才培养的体系、制度和机制是人才培养体制的主要内容,我们要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C、改革人才培养体制,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是关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核心,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是重要保证。
D、为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教育规划纲要》从多方面提出了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任务措施。
11、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的关键是什么?试举一例说明。(3分)
12、结合原文说说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革的意义。(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观火
梁遇春
独自坐在火炉旁边,静静地凝视面前瞬息万变的火焰,细听炉里呼呼的声音,心中是不专注在任何事物上面的,只是痴痴地望着炉火,说是怀一种惘怅的情绪,固然可以,说是感到了所有的希望全已幻灭,因而反现出恬然自安的心境,亦无不可。但是既未曾达到身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地步,免不了有许多零碎的思想来往心中,那些又都是和“火”有关的,所以把它们集在“观火”这个题目底下。
火的确是最可爱的东西。它是单身汉的最好伴侣。寂寞的小房里面,什么东西都是这么寂静的,无生气的,现出呆板板的神气,惟一有活气的东西就是这个无聊赖地走来走去的自己。虽然是个甘于寂寞的人,可是也总觉得有点儿怪难过。这时若使有一炉活火,壁炉也好,站着有如庙里菩萨的铁炉也好,红泥小火炉也好,你就会感到宇宙并不是那么荒凉了。火焰的万千形态正好和你心中古怪的想象携手同舞,倘然你心中是枯干到生不出什么黄金幻梦,那么体态轻盈的火焰可以给你许多暗示,使你自然而然地想入非非。她好像但丁《神曲》里的引路神,拉着你的手,带你去进荒诞的国土。
人们只怕不会做梦,光剩下一颗枯焦的心儿,一片片逐渐剥落。倘然还具有梦想的能力,不管做的是狰狞凶狠的噩梦,还是融融春光的甜梦,那么这些梦好比会化雨的云儿,迟早总能滋润你的心田。看书会使你做起梦来,听你的密友细诉衷曲也会使你做梦,晨曦,雨声,月光,舞影,鸟鸣,波纹,桨声,山色,暮霭……都能勾起你的轻梦,但是我觉得火是最易点着轻梦的东西。我只要一走到火旁,立刻感到现实世界的重压一一消失,自己浸在梦的空气之中了。有许多回我拿着一本心爱的书到火旁慢读,不一会儿,把书搁在一边,却不转睛地尽望着火。那时我觉得心爱的书还不如火这么可喜。
它是一部活书。对着它真好像看着一位大作家一字字地写下他的杰作,我们站在一旁跟着读去。火是一部无始无终,百读不厌的书,你哪回看到两个形状相同的火焰呢!拜伦说:“看到海而不发出赞美词的人必定是个傻子。”我是个沧海曾经的人,对于海却总是漠然地,这或者是因为我会晕船的缘故罢!我总不愿自认为傻子。但是我每回看到火,心中常想唱出赞美歌来。(若使我们真有个来生,那么我只愿下世能够做一个波斯人,他们是真真的智者,他们晓得拜火。)
……生命的确是像一朵火焰,来去无踪,无时不是动着,忽然扬焰高飞,忽然销沉将熄,最后烟消火灭,留下一点残灰,这一朵火焰就再也燃不起来了。我们的生活也该像火焰这样无拘无束,顺着自己的意志狂奔,才会有生气,有趣味。我们的精神真该如火焰一般地飘忽莫定,只受里面的热力的指挥,冲倒习俗,成见,道德种种的藩篱,一直恣意干去,任情飞舞,才会迸出火花,幻出五色的美焰。否则阴沉沉地,若存若亡地草草一世,也辜负了创世主叫我们投生的一番好意了。……
十九年元旦试笔(原载1929年12月23日《语丝》第5卷第41期)
1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与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分)
A、文中第一段,作者从炉边观火起笔,引出与火有关的思想,解说题为“观火”的缘起。
B、火和晨曦、雨声、月光、舞影、鸟鸣、波纹、桨声、山色、暮霭一样,都是最易点着轻梦的东西。
C、作者把火比作但丁《神曲》里的引路神,是因为火会暗示你,带你进入荒诞的国土。
D、作者欲扬先抑,先说对海总是漠然,原因是自己会晕船,转而写对火充满了热爱之情,为火大唱赞歌。
E、本文以“火”为线索,借助想象和联想,由实而虚依次写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14、文中波浪线处引用拜伦“看到海而不发出赞美词的人必定是个傻子”这句话有什么作用?(4分)
15、结合文本,举例说明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火的确是最可爱的东西”。(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我负丹青 丹青负我”
徐璐明
“我负丹青”是吴冠中80高龄时写就的自传的题目,这短短四个字是大师为自己交付给丹青水墨的一生所下的注解,一个“负”字更是道出了这位艺术家艺术修行至深处的自省与不满足。事实上,吴冠中对中国当代绘画艺术的贡献是无人可以取代的。如果说林风眠把中国艺术追求的韵味与西方现代绘画的构图形式结合在一起,那么吴冠中则是在继承前辈衣钵的同时,将中西
画风的融合提升到了新的境界。
巴黎塞纽奇东方艺术博物馆馆长玛丽•德莱士•波波小姐曾这样评价吴冠中:“(他)若非最伟大的,也是今天唯一成功地融会了东西方两种文化”的画坛大师。
翻看吴冠中的求学历程,就不难读懂为何他会穷尽一生探索东西方绘画艺术语言。吴冠中出生农家,1935年,已经考入浙江大学附属工业学校的吴冠中来到好友朱德群就读的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玩,见到了油画、水墨画和雕塑。“就像初生的婴儿刚睁开眼睛,第一次看到了世界”,艺术的美深深感染了17岁的吴冠中。不顾父亲的强烈反对,吴冠中考入杭州艺专。
在那里,他学到了东方的艺术思想,也接受了西方绘画的基础——素描和油画都是当时艺专的主体课程之一。而真正带领他进入西方绘画世界的,则是他之后留学法国的经历。在法国,他师从巴黎画派的重要成员苏弗尔皮教授。“小路艺术娱人,大路艺术撼人”,苏弗尔皮教授的艺术理念,深深影响了吴冠中的创作理念和创作实践。
尽管沉浸西方绘画艺术多年,吴冠中并没有对西方的美学法则照单全收。江梅告诉记者,在吴冠中的作品中,油画厚重的材质和丰富的色彩特性与中国画的淡雅轻盈自由结合,西方油画强调块面结构与传统中国画在点线上的韵律交相并融。吴冠中继承了中国水墨画的写意传统,又借鉴了西方抽象的风格,笔下无论是油画还是水墨画,既富中国气质,又具现代感,东西画风浑然一体。
在色彩的运用上,吴冠中习惯用减法。他借鉴中国水墨的色彩并融合西方光色,追求黑、白、灰的构成,并在此过程中找到了自己钟爱的颜色——银灰。他擅长表现江南水乡的景色,其油画中的村庄、小镇、黑瓦白墙,无不透露着中国水墨“墨分五彩”的淡雅。在点、线、面的运用上,吴冠中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此次陈列在中华艺术宫“名家馆”的油画《鲁迅故乡》,就是其中的代表作。这幅创作于1977年的油画,吴冠中在近景中用线条勾勒出绍兴中学的树丛,后面用他擅长的墨点法将水乡的白墙黑瓦一层层展开,直至消失在天际线之中。画面中零星散落着一些红点,在大面积的灰、黑、白中显得醒目却不夺目。而穿绕其间的一条河流就像整幅画的脉络,把近处的实景与远处的幻境巧妙地统一起来,处处透露着江南水乡安静祥和的人文意境。
(有删改)
1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与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分)
A、见到了油画、水墨画和雕塑,“就像初生的婴儿刚睁开眼睛,第一次看到了世界”,这说明艺术美对吴冠中的震撼。
B、吴冠中不顾父亲的强烈反对,穷尽一生探索东西方绘画艺术,做出了无人可以取代的贡献。
C、吴冠中留学法国,师从巴黎画派的重要成员苏弗尔皮教授并深受其艺术理念的影响。
D、吴冠中在色彩的运用上习惯用自己钟爱的银灰色,他的油画也透露着中国画的淡雅轻盈。
E、文章通过对吴冠中画风和作品的介绍,体现了他融会东西方文化的艺术追求及所获得的成就。
14、“我负丹青 丹青负我”这两个“负”字的含义是否相同,结合文本,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15、结合文本,举例说明你对吴冠中是“融会了东西方两种文化的画坛大师”这个评价的理解。(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福州的寿山石雕,与福州的脱胎漆器、软木画合称《榕城三绝》。寿山石雕是传统的民间雕刻艺术,以产于福州北部山区北峰的寿山石为材料,通过特殊技艺制作出供人 (wán shǎng)的小型雕刻。寿山石雕十分注重依石造型,因而有"一相抵九工"之说。用寿山石精心雕成的各种人物、动物、花果等陈设品,栩栩如生,让人喜爱到舍不得放开。
项目 摘要 答案
纠正用错的标点符号
据音填字 wán shǎng
据意写成语 喜爱到舍不得放开
(2)2015年 第八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将在福州举行,请你以东道主的身份,拟一条欢迎各地运动员与观众前来参赛、观赛的标语(不超过20字且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分)
随着近几年来新词新义大量的出现,《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新增了3000多条新词。这说明修订专家们还是最大限度地跟上时代脚步,“宅男”、“宅女”的“宅”,“被代表”的“被”,虽然作为一种新的词意使用时间并不长,但依然被修订专家们收录了进来。但网络上对专家的选词选字还是挺有争议的,譬如“神马”、“有木有”、“剩男剩女”没有入选等等。 专家们对此的解释是:“神马”、“有木有”系谐音滥用,不选“剩男”、“剩女” 是因为这些词语带有歧视性。
对专家给那些未被收录的新词所做的解释,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五、写作(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各界人士都在热议高论,采访的记者多如过江之鲫,文学爱好者也突然暴涨,书店里的莫言著作一抢而空,相干不相干的大学则在竞相邀请莫言当名誉教授……面对此情此景,莫言淡定地说:“只希望尽快从喧嚣中摆脱出来,大家该干嘛干嘛去。”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福州市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质量检查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一) (6分)
1.(1)沧海月明珠有泪 (2)一尊还酹江月 (3)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4)秦人不暇自哀 (5)濯清涟而不妖 (6)静影沉璧
(每处1分,凡错、漏、添字,该处不得分。)
(二)(15分)
2.C 国:封地(3分)
3.A( ○4贾谊因为遭遇与屈原相近而感伤。○5文帝思念贾谊,又让贾谊到身边。○6介绍贾谊的后人。)(3分)
4.A (贾谊应该改为“吴公”。)(3分)
5.(1)梁怀王是汉文帝的小儿子,受文帝宠爱,又喜欢读书,因此才让贾谊当他老师。
(3分)(主要赋分点:“上”“故”“傅”)
(2)假如当时能够被重用,他必定能建立伟业,但是他被一些平庸的大臣陷害,这是十分叫人悲痛的事。(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