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浙江高考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浙江省信息技术统一考试考试说明

来源:2exam.com 2013-8-20 14:31:20

附件1


浙江省信息技术统一考试考试说明点此完整下载!


Ⅰ.考试性质
信息技术统一考试成绩既用于高校招生录取,又用于评定学业水平等第。
Ⅱ.考试要求
信息技术统一考试重视对考生知识、能力和信息素养的考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信息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重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在生产、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利于激发考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考试目标
信息技术统一考试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核知识及其操作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些操作运用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信息技术统一考试要考核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要求
①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②能熟练地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2.过程与方法要求
①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②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③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④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⑤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
⑥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
①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②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③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二、考试能力要求
信息技术统一考试中,考核的主要能力包括以下几方面:
1.观察能力
能正确认识有关信息技术设备的相关部件及结构特点;能认真观察并正确认识有关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程序化思想;能认真观察并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呈现信息、交流思想的生动性和有效性及特点。能正确了解常用软件操作过程中的相关信息。
2.记忆能力
能准确记住并再现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等。
3.操作能力
能运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工具进行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等。
4.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正确、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能适应信息技术不断更新与发展。
三、考试内容的认知层次要求
信息技术统一考试中,对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称为识记、领会、应用,分别以字母a、b、c表示,其含义如下:
a—识记:能记住或复现已学过的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
b—领会:对已学过的信息技术知识及操作方法,能用自己的语言或相应的操作进行表达、判断和直接运用。
c—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的处理,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业水平等第标准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等第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依次用A、B、C、E表示。
各等第标准分述如下:
A—优秀
学业水平达到A等第的考生,应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学科基本能力,具有明确的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具体要求是:
①熟练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
②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
③掌握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在VB程序设计环境中的实现方法。
④较系统地掌握多媒体技术概念、常用术语及应用。
⑤掌握对多媒体作品进行需求分析和设计规划的基本方法。
⑥比较深入地了解数据压缩技术。
⑦熟练掌握文本、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媒体的采集和制作,并能利用多媒体创作工具软件,熟练掌握对多媒体作品进行合成、调试与发布等基本操作。
B—良好
学业水平达到B等第的考生,应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学科基本能力,具有较明确的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具体要求是:
①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及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
②能够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信息、交流信息,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③理解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算法在VB程序设计环境中的实现方法。
④掌握多媒体技术概念、常用术语及应用。
⑤初步掌握对多媒体作品进行需求分析和设计规划的基本方法。
⑥了解数据压缩技术,熟练掌握文本、图片、声音等媒体的采集和制作。
⑦掌握动画制作的基本方法,掌握对多媒体作品进行合成、调试与发布等基本操作。
C—及格
学业水平达到C等第的考生,应初步具备信息技术学科的一些基本能力,具有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具体要求是:
①初步掌握信息技术基本概念、常用术语以及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
②能根据任务的要求及指定工具和方式,进行信息的加工和表达,开展合作交流,解决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③了解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算法在VB程序设计环境中的实现方法。
④初步掌握多媒体技术概念、常用术语及应用。
⑤了解多媒体作品进行需求分析和设计规划的基本方法。
⑥掌握文本、图片、声音等媒体的采集和制作,初步掌握对多媒体作品进行合成、调试与发布等基本操作。
E—不及格
学业水平成绩为E等第的考生,在知识、能力方面尚未达到C等第的要求。
Ⅲ.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的信息技术部分、浙江省教育厅颁布的《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2版)•技术》中的信息技术部分,确定信息技术统一考试内容。以下从知识条目、考试要求和试题类型三方面,采用表格的形式,具体列出高中信息技术统一考试的内容和要求。

 

信息技术基础
单元 知识条目 考试要求 试题类型
第一单元
信息及信息的获取 1.信息及其特征 b 选择题
 2.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a 
 3.信息的获取 b 选择题
 4.因特网信息资源的评价 b 
 5.信息的安全和保护 b 
第二单元
信息的加工 1.计算机的基本功能与特征 b 选择题、
操作题
 2.字处理
①文本的基本编辑
②批注和修订
③图片与表格处理 c 
 3.表处理
①表格数据的基本操作
②表格数据的排序与筛选
③数据分析及应用 c 
 4.算法及算法的表示
①算法的基本概念
②算法的常用表示方法
③顺序、选择、循环三种控制结构 b 
 5.算法的程序实现
①对象、属性、事件和事件处理的概念
②VB应用程序的界面设计与调试
③基本数据类型、常量、变量、常用的标准函数、一维数组
④算术、关系、逻辑三类基本运算及表达式
⑤赋值语句、选择语句、循环语句、注释语句
⑥解析算法、枚举算法等常用算法的实现 c 
 6.智能处理
①语音识别
②字符识别
③机器翻译和自然语言处理 b 

第三单元
信息的管理 1.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 a 选择题、
操作题
 2.数据库的概念 b 
 3.数据表、字段、记录的概念 b 
 4.利用数据库管理信息
①利用Access建立数据表
②字段的编辑
③记录的编辑 c 
第四单元
信息的表达与交流 1.信息表达方式与表达技术 b 选择题
 2.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板等信息交流方式 c 
 3.网页、网站的基本概念 b 
 4.常用的网页制作工具 a 

多媒体技术应用
单元 知识条目 考试要求 题型
第一单元
多媒体技术基础 1.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和特征 b 选择题
 2.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a 
 3.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a 
 4.多媒体作品的规划和设计 c 
 5.脚本编写 c 
 6.多媒体数据文件 a 
 7.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b 
第二单元
多媒体信息编码 1.二进制、十六进制与十进制的相互转换(正整数位) b 选择题
 2.ASCII码和汉字编码 b 
 3.图像、音频与视频数字化的概念 b 
 4.图像、音频、视频存储量的计算 c 

 

 

第三单元
媒体的采集与制作 1.文本素材的采集与处理 c 

 


选择题、操作题
 2.图形与图像、位图与矢量图的概念 b 
 3.图片素材的采集方式 b 
 4.图片素材的加工
①图像基本属性设置
②常用工具的使用
③图层的基本操作
④图层样式的设置
⑤常用滤镜效果的设置
⑥图片格式的转换 c 
 5.声音素材的处理
①声音素材的采集
②声音素材的基本处理
③音频格式的转换

 6.计算机动画的基本概念 a 
 7.二维动画的制作
①文档属性的设置
②时间轴、帧、图层、库的概念及基本操作
③元件的编辑及应用
④实例属性的设置
⑤媒体素材的导入
⑥逐帧动画、补间动画的实现
⑦动画文件的导出 c 
 8.视频素材的处理
①视频素材的采集
②视频的基本处理
③视频文件的输出

第四单元
多媒体的合成 1.多媒体创作工具 a 选择题、操作题
 2.多媒体作品的合成
①媒体素材的应用
②场景的编辑
③常用影片控制函数的应用

 3.多媒体作品的调试和发布 c 

 

 

 

IV.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高中信息技术统一考试采用上机考试形式,考试时间为40分钟,满分为100分。
(二)试卷结构
1.试题类型分布
选择题  30%
操作题  70%
2.试题难度分布
容易题:(70±5)%
稍难题:(20±5)%
较难题:(10±3)%

 

 

 


V.参考试卷
(此卷仅作参考)

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某银行的网络支付采用“密码+U盾+手机短信验证”方式,这样的设计,主要是为了保证信息的
A.共享性 B.时效性 C.安全性 D.交互性
2.某编码盘如图所示:
 
该编码盘由四道圆环组成,沿半径方向的四个色块依次组成一组数据,如果图中2号位的数据用二进制编码为0010,则6号位的二进制编码为
A.0101 B.0110 C.0111 D.1001
3.某手机的部分参数如下图所示:
主屏尺寸 3.5英寸
触摸屏 电容屏,多点触控
网络模式 GSM,WCDMA,CDMA,CDMA2000
操作系统 iOS 5.0
可用空间 16GB
RAM 512MB
CPU频率 800MHz
键盘类型 虚拟QWERTY键盘
GPS导航 支持
电池容量 1420mAh
下列关于该型号手机的说法,错误的是
A.触摸屏是电容屏 B.支持CDMA网络模式
C.支持GPS导航 D.操作系统是Android
4.小王在网上查询杭州到上海的火车票票价时的部分界面如图所示:
 
应输入正确的验证码是
A.2 B.5 C.2+5=7 D.2+?=7
5.Alexa是一家专门发布网站世界排名的网站,它依据用户链接数和页面浏览数每三个月公布一次新的网站综合排名。这种网站排名的评价方式属于
A.专家评价 B.个人推荐 C.统计评价 D.核心刊物评价
6.用Access软件创建的数据表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数据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数据表中共有5个字段
B.数据表中共有711条记录
C.“编号”字段的数据类型是“自动编号”
D.在①处输入“5”按回车键后,系统会自动删除第5条记录
7.将数学表达式 写成Visual Basic表达式,正确的是
A.Sqr(Abs(ab - c * c)) B.Sqr(Abs(ab - c * 2))
C.Sqr[Abs(a * b - c * c)] D.Sqr(Abs(a * b - c * c))
8.某同学为自己绘制了一个QQ头像,在绘制过程中放大图像,图像会变模糊。他绘制头像使用的软件可能是
A.Flash B.CorelDRAW C.AutoCAD D.Photoshop
9.一段采样频率为44.1kHz,量化位数为16位,双声道立体声的Wave格式音频,时长为40秒,需要的磁盘存储容量大约是
A.53.9MB B.6.7MB C.3.4MB D.53.9KB
10.小张在Flash中制作了一个名为“start”的按钮元件,部分界面如下图所示:
 
将该按钮应用到“场景 1”场景,测试该场景时发现:当鼠标指向该按钮时,指针没有变成小手形状。可能的原因是
A.“弹起”帧是关键帧 B.“指针经过”帧不是关键帧
C.“按下”帧不是关键帧 D.“点击”帧是空白关键帧
操作题1(本题有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在考生文件夹下的“Office”文件夹中,打开“分析.doc”文件和“用电量.xls”文件,完成以下操作:
(1)删除“分析.doc”文件中的批注,并将“表2”中的一月至十二月用电数据(共12条记录),复制到“用电量.xls”文件的“数据”工作表B4:G15区域中。
(2)在“用电量.xls”的“数据”工作表中,计算“全年用电量小计”,并将计算结果填入到相应单元格中。
(3)在“用电量.xls”中,建立一张反映各月份高峰用电与低谷用电情况的图表。要求:
①用三维簇状柱形图,系列产生在列;
②标题为“高峰用电与低谷用电情况比较图”;
③图表放在工作表“图表”中的A2:I16区域内。
(4)在“分析.doc”中的【1】所在位置,插入“用电量.xls”中的“高峰用电与低谷用电情况比较图”,并在【2】、【3】、【4】、【5】所在位置填上相应的数据;删除【1】、【2】、【3】、【4】、【5】字样。
操作题2(本题有3小题,其中第1小题4分,第2小题8分,第3小题4分,共16分)
打开并修改考生文件夹下“VB”文件中的工程文件“test.vbp”,使其具有下列功能:
在文本框Text1中输入某场馆可容纳的观众人数,在文本框Text2中输入疏散全部观众所需的时间,单击“计算”按钮Command1,在文本框Text3中,显示该场馆至少应设置的疏散出口数(假设同一时刻走出同一大门的观众为5人,每个观众走出大门的时间为3到5秒)。程序运行效果如图所示:
 

完成以下操作:
(1)在窗体中添加命令按钮Command1,并将它的Caption属性设置为“计算”。
(2)将窗体Form1的Caption属性设置为“出口设置”;为命令按钮Command1选择合适的事件过程,并将VB文件夹下“code.txt”文件中的代码复制到该过程中。
(3)调试并运行程序:在注释①和②所在行中找出唯一的错误并改正,利用图中的数据进行测试,使程序实现上述功能。
保存窗体文件和工程文件。

操作题3(本题有2小题,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8分,共30分)
在考生文件夹下的“MMedia”文件夹中,存有“微波炉.psd”文件、“用电安全.fla”文件。
(1)打开“微波炉.psd”文件,完成以下操作:
①将“窗”图层移动到“窗框”图层上方。将“门框”图层中黑色区域填充为RGB(255,102,0)。
②将“箱体”图层的图层样式设置为“投影”,“距离”为3像素,“扩展”为30%。存储“微波炉.psd”文件。

(2)打开“安全用电.fla”文件,其“load”场景的制作脚本如下:
场景:load 类别序号:1
进入方式:运行文件直接进入
呈现方式:
1.“标题”由透明变化到完全显示,出现在舞台正上方中央。
2.“播放”按钮出现在舞台右下方,单击该按钮,将从“main”场景第1帧开始播放。
3.其他动画略。 呈现顺序说明:
1.一开始同时出现背景图片、背景音乐和“标题”的动画。
2.最后出现“播放”按钮,并停止播放。
根据脚本要求,完成以下操作:
①在“load”场景中,利用库中“标题”元件,在“标题”图层第1帧到第30帧之间创建动画;
②在“load”场景中,将“播放”按钮元件应用到“按钮”图层,并设置按钮动作;
③测试影片时,单击“播放”按钮,影片只能播放到“main”场景第1帧,解决这个问题,使得单击该按钮能正常播放整个“main”场景的动画。保存“安全用电.fla”文件。

 

 

 

 

 

 

 

 

 

 

 

 


参考答案和操作建议
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C B D B C
题号 6 7 8 9 10
答案 C D D B D
操作题1(本题有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删除“分析.doc”文档中的批注;选中并复制“分析.doc”文档中“表2”的一月至12月用电数据(共12条记录),在“用电量.xls”文件的“数据”工作表的B4单元格上右击,选择“粘贴”。
(2)选定E16单元格→输入公式:“=SUM(E4:E15)”→回车。选定E16单元格→将鼠标移动到E16单元格的句柄上,待鼠标指针变为“+”,拖曳到G16单元格。
(3)在工作表“数据”中,选中数据区域B3:B15和E3:F15 →【插入】→【图表】→“图表类型”选:柱形图→“子图表类型”选:三维簇状柱形图→【下一步】→【下一步】→选择“图表选项”的“标题”选项,在“图表标题”框中输入“高峰用电与低谷用电情况比较图”→【下一步】→在“图表位置”的“作为其中的对象插入”中选择“图表”→【完成】,然后在工作表“图表”中将图表调整到区域A2:I16中。
(4)选中“图表”工作表中的“高峰用电与低谷用电情况比较图”→右击→选择“复制”→在“分析.doc”文档的【1】所在位置右击,选择“粘贴”,删除【1】字样。在【2】位置输入843.58(=1568*0.538);在【3】位置输入667.97(=1176*0.568),在【4】位置输入112.90(=392*0.288),在【5】位置输入62.71(=843.58-667.97-112.9),删除【2】、【3】、【4】、【5】字样
保存“分析.doc”文件和“用电量.xls”文件。
操作题2(本题有3小题,其中第1小题4分,第2小题8分,第3小题4分,共16分)
(1)打开考生文件夹下“VB”文件夹中“test.vbp”工程,参照题中的程序运行界面,在窗体Form1中添加命令按钮Command1,并将其Caption属性值设置为“计算”。
(2)将窗体Form1的Caption属性设置为“出口设置”;选择“计算”按钮的Command1_Click()事件过程,将“VB”文件夹下“code.txt”中的程序代码全部复制到该过程中。
(3)运行程序,在文本框Text1t和文本框Text2中,分别输入题中给定的程序运行图中的数据,然后单击“计算”,出现出错信息,分析此信息,可知错误发生在注释②所在行,中止程序的运行,然后修改注释②所在行,将“Text3.Caption = Str(doors)”改为“Text3.Text = Str(doors)”,重新运行程序,利用题中程序运行图中的数据进行测试,使程序实现上述功能。
利用“文件”菜单,在“VB”文件夹中保存窗体文件和工程文件。
操作题3(本题有2小题,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8分,共30分)
(1)①打开“微波炉.psd”文件,将“窗”图层移动到“窗框”图层上方。选择“门框”图层,将前景色设置为RGB(255,102,0)的颜色,用魔棒选择“门框”图层中黑色区域,然后用油漆桶工具填充该区域。
②在“箱体”图层上按右键,执行菜单命令:【混和选项】,在样式中选择“投影”,“距离”为3像素,“扩展”为30%。存储“微波炉.psd”文件。
(2)①打开“用电安全.fla”文件,脚本中要求:“标题”由透明变化到完全显示,出现在舞台正上方中央。因此,选择“load”场景的“标题”图层的第1帧,将库中的“标题”元件拖曳到舞台正上方中央,在第30帧插入关键帧,并对1帧中的实例进行属性设置,将实例的颜色的Alpha值设为0,然后创建动画补间动画。
②脚本中要求:“播放”按钮,出现在舞台右下方,单击该按钮,将从“Main”场景第1帧开始播放。因此,在“load”场景的第“按钮”图层的第30帧插入关键帧,将库中的“播放”按钮元件加入到该帧中,放在舞台右下方。选择该帧中的按钮,在动作面板中输入如下内容:
on (release) {
gotoAndPlay("main", 1);
}
③选择“main”场景的“背景”图层的第1帧,在动作面板中,删除“stop();”动作命令。保存文件。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