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志愿 >> 文章正文
 
2009高考志愿填报圣经作者访谈
整理自:张艺执 2009-2-11 13:40:46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人民网视频访谈。今天我们邀请到北京天利考试信息网特聘高考志愿填报专家,《2009高考志愿填报圣经》的作者张艺执老师做客人民网教育频道,为广大考生讲解高考志愿填报的方法和技巧。张老师您好。

  张艺执: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元宵节已经过去了,对于很多高三学生来说,最后一个学期开始了,他们即将面对的就是6月份的高考,高考对于每个人的人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高考之前他们将要面对一个非常关键的选择就是高考志愿的填报。我们知道为了让更多考生掌握填报志愿的规律和技巧,提高录取的命中率,张老师曾经总结出了高考志愿填报十要十不要,今天我拿到手上的第一要和不要,就是重视抓早,不要轻视和赶晚,请张老师解释一下这个话怎么理解?

  张艺执:高考志愿填报这个问题上,广大的考生和家长都是非常重视的,但是往往有的时候产生了一些误区,为什么这样讲呢?在介绍这个之前,我想先讲一讲我们国家目前高考志愿填报的三种方式:

  第一,考前猜分填报。这有两个地方,就是北京市和上海市,就是考前猜分填报。第二,考后估分填报。这样的地方有八九个省市区。绝大多数都是考后据分填报,也就是根据分数填报的,这样的有21个省市区。目前来看是这样区分的。考后估分填报和考后据分填报,这样占了全国绝大多数。他们填报志愿的时候,往往就采取咨询的方式,也就是填报志愿前三到五天就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咨询活动。这样的一种情况就给了考生和家长一种错觉,就以为赶紧参加咨询会,然后就填报志愿,仅仅高考志愿填报就这么几天的事情。其实这就是一种形式上给了考生和家长形成的一种误区。

  为什么要重视、要抓早呢?我以本科为例。本科考生应该填一本、二本、三本,这是至少的。每一批次一般来说至少要考虑五所院校,这个加起来就是15所院校。这15所院校怎么对待呢?根据我们现在的情况,高校的合并、更名,这个现象是非常普遍、非常多的。考生和家长要把这十几所学校的前世今身都了解清楚,这就不一定是几天的事情,有的学校披露信息比较好,它的各种情况都介绍的很清楚,有一些学校并没有很详细地介绍,所以你要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和寻找,所以这不一定是几天的事情。然后你把这十几所学校的招生章程读懂、读透,弄清楚,达到能够报的水平,也不是几天的事情。这里面也就有点复杂,下面再展开来讲关于招生章程的事情。

  为什么说读懂、弄通也不是几天的事情?一个是有一些专业术语、行话写在上面,考生家长不一定懂,要尽早去咨询。还有的就是有些学校的信息不是很完全,有的省略掉了,你也不是很了解,有的高校本身在招生章程当中也是不太规范的,这也需要你去了解清楚,所以这也不是几天的事情。再加上你要填报高考志愿,起码就要选择学校,你选择学校的时候要知道你的分数和学校的录取分数大概是多少,所以用我的话来说就是预测校线,所以你要把这十几所校线预测准确,这也不是几天的事情。所以,头脑里面有高考志愿填报几天就能搞定的家长和考生一定要从现在开始重视起来,这绝不是几天的事情。最好就从现在开始搜集大量的信息,尤其是学校方面的信息。只有从现在开始做起,开始抓高考志愿填报的工作,这样的话逐渐逐渐地由浅入深,通过这些方面真正地掌握高考志愿填报的一些关键的、核心的技巧。这样的话,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当中就能够做到填得好、报得巧。
主持人:对于很多学生和家长来说,确实有这样的一个误区,觉得先把考试考好,志愿都是后一步的事情,等你分数出来了,我们很快地三五天把这个事情做一个选择,这确实是一个误区,这也让我想起我自己以前高考那段时间,确实有很多家长有这样想当然的想法。我有一个问题,在考生在高考志愿的选择上有时候和家长有一些矛盾,比如考生想考这样的学校,但是家长觉得要考那样的学校,您这里有分清主次、不要包办代替,您是如何理解这句话?

  张艺执:我提出来这个有以下几个层次的考虑:第一,现在的考生一般都是十七八岁、二十岁左右,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正在逐步的形成,他们对社会、尤其是自己高考上什么学,有自己一定的认识。第二,我们高考志愿填报成功了,去干什么呢?是去上大学。上大学是去做什么事?是去读书。这个书由谁来读?肯定是考生、学生来读,不是家长去读,这个一定要分清楚。所以高考志愿填报这个事情上,肯定是以考生为主,家长只是起辅助作用。说实话,我们国家现在有20几个省市区都是考后据分填报,考后有20天左右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就是家长完成搜集信息工作,最后考生参与进来,家长不决策都可以。至于考前工作特别紧张,家长占的成份多一些。但是在这里面,即便是这样,也一定要分清楚主次,因为家长不能去包办代替。如果你为他的择固然家长的社会阅历、社会经验都很丰富,对他有帮助,即便是家长认为是很正确的,经过实践检验也是正确的,但是,你的孩子不认可,他在读这几年书当中,可以想像,是很难受的。这几年当中,他都带有一种情绪,不太愿意,是不是不利于他学好?所以,一定要分清主次。

  第三,有一首歌里面唱,“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温室里的花朵是成长不起来的,必须要经风雨、见世面,所以家长要考虑周全,孩子不接受,所以你就让他自己去闯一闯,他经过了挫折,经过了失败以后,可能会对他的人生更完美。

  通过这么几个方面,我认为在志愿填报当中一定要分清主次,家长一定要征求孩子的意见。最起码他不是十分赞同,也能够基本赞同。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够选一些学校,选一些专业。不然的话,我觉得是不太合适的。尤其是现在的考生,什么事情都是家长安排,所以他也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往往你给他安排得越好,他往往还不觉得好。就像我们平常所说的身在福中不知福一样的,他不感觉到这一点,他不领家长的情。你给他领下去反而不好,所以不如顺其自然,他遇到挫折以后,以后懂得了,可能会更好。所以这就是我说的分清主次、不要包办代替。
主持人:每个人从心理上来说都有一个选择的本能。一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都讨厌别人帮自己做选择,这也是很多孩子逆反心理的一个根源。同时我想到另外一个问题,有一些高三的学生,面临高考的时候,他是没有想法,不知道自己要报什么学校,总是靠感觉,我看您这第三条是说“要有理有据,不要凭想当然”。我想这个能不能和大家解释一下?

  张艺执:高考志愿填报,作为考生和家长来说,他们之所以要报哪一些学校,选哪一些专业,从他们的角度来讲基本说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也有一些依据。至于说这个道理是否正确,而且依据是否充分,这就需要打问号了。尤其是有少数人,他甚至就凭想当然,很典型、很突出的就是望文生义。一听这个学校的名字感觉就好,这个专业很时髦、很前卫,就报了。有少数是这样的。这是高考填报志愿的大忌,千万不能这样做。

  高考志愿填报最基本的就是要落实到选学校和选专业。首先,我们对于学校来说,就一定要了解学校的前世今身。前面我也讲过。你对学校的情况都不了解,仅仅听了一个名称就去报,其实这样的人大有人在。为什么我这么说呢?现在目前高校合并、更名,尤其是更名的,非常之多,非常之普遍。而且,学校更名以后效果就立马显现出来了。以前不更名的时候,很有可能报考的人数很少,甚至连计划都很难招满。更名以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所以这也就是说很多高校都愿意把“钢铁”、“冶金”、“地质”、“纺织”这样的名称都改为“科技”、“工业”的什么什么大学和学院。虽然说他们高校的合并、更名不一定完全都是为了招生,但是,可以说其中很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招生。这个原因是多种的,但是为了招生、提高招生的生源和质量,这一方面无疑是其中一个主要的方面。

  高校之所以这样做,这实际上从侧面也给我们考生和家长一个提示,我们就一定要对这个高校的前世今身了解清楚。再加上目前现在有一些学校也不是太规范,它在自己的宣传、介绍当中,对自己历史发展、办学沿革这方面介绍得不是很清楚,这样考生家长去了解,也还是有一些困难,所以要抓早一点,把这些方面多了解一下。这是一个方面。

  除了我们要知道这个以外,我们还要从学校的内涵上去认识高校,不能仅仅了解了学校的前世今身就行了,还要从学校的内涵上认识这个高校。怎么认识呢?我认为,要从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发展,以及它的师资力量、硬件设施,还有每年招生录取的情况和本科生、研究生的就业情况等等许多方面来了解高校。甚至如果想详细一点,还包括你到学校以后生活设施的一些情况,比如说,怎么吃住,像衣食住行这些方面,从所有的方面去了解这一所高校,最后进行一个综合评价。

  通常我们说大学并不是有个大楼就称之为大学,还是因为有了大师。所以,师资的力量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通过内涵去了解高校,在这些方面要是做到了以后,对这一个学校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但是仅仅有了这些还不够,还要从学校的类别上去了解。什么是类别呢?就是原来我们国家是计划经济,那个时候我们的大学是为部门办学,都是由部门来管辖,这样的话,我们国家就把大学分为许多类,比如综合类、理工类、农民类、地矿类、财经类、语言类等等很多类别。当然现在市场经济以后,许多的学校,尤其是985的高校和211高校,他们都倾向于向综合性方面发展,不管是以前的某一门类的学校或者是理工类的乡镇学校,有的都成为了综合类的学校,有的起码也成为了多科类的学校。但是即便这些学校形成了现在的规模,但是它的特色基本上都留下了。比如理工类的学校,虽然它现在成了一个综合的学校,门类很多了,但是,基本上它的特色还是保留在理工类,比如有的财经类的学校,虽然说它开设了很多的课程,但是基本上它的强势学科基本上是在财经类。

  如果我们从这些类别上去了解,就很容易帮助我们考虑了。我喜欢哪一个门类的学校,这个学校主打的就是这个方面,对于我们填报高考志愿来说就很有利了。这是一个方面。

  除此以外,还需要从学科门类上进一步划分。我们国家目前从大学来讲,本科的划分门类就是11个学科门类,但是我们高考志愿填报,往往分为理工类和文史类,填报志愿这样一分,理工有的包括理工农医,有的兼报,考生和家长觉得是一起的,也不分这个学校特色在理科方面强一些,有的在工科方面强势一些,他们也不区分了,就胡子、眉毛一把抓,这个也不太好。比如有些状元是文科状元,却考到了清华去了。有一些理科的状元考到了北大去了。当然这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一般来说,清华的工科无疑在全国是最好的,这是没有比的。北大的文史方面强一些。

  我举的是非常极端的例子,总而概之,很多学校都有这样的情况。上海的交大、复旦,天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武汉的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等等。所以我们的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进一步划分。你是倾向于理学这个门类,你最好就选择理学特色比较浓的,有优势的学校,不要局限在名次上面,这也不是完全没有作用,但是,太拘泥于这个就没有很多实际意义了。现在我们全国谁是第一呢?不好说。到底是北大还是清华?这个没有定论。有的排行榜这样说,有的排行榜那样说,没有一个权威的国家政府机关和部门来定这个事情。再加上,即便就是有了,你去学理学或者工学,这个区分开来,你要把这个掌握了,对我们填报是不是更好、更有利一些?所以我们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这么几个方面,这样的话对于我们高考志愿填报就比较好一些。
主持人:谢谢张老师。这也让我自己想到很多。包括我自己所经历的朋友,确实也有很多这样的现象。觉得这个学校名字好,综合排名靠前,我就选这个。刚刚张老师说的这些概括起来也很简单,就是考虑一个学校的综合性价比和它综合的软硬件设施,其次还要和它对口。我们不能学一个专业,去找这个专业是弱势,学校是强势的学校。这两方面我们要有理、有据,相对准确性会高一些。我们知道很多学生在这方面的考虑缺失,他的大学可能过的不快乐,或者总觉得比较别扭、不合适。更多的是他有非常好的成绩,能考很高的分数,绝对最后还是落马了,关键的原因就是他选报的学校太好了。比如我非北大不考、非清华不考,除了这两个学校,其他学校不考,我宁可再复读一年、两年,我也要考清华、北大。所以我就看到有一条是“要量体裁衣,不要盲目攀高”,这种学生的心理是怎么形成的?请张老师介绍一下。

  张艺执:现在逐渐在改革高考制度,但是从目前来看,还是以考分为主导的。要知道六大要素,但是毕竟高考考分还是最主要的,它占了主导的因素,在目前来说。你选报大学,就必须要把自己的考分和这个学校的录取分数相吻合,这样才行。你就不能有了一种想法,尤其是像刚才主持人所讲的,非北大、清华不上。其实往往落榜的就是这些考生。当然如果你是一个地方的状元,或者是前几名,当然可以这样。但是除此以外的其他的一些考生,一定要多考虑一些,不能够完完全全像你这样的来考虑,那就不太合适。

  我讲的量体裁衣,主要要请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把握两个竞争实力:第一,就是考生的自身竞争实力;这个竞争实力实际上是由六大要素组成的:1、平时的学习情况;2、高考的考分情况;3、思想品德情况;4、身体健康状况;5、家庭经济情况;6、其他个人的情况。你个人的哪一个要素出现了缺陷,不太足,这样就影响到你的整体竞争实力,这是一个。

  第二,学校的竞争实力。因为我们现在填报学校,各个学校之所以要排名,之所以产生误区,分数有高低。这就形成了学校的竞争实力。我讲的学校竞争实力当中,并不仅仅就是学校的综合排名这一个形成。当然,是以这个综合排名为基础的,但是最终落实到学校最后的录取分数上。若干年的录取分数很重要,这就反映出学校在高考志愿填报当中,你报考学校的实力。

  这两个实力一定要吻合,不吻合是不行的。只有吻合了,你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就不会落空,你才能够比较有把握地报上。不然的话,可能你想的很好,但是实际上往往达不到学校的头档线,甚至有时候你达到了头档线,但是你其他条件不具备,结果被退档。比如学校对身体健康状况有要求,可是你的身体健康状况不符合学校的要求,即便给你投了档,就会给你退档,所以这样就非常可惜。所以,请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这一个环节,量体裁衣一定要做到,不要自视清高,这都是不太合适的。
主持人:我们也可以理解很多学生有这样的抱负或者有这样的理想,但是在现实面前,我们还是要客观看待问题。您下面这一条可能就是解决方式“要分批填报,不要孤注一掷”,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很客观的态度。

  张艺执:为什么提出分批填报呢?这实际上和我们国家录取的情况、录取的制度办法是相关联的。因为高考志愿填报、高考招生录取工作是有时间性的,而且学校很多、人数也很多,所以为了招生工作能够有序地、高效率地进行,这样的话,他们就把学校分成了若干批,比如一批、二批、三批,还有专科的一些批次。把学校分为哪些批次,哪一个时刻就哪一个批次进行记录。这样就有利于招生工作的开展、进行。其实这个对我们考生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好处。因为我们现在录取率的体制,通常就是这样,就是前面的批次录了,如果你没上去,没有给你投档,后面的批次不影响,如果你填报了志愿,还可以给你再投。除了提前批的分数有点不太相同以外,后面的第一批次的分数是最高的,一般来说,大多数来讲是高一些的。到了第二批次就低一些,到了第三批次就更低。从我们各个地方的录取控制分数线、划线情况都可以看出来。所以,我们考生就要利用我们这个录取招生工作中非常有利的条件,切不可像刚才主持人说的有些考生就是以为自己的分高,我就是要非什么学校不报,往往就报了第一批,就报了哪一个学校,别的都不报。其实你的志向是可嘉的,但是我觉得要承认现实,你要做好两手准备,我刚才说的两个竞争实力,你够,你能上去,当然非常好,我也祝贺你。但是如果你不够怎么办呢?因为高考志愿填报,涉及的条件、环节和因素都是非常多的,万一哪一个条件、环节和因素起了变化,不是你可以预测到的。怎么办呢?即便你认为我完全有十足的把握上第一批的学校,我仍然建议你第二批次的学校也要报,第三批次的学校也要报。实际上在这个填报当中,大家要掌握政策,从我们国家目前来看,绝大多数地方都是这样的。就是你不报白不报,报了不白报。这些批次从上到下报下来,对你是有用的,如果上一批次你轮空了,档案没投出去,如果下一批次只要你符合了,是可以给你投档的。

  去年还是前年,云南有四个高考生,最少的超过重点线20多分,有的超过了60多分,结果最后都被录取到上海海师大学的专科,它本身就是一个二本的学校,结果只是录了专科。那是什么原因呢?就是他在这个方面没有把握好。但是比较可喜的是,他最后报了专科。当然至于最后你录到了专科去上不上,这还是考生自己的问题。你经过综合分析、通盘考虑以后,你不去上了,你去复读,那么你就不去。这是可以的。比如像600多分的,你没去报它,结果全部都踏空了,你想去上学都没有地方上了。从目前来看,我们国家绝大多数地方都是没有任何限制的,就是像我刚才说的,报了不白报,不报白不报。但是,有一些地方现在有这样一个情况出现,就是为了限制考生报道的入学率、新生的流失率,做了一些限制,对于有限制的地方,比如说,你录取了哪个学校,你不去,他就要把你记入诚信档案,这种情况在今年年初还传出来,教育部要做出这样一个规定,结果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很多人员,都是发表了意见。最后教育部有关人士出来说没有这个事情。也就是说,仅仅只是少数地方实行这个。当然我个人的意见,认为这样做是不太可取的。尤其是把考生纳入到诚信档案,我觉得也不合适。虽然我们国家的制度优越,但是国外那么多大学,考生的选择都有自主权,现在提倡学校办学自主权,但是考生的自主权相对来讲显得少了一点。好不容易克服了千难万险选了几个大学,结果录了一个自己原来有权利不去的,现在又给他搞一个诚信档案,说实话,经历过报考志愿这样一个情况的考生和家长来说,就感觉到填报志愿是非常难的。所以我也觉得,有关的地方和部门,确实也要从考生这个角度制定一些政策,我们现在提的口号,就是一切为了考生,有的甚至提出为了考生的一切。仅仅是为了地方的某些利益,限制这一个,我觉得就不太好。所以如果有这些规定的考生,就具体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考虑。
主持人:确实很多地方也在不断地做调整,所以我们还是要因地制宜,根据现实情况,但总的规律就是按照刚才张老师所介绍的。

  张艺执:大多数地方都是这样。

  主持人:如果没有限制,我们分批报考,给自己多几个选择的机会,这样是比较客观的,为我们以后也留有一些余地。在您的“十要十不要”里第六条是“因人而宜,不要机械照搬”。这方面不是特别理解,能不能和大家解释一下?

  张艺执:高考志愿填报实际上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事情。从表面来看,考生分数相同,进了这个学校。实际上,就像我刚才说的,六大要素都吻合了才行。表面上看,是考分的事情,实际上不仅仅是考分。所以,我们考生填报高考志愿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也就是像我刚才说的要把握这两个竞争实力,切不可人云亦云,就是说,你报什么我也去报什么,通常大家有一种情况、有一种现象,就是天南海北的现象,大家都愿意报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甚至是广州这些发达地区的院校。大家都可以理解这个心情,人之常情。但是你选择这些地方的学校,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力。你不要仅仅看到别人来报,我和他的分数差不多。这个不一定。所以还有其他的一些要素,那几大要素都要分析清楚才行。只有把这些都分析清楚了,这两个竞争实力吻合了,这样去报,你录取的命中率就会大得多。不然的话,很有可能报的时候满心欢喜,结果等待你的最后可能就是一个不太理想的结果。所以在这个方面千万不要随大流,我觉得这个不是太合适。一定要注意高考志愿填报个性化的问题。

  主持人: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情况。比如每年高考一结束,或者说每年寒暑假的时候都会有大量的消息传出来,比如谁的孩子考上哪个学校,从那个学校毕业以后有了一个多好的工作机会,一个月赚多少钱,和不同的父母传授这样的经验,可能很多父母都跟孩子说你要考这个学校,这个学校出来以后,肯定会有前途和出息。您的第七条就是“要综合分析、不要偏听偏信”,这一条对于考生,尤其对于考生家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张艺执:现在是信息社会了,尤其是经济发展,这样信息就非常多。这是一个好事。但是如果你不会利用,好事就变成了坏事。对于高考志愿填报的信息,我把它归纳为以下这几个方面:第一,政策的信息。就是关于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教育部2009年学科评估高校排名结果
    ·2003~2009年广西区大学前4名排行榜
    ·2003~2009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榜
    ·2003~2009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榜
    ·2003~2009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榜
    ·2003~2009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榜
    ·2003~2009甘肃省大学前3名
    ·2003~2009贵州省大学前3名
    ·2003~2009河北省大学前8名
    ·2003~2009河南省大学前8名
    ·2003~2008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榜
    ·2003~2009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榜
    ·2003~2009年山西省大学排行前5名
    ·2003~2009浙江省大学前7名
    ·2003~2008湖南省大学前6名
    ·2003~2009吉林省大学前8名
    ·2003~2009江苏省大学前13名
    ·2003~2009江西省大学前5名
    ·2003~2009辽宁省大学前12名
    ·2003~2009内蒙古区大学前3名
    ·2003~2009山东省大学前12名
    ·2003~2009陕西省大学前10名
    ·2003~2009上海市大学前10名
    ·2003~2009四川省大学前8名
    ·2003~2009天津市大学前6名
    ·2003~2009新疆区大学前3名
    ·2003~2009云南省大学前4名
    ·2003~2009重庆市大学前5名
    ·2009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前20强
    ·2009年中国一般大学排行榜前30强
    ·2009年中国重点大学排行榜
    ·2009年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榜单对比
    ·本科专业目录
    ·2009年有资格进行自主招生的高校名单
    ·008年度同意撤销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
    ·008年度需评估的高等学校医学类专科专业名
    ·008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
    ·008年度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医
    ·008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教育部不同意增设的第二学士学位专
    ·008年度教育部同意增设的第二学士学位专业
    ·2008年中国高校代表性富豪校友名单
    ·2008年中国富豪就读高校地区分布情况
    ·2008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1999-2008年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
    ·2009年中国研究型大学创新环境排名名单
    ·中国37所研究型大学名单及地域分布
    ·2009年中国一流大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