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类--车工操作考试考评要求
车工操作考试评分标准由工件质量和职业素养(现场操作规范)两部分组成,总分为工件质量分与职业素养(现场操作规范)分之和。
一、工件质量考评要求
1. 工件质量分的配分
公布的工件质量评分标准(评分样表)中每一项评分项目(对应试题加工表面特征类型)为一个配分值区间;
考试使用的工件质量评分标准中每一项评分项目(对应试题图样标注要素)为一个确定的配分数值。
2. 工件质量分的评定
考试结束后由评定人员测量工件各评分项目的实际要素,填写检测结果,根据评定标准评定该项目的得分,各项得分之和即为工件质量分。
二、职业素养(现场操作规范)考评要求
在考试过程中由评定人员按现场操作规范评定,单项分值按评分标准扣完为止。
若出现否决项则职业素养(现场操作规范)评分总分按零分计。
三、考试时间及考试停止
操作考试时间150分钟包括工件加工与交卷、考试结束前的工位清理、卫生工作等。
以下情况考生必须立即停止考试:
1.考评人员指出考生严重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经同意才能继续考试。
2. 考试时间结束。未完成的工件加工项目不得分。
3.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终止考试。
四、考试说明
1.考件材料和考试所使用的设备由考点统一准备。
2.考试所使用的工、刀、量、辅具等由考点统一准备。
3. 公布的考场准备单样表为考生考前培训参考用,正式的考场准备通知单根据考点实际情况略有调整,不再公布。
4.考试过程中如发生因考生操作失误引起设备损坏情况,设备维修费用由参加考试的学校和学生共同承担,社会考生则由考生本人承担。
车工操作项目评分样表
一、工件质量考评要求
|
序号 |
项目 |
检测内容 |
配分 |
考评要求 |
检测结果 |
得分 |
检测人 |
|
1 |
外圆 |
主要尺寸2-6个 |
30-40分 |
每超差0.01扣1分 |
|
|
|
|
2 |
圆弧 |
形状与
相关尺寸 |
0-8分 |
样板检查透光每超差0.05
扣2.5分 |
|
|
|
|
3 |
长度 |
轴向尺寸 |
20-30分 |
每超差0.02扣1分 |
|
|
|
|
4 |
锥度 |
尺寸 |
0-5分 |
每超差0.2扣1分 |
|
|
|
|
接触面不小于50% |
0-8分 |
接触面每减小5%扣2分 |
|
|
|
|
5 |
内孔 |
主要尺寸1-2个 |
0-15分 |
每超差0.01扣1分 |
|
|
|
|
6 |
螺纹 |
大径 |
8-20分 |
超差不得分 |
|
|
|
|
中径等 |
超差不得分 |
|
|
|
|
7 |
其它
尺寸 |
如内、外沟槽等 |
0-10分 |
超差不得分 |
|
|
|
|
8 |
几何
公差 |
圆跳动 |
0-6分 |
每超差0.01扣1分 |
|
|
|
|
垂直度等 |
|
|
|
|
9 |
外观 |
粗糙度Ra |
15-20分 |
每处Ra值增大1级扣1分 |
|
|
|
|
倒角、倒锐 |
5-10分 |
每超差1处扣1分 |
|
|
|
|
有无损伤 |
0-5分 |
有损伤不得分 |
|
|
|
|
合 计 |
120分 |
|
|
|
考评人员签名 |
|
评分说明:
1.考虑到机床和测量等因素,使用万能量具测量尺寸和形位精度超差在0.005mm以内不扣分。
2.在项目尺寸精度合格的前提下表面粗糙度合格,得该项全部配分;Ra值大一级扣该项一半配分;Ra值大两级该项目不得分。
3.未注公差的线性尺寸按试卷所列,圆弧尺寸为±0.2;角度尺寸为±0.5°。
4.外形严重不符的,不予评分。
二、职业素养(现场操作规范)考评要求
|
序号 |
评定项目 |
分值 |
考评要求 |
扣分 |
得分 |
|
1 |
工量具与
设备使用 |
20 |
1.工具量具混放扣2分 |
|
|
|
2.量具掉地上每次扣2分 |
|
|
3.工件装夹不规范扣5分 |
|
|
4.刀具安装不规范扣5分 |
|
|
5.量具测量方法不对扣1分 |
|
|
6.主轴未完全停止就测量工件扣2分 |
|
|
7.卡盘扳手不及时取下扣3分 |
|
|
8.主轴变速不停车扣10分 |
|
|
9.车床操作戴手套扣5分 |
|
|
2 |
安全文
明生产 |
10 |
1.未穿工作服扣10分 |
|
|
|
2.工作服穿戴不整齐规范扣5分 |
|
|
3.工具量具摆放不整齐扣2分 |
|
|
4.操作工位旁不整洁扣2分 |
|
|
5.操作时发生安全小事故扣2分 |
|
|
6.交卷后没清理工位扣2分 |
|
|
7.交卷后没清扫卫生扣2分 |
|
|
3 |
否决项 |
本项目出现任意一项,按零分处理 |
1.不服从考试安排 |
|
|
|
2.严重违反安全与文明生产规程 |
|
|
3.违反设备操作规程 |
|
|
4.发生重大事故 |
|
|
合 计 |
|
|
|
|
考生签名 |
|
|
|
|
考评人员签名 |
|
|
|
车工考场准备通知单样表
一、材料准备
|
材料牌号 |
规 格 |
数 量 |
备注 |
|
45 |
φ45×163 |
1/每位考生 |
按实际考生
人数准备 |
二、设备准备
|
序号 |
名称 |
型号规格 |
数量 |
|
1 |
车床 |
C6140/ C6132 |
1台/每位考生 |
|
2 |
卡盘扳手 |
相应车床 |
1副/每台车床 |
|
3 |
刀架扳手 |
相应车床 |
1副/每台车床 |
|
4 |
冷却液 |
乳化液 |
加满冷却液箱 |
|
5 |
活顶尖 |
相应车床 |
1个/每台车床 |
|
6 |
钻夹头 |
相应车床 |
1个/每台车床 |
|
7 |
砂轮机 |
砂轮:白刚玉、绿碳化硅 |
若干 |
三、工、刀、量、辅具准备清单(每台车床)
|
类别 |
序号 |
名称 |
型号规格 |
数量 |
备注 |
|
刀具 |
1 |
90°外圆刀(粗、精) |
焊接刀或机夹刀 |
各1 |
已刃磨 |
|
2 |
45°车刀 |
焊接刀或机夹刀 |
1 |
已刃磨 |
|
3 |
切槽刀 |
刀头宽≤5 |
1 |
已刃磨 |
|
4 |
圆弧车刀 |
刀头宽≤4 |
1 |
已刃磨 |
|
5 |
中心钻 |
A3 |
1 |
|
|
6 |
内外三角螺纹车刀 |
高速工具钢 |
1 |
已刃磨 |
|
7 |
内孔车刀(粗、精) |
焊接刀或机夹刀 |
各1 |
已刃磨 |
|
注:考场准备部分已刃磨的备用刀具,若考生要求换新刀具(或刀片)扣工件质量分10分,最多允许换刀一次。 |
|
量具 |
1 |
百分表 |
0-5 |
每4台车床1个 |
一级 |
|
2 |
莫氏锥度量规 |
4号 |
每4台车床1个 |
无扁尾 |
|
3 |
莫氏锥度量规 |
3号 |
每4台车床1个 |
无扁尾 |
|
4 |
千分尺 |
0.01/0-25 |
1 |
一级 |
|
5 |
千分尺 |
0.01/25-50 |
1 |
一级 |
|
6 |
游标卡尺 |
0.02/0-200 |
1 |
|
|
7 |
深度卡尺 |
0.02/0-200 |
1 |
|
|
8 |
磁力表座 |
|
每4台车床1个 |
|
|
9 |
螺纹样板 |
60º |
1 |
一级 |
|
10 |
R规 |
R15-25 |
1 |
一级 |
|
11 |
螺纹环规 |
单线,P=1-3 |
每4台车床1副 |
一级 |
|
|
|
其他 |
1 |
垫刀片 |
|
若干 |
|
|
2 |
铜皮 |
0.1 |
若干 |
|
|
3 |
毛刷 |
|
1 |
|
|
4 |
回丝 |
|
若干 |
|
|
5 |
活扳手(或固定扳手) |
|
1 |
调小拖板 |
|
6 |
油石 |
|
1 |
|
|
7 |
铜棒 |
|
1 |
|
|
8 |
红丹粉 |
|
若干 |
|
|
9 |
油壶 |
|
1 |
|
|
10 |
黑水笔 |
|
12支/考场 |
|
|
11 |
A4纸 |
|
若干 |
|
|
12 |
计算器 |
科学型 |
2只/考场 |
|
|
13 |
切削手册 |
|
1本/考场 |
|
|
14 |
电刻笔 |
|
1台/考场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