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赋分点:“使”“见”“为……所”)
【参考译文】
贾谊,是洛阳人。在十八岁时就因诵读诗书会写文章而闻名当地。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学优异,就把他召到衙门任职,并非常器重。汉文帝刚即位时,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卓著,为全国第一,而且和李斯同乡,又曾向李斯学习过,于是就征召他担任廷尉。吴廷尉就推荐贾谊说他年轻有才,能精通诸子百家的学问。这样,汉文帝就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之职。
当时贾谊二十多岁,在博士中最为年轻。每次文帝下令让博士们讨论一些问题,那些年长的老先生们都无话可说,而贾谊却能一一回答,人人都觉得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博士们都认为贾生才能杰出,无与伦比。汉文帝也非常喜欢他,对他破格提拔,一年之内就升任太中大夫。 贾谊认为从西汉建立到汉文帝时已有二十多年了,天下太平,正是应该改正历法、变易服色、订立制度、决定官名、振兴礼乐的时候。于是他草拟了各种仪法,崇尚黄色,遵用五行之说,创设官名,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法。汉文帝刚刚即位,谦虚退让而来不及实行。但此后各项法令的更改,以及诸侯必须到封地去上任等事,这都是贾谊的主张。于是汉文帝就和大臣们商议,想提拔贾谊担任公卿之职。而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嫉妒他,就诽谤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纪轻而学识浅,只想独揽大权,把政事弄得一团糟。”于是汉文帝后来就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任命他为长沙王太傅。
因为被贬而离开京城,贾谊的内心非常不愉快。在渡湘水的时候,写下一篇辞赋来凭吊屈原。贾谊缅怀屈原,因为他的遭遇而感伤,并把他与自己相类比。贾谊在担任长沙王太傅的第三年,一次有一只鵩鸟飞进他的住宅,停在了座位旁边。鵩鸟的外形跟猫头鹰一样,被认为是一种不吉祥的鸟。贾谊因为被贬到长沙,而长沙又地势低洼,气候潮湿,所以自认为寿命不长,悲痛伤感,就写下了一篇赋来自我安慰。一年多之后,文帝思念贾谊,就把贾谊召回京城。到了之后,就进去拜见文帝。当时汉文帝正坐在宣室,接受神的降福保佑。文帝因有感于鬼神之事,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也就乘机周详地讲述了所以会有鬼神之事的种种情形。到半夜时分,文帝已听得很入神,不知不觉地在座席上总往贾谊身边移动。听完之后,文帝慨叹道:“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能超过他,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过了不久,文帝任命贾谊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是汉文帝的小儿子,受文帝宠爱,又喜欢读书,因此才让贾谊当他老师。(后来)梁怀王因骑马不慎,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没有留下后代。贾谊认为这是自己作太傅没有尽到责任,非常伤心,哭泣了一年多,也死去了。死的时候年仅三十三岁。
之前,天下太平安定不久,国家的制度比较宽松。贾谊多次上疏皇帝,陈述他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希望能有所匡正和建设。当时,丞相周勃被免职而回到他的封地,有人告密说周勃要谋反,于是周勃就被抓起来,并被押到长安的监狱里面进行审问,最后证明周勃没有谋反一事,就让周勃的爵位和封地重新恢复。贾谊通过这件事去劝谏汉文帝,汉文帝完全接纳贾谊的观点,并按照礼节对待大臣。
汉武帝即位,提拔贾谊的两个孙子任郡守。其中贾嘉最为好学,继承了贾谊的家业。
刘向说:贾谊对三代和秦朝之所以太平和暴乱的原因相关论述,十分的得体,切合国家的实际情况,即使是古代的伊尹、管仲,也不可能比他高明多少。假如当时能够被重用,他必定能建立伟业,但是他被一些平庸的大臣陷害,这是十分叫人悲痛的事。
(三)(6分)
6.(1)对比。(1分)以秋深燕归与自身仍在外飘泊作对比。(1分)表达了客居他乡不得归的无奈、伤感之情。(1分)
(2)诗人的“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跟离人相别;二是秋天凄清的景致;三是功业无望,梦想成空;四是长年漂泊在外。
(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
二、(一)7.D (爱斯美拉达的尸体原本就存放在蒙特佛贡的地窖里,没有失踪。)E(葛朗台太太所继承的遗产使葛朗台老头得到三十万法郎)。(答对一项得3分,答对两项得5分。)
8.(1)两次。(1分)黛玉葬花,源于在怡红院中吃了闭门羹。(1分)宝玉的丫头晴雯(1分)因不满之前夜深困倦之时宝钗还来访,所以这次不问来者是谁,而将黛玉拒之门外。(1分)黛玉以为宝玉无情,便引出了这伤情的葬花一幕。(1分)
(2) 西伯利亚。(1分)知道了玛丝洛娃的糟糕处境后,聂赫留朵夫疏通了有关方面的关系,(1分)把玛丝洛娃调到政治犯队伍中。(1分)这里食宿比较好,不再受男人迫害。(1分)她还认识了几个对自己起了极好的影响、决定了自己的前途的人。(1分)
(二)(6分)
(1)A(孟子接受了宋的赠金。)(3分)
(2)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要会变通;(1分)但君子是不能被金钱收买的(君子要保持气节,要讲原则)。(2分)
【译文】
陈臻问道:“以前在齐国的时候,齐王送给您好金一百镒,您不接受;到宋国的时候,宋王送给您七十镒,您却接受了;在薛地,薛君送给您五十镒,您也接受了。如果以前的不接受是正确的,那后来的接受便是错误的;如果后来的接受是正确的,那以前的不接受便是错误的。老师您总有一次做错了吧。”
孟子说:“都是正确的。当在宋国的时候,我准备远行,对远行的人理应送些盘缠。所以宋王说:‘送上一些盘缠。’我怎么不接受呢?当在薛地的时候,我听说路上有危险,需要戒备。薛君说:‘听说您需要戒备,所以送上一点买兵器的钱。’我怎么能不接受呢?至于在齐国,则没有任何理由。没有理由却要送给我一些钱,这等于是用钱来收买我。哪里有君子可以拿钱收买的呢?”
三、(一)(9分)
10. A(3分 )
11. ①构建以能力建设为重的教育制度框架,建立与学历序列平行和沟通的能力序列。(1分)②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1分)(例略)(1分)
12.①能克服社会用人单位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1分)②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1分)③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重要保证。(1分)
(二)甲 (15分)
13.B.(只有火是最易点着轻梦的东西。) E.(“火”并非全文线索。)
(答对一项得3分,答对两项得5分。)
14.这句话从字面上看,拜伦是在赞美海,突出强调海的无与伦比的魅力。(1分)实际上是用了衬托的手法,(1分)以作者自己对海的漠然,来衬托其对火的热爱和赞美。(2分)
15.(6分)
答案要点:
①火充满活力和生机,能驱走寂寞,使人感到温暖。
②火变化万千,能给人梦想和希望,帮助人们缓解压力。
③火是一部活书,无始无终,绝不雷同,令人百读不厌。
(以上要点取一点并举例分析即可,例略)(要点2分,举例分析3分,语言通顺1分)
(二)乙(15分)
13. B.(不顾父亲的强烈反对是指其考取杭州艺专的事 。) D.(色彩的运用上是习惯用减法。)
(答对一项得3分,答对两项得5分。)
14.“我负丹青 丹青负我” 这两个“负”字的含义是否相同,结合文本,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两个“负”字的含义不相同。(1分)“我负丹青”的“负”是辜负、懈怠的意思,“丹青负我”的“负”是舍弃、远离的意思。(1分)前者表现了吴冠中的自省和不满足,以为自己对艺术的追求还未竭尽全力,深感愧疚;(1分)后者表达了自己未能达到艺术的极致的遗憾。(1分)
15.(6分)
答案要点:
①油画厚重的材质和丰富的色彩特性与中国画的淡雅轻盈相结合。
②继承了中国水墨画的写意传统,又借鉴了西方抽象的风格。
③借鉴中国水墨的色彩并融合西方光色。
(以上要点取一点并举例分析即可,例略)(要点2分,举例分析3分,语言通顺1分)
四、(13分)
16.(1)
纠正用错的标点符号 《榕城三绝》 “榕城三绝”
据音填字 wánshǎng 玩赏
据意写出成语 喜爱到舍不得放开 爱不释手
(《榕城三绝》改“榕城三绝”1分,“玩赏”1分,“爱不释手”1分)
答案示例:东海扬波喜盼九州嘉宾闽江起舞笑迎五湖健儿(内容2分,修辞1分)(超一个字扣1分,扣满为止)
17.答案示例一:收录新词是有一定原则的,不能照单全收。(2分)用“神马”、“有木有”代替“什么”“有没有”,是不规范的,会造成语言的混乱。至于收录了“宅男”、“宅女”而不收录“剩男”、“剩女”,是因为这两个词在潜台词中带有“没人要”、“挑剩下”的鄙视意味。(5分)(观点2分,理由4分,语言通顺1分)
答案示例二:收录新词要考虑到使用的广泛性。(2分)“神马”、“有木有”虽然不够规范,可是它们受到年轻人的喜爱。而“剩男”“剩女”等词汇已频频出现在群众的生活交际中,还是应该考虑将其收录,只要在这类词的解释中加上价值评判,加个括号,里面写上“含不尊重的意味”,就不成问题了。 (5分)(观点2分,理由4分,语言通顺1分)
五、18. (70分)按2012年福建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执行。
请放莫言一马 该干嘛干嘛去
陈鲁民
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一石激起千层浪,几乎引起全国狂欢。
各界人士都在发表热议高论,认识不认识的名流皆在大谈与莫言的交往;采访莫言及其亲友的记者多如过江之鲫,各家媒体都不吝版面,大写特写;各路作家无不见贤思齐,跃跃欲试,摩拳擦掌;文学爱好者也突然暴涨,书店里的莫言著作一抢而空;相干不相干的大学则在竞相邀请莫言当名誉教授;广告商也在不失时机大摇橄榄枝……不过,还是平常心的莫言清醒,诚恳表示:“只希望尽快从喧嚣中摆脱出来,大家该干嘛干嘛去。”
莫言获奖,他的朋友故旧突然多起来了,不论网上还是平面媒体电视广播,“我的朋友莫言”、“我所知道的莫言”之类文章是铺天盖地而来,说友谊情深似海,谈轶事生动有趣,攀交情称兄道弟,忆往昔一言难尽,其中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估计杜撰的不少,夸大的更多。众所周知,莫言是个低调内敛的人,平时不喜交往,朋友不多,没事就潜回老家高密写他的小说,获奖后也不会突然“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因而,莫言那些所谓“朋友”还是省点唾沫,别再拿莫言说事,胡乱爆料炒作,该干嘛干嘛去。
莫言获奖,受益最大的莫过于他的久被冷落的作品了。说实话,获奖前,莫言的书远比不上那些畅销书好卖,许多书店里莫言的书都落有厚厚灰尘,少人问津。获奖后,各地书店里的莫言著作一抢而空,一天卖掉的莫言作品超过好几年之所卖。不过,我要泼点冷水,您要是没点耐心和诚意,莫言的书多半是读不下去的,那种“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的口味您未必会欣赏,所以,如果无此文学爱好,您没有必要硬着头皮去啃莫言,还是该干嘛干嘛去。
莫言获奖,最激动的还是各路作家,特别是那些自觉与莫言水平不相上下的作家,他们看到了登临顶峰的希望,看到了名利双收的前途,一个个信心爆棚,踌躇满志,莫言能行,我为何不能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谁知道下一个诺奖得主就不是我呢?不过,虽然获奖这事“莫言空前,莫言绝后”,从理论上说人人皆有可能,但大家还是冷静一点为好,莫言获奖,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有些不可比因素非个人能力所能为,也不可能“有志者事竟成”,所以您千万不要因为想得奖,就放弃自己的文学追求和路子,盲目学莫言的风格、做派,那弄不好会闹成邯郸学步,不伦不类,迷失自我,走火入魔,因而,劝您一句,成功无法复制,欲望太多伤身,您还是该干嘛干嘛去。
莫言获奖,那些与文学毫不相干的人和单位也一拥而上,赠他豪华别墅,请他赴宴欢饮,找他合影签名,请他作励志报告,向他索要墨宝,请他担任名誉兼职,邀他代言广告——— 莫言并不知情的“莫言烧鸡”已在网上出售,到他府上拜访,为他修缮故居,甚至打他秋风,求他赞助,让他烦不胜烦,无可逃遁,无奈地对央视记者表示:“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重重,能幸福么?”而莫言又是个好脾气的人,心慈面善,一般不会黑下脸来断然拒绝,这些干扰无疑将会严重影响他的正常生活和文学创作,他已经有些心力交瘁了。如果您真的关心莫言,爱护莫言,尊重莫言,还希望他能再接再厉,创造更大辉煌,那就省省力气,别再打莫言的主意,放他一马,别再骚扰他,让他尽快脱离喧嚣的氛围,重新开始文学耕耘,你我众人也都各司其职,各务其实,该干嘛干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