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时事 国际部分
1. 2014年1月1日,波罗的海国家拉脱维亚正式加入欧元区,成为欧元区的第十八个成员国。
2. 希腊1月8日在首都雅典举行仪式,从立陶宛手中接棒,正式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将在未来6个月
内主持欧盟事务。
3. 1月19日电,英国石油公司在2035年前世界能源发展预测报告中指出,未来20年俄罗斯仍将是世界
最大纯能源出口国,可以满足全球能源需求的4%。
4. 1月22日至25日,第四十四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2014达沃斯论坛)将在瑞士小镇达沃斯举行。“重
塑世界格局对政治、商业和社会的影响”,是本届年会主题。
5. 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简称拉加经委会)1月份发布《推动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报告。该报告称,中国已成为巴西、秘鲁、智利和哥伦比亚等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2002年到2012年间,中拉贸易额增长了20倍,从120亿美元跨越到2500亿美元,受中国经济强势推动,拉美地区出口在此期间增长了25倍。拉美主要国家对中国出口的大豆、铁矿石等大宗产品,已占有关国家外汇收入的80%以上。
6. 美国国会参议院2月6日以96票赞成0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马克斯•鲍卡斯
出任美国驻华大使的提名,自此鲍卡斯完成全部官方程序,正式成为美国第11任驻华大使。
7. 2月8日零时14分,第二十二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俄罗斯索契隆重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应俄罗
斯总统普京邀请出席开幕式。
8. 以“通过科技创新领域的战略伙伴关系推动公平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首届金砖国家科技创新部长级会议2月10日在南非开普敦举行,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率团出席。
9. 纽约大学斯格伯艺术中心将于2014年2月20日至5月12日举办“视觉和听觉:中国系列”艺术活动,庆祝中美建交35周年。
10. 2月22日——23日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会议主要讨论了当前全球经济形势、长期投资、全面增长战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改革、金融部门改革以及国际税收合作等问题,并发表了联合公报。联合公报说,与会成员承诺争取在未来五年内将G20整体GDP由目前预测水平提高2%以上。据悉,这是G20首次为实现经济增长提出具体目标。
11. 全球通信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行业盛会——世界移动通信大会2月24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开幕,今年的主题是“创造未来”。此次大会将吸引来自约200个国家和地区的7.5万名参展者和参观者,有约1800家企业在本次大会设展,这两个数字均创造了历史纪录。
12. 第十一届冬季残疾人奥运会3月7日在俄罗斯城市索契开幕。
13.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3月13日在日内瓦发布报告称,2013年全球国际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20万大关,
其中中国取代德国成为世界第三,中国中兴公司和华为公司均位列全球企业专利申请量的前三位。
14. 中国北京、波兰克拉科夫、挪威奥斯陆、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和乌克兰利沃夫5个城市正式申办2022
年冬奥会。
15. 俄罗斯总统普京3月21日签署已获上下两院批准的法案,完成克里米亚与塞瓦斯托波尔加入俄罗斯的所有法律程序,使两地正式加入俄罗斯。
16. 世界银行国际比较计划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按照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2014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将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这项成果一经发布,立刻引发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
17.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日前在北约理事会发表演讲,极力炒作、恶意宣扬“中国威胁论”,引发国际舆论强烈批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批评安倍用“民族主义”外套包装军事政策。近期美国《时代》周刊指出,激进的“爱国者”安倍正在让包括日本人在内的许多亚洲人感到不安。
18. 以“亚洲新未来:寻找和释放发展新动力”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4月8日至4月11日在海南召开。主要围绕改革、创新、可持续发展三大主线展开讨论,共设置30场分论坛、7场闭门会议、6场名人对话、4场圆桌讨论等数十场正式讨论。论坛还力求通过举办国别分会、首席执行官系列会议、青年观察家项目等形式进行创新。
19. 5月20日至21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亚信)第四次峰会在上海举行。这是亚信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盛会,这是亚洲国家主导解决亚洲事务,致力加强对话、信任与协作,谋求共建和平、稳定与合作新亚洲的重大契机。
20. 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并通过中国大运河项目和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大运河”和“丝绸之路”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1. 7月1日下午,日本政府召开临时内阁会议,正式决定修改宪法解释,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为日本自卫队在海外行使武力开辟了道路。一些国家官员和专家在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这意味着二战之后日本一直坚持的“专守防卫”的安全保障政策出现历史性转折,日本此举令国际社会担忧。
22. 7月26日是中、美、英三国发表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69周年。《波茨坦公告》连同1943年中、美、英发表的《开罗宣言》等国际法律文件,构成了日本必须归还中国钓鱼岛的国际法基础。对此,日本政府在1945年发表的《日本投降书》中明确接受,并在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承诺坚持这一立场。
23. 来自全球18个国家的20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北京,研讨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和启示。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75周年。7月26日在京召开的“一战和二战历史回顾:教训和启示”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了来自俄罗斯、法国、英国、美国、德国等17个国家的20多位外国学者参加,国内各科研院所约200名专家学者与会。
24. 由中国银行和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共同开发的人民币清算系统7月28日在澳大利亚成功运行,这标志着人民币成为第一个被纳入澳大利亚本地清算系统的外国货币。中国银行悉尼分行作为该系统的人民币清算行,将为澳大利亚境内外客户提供人民币清算服务,并逐步提供人民币债券发行、交易及期货等衍生产品结算、清算服务。
25. 中国人民银行3月31日与英国央行签署关于人民币清算与结算协议的备忘录,双方将根据备忘录在伦敦确定一家人民币业务的清算行。几天前,中德两国央行在柏林也签署了关于在德国法兰克福建立人民币清算机制的谅解备忘录。这份中德备忘录是在法兰克福打造人民币离岸中心的重要内容。
26. 据韩联社消息,韩国空军作战司令部4月10日宣布,韩美空军将于4月11日至25日在朝鲜半岛空域内举行名为“巨雷”的联合空中作战演习。韩美双方将投入103架飞机和1400余名士兵参演,规模创历史之最。
27. 日本外务省4月15日在其官网主页公布了有关钓鱼岛问题的宣传册,称“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说法“没有根据”。据悉,这是日本外务省首次针对钓鱼岛制作宣传手册,该册子还将翻译成汉语、英语等10种语言。
28.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4月28日报道,最新数据显示,新加坡超过伦敦,重新成为仅次于中国香港的全球第二大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
29. 第三届中非民间论坛12日在苏丹首都喀土穆开幕。论坛围绕“分享经验、深化合作、付诸行动——中非人民共同实现减贫脱困的目标”主题,讨论如何以务实高效的共同行动改善中非人民福祉,巩固中非人民友谊。
30. 6月4日至15日,联合国2014年第二轮气候变化谈判在德国波恩举行。各方进一步围绕拟于2015年达成的气候变化新协议和落实巴厘路线图谈判成果展开讨论。
31. 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委员会7月14日裁定,美国对中国钢铁制品、太阳能电池板等22类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的做法不符合世界贸易规则。这些商品的年出口金额约为72亿美元。
32. 总部设在罗马的联合国粮农组织6月16日对中国提前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予以表彰。中国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率团代表出席“千年发展目标”特别活动并接受表彰。这是联合国系统首次官方认定我国率先完成有关目标,表明国际社会对中国农业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对展现我国农业等领域全面建设的成就、树立我积极和负责任大国国际形象都具有重大意义。
33.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7月16日在巴西闭幕。会晤期间,五国签署了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设立应急储备安排两项重要协议。金砖银行的建立着眼于长期融资,将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应急储备安排则重在金融稳定,将增强金砖国家抗御金融风暴的能力。
34. 日本国立天文台7月29日宣布,日本、美国、加拿大、印度和中国将在夏威夷合作建造世界最大的光学反射望远镜。建成后的望远镜口径达30米,称为“三十米望远镜”(TMT),预计将建在夏威夷海拔约4000米的山顶上,此处终年视野清晰。工程将于今年10月开始,预计2021年完工。
35. 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5个核武器国家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5个《中亚无核武器区条约》缔约国5月6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中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签署仪式。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大使代表中国政府签署议定书,并宣读中国政府关于签署《中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的声明。
36. 8月2日,在柏林举行的第二十届世界翻译大会会员代表大会上,中国文学翻译家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国际翻译家联盟(国际译联)2014“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成为该奖项1999年设立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37. 欧洲航天局8月6日宣布,经过10年总长约64亿千米的太空飞行,“罗塞塔”彗星探测器于当天按计划进入了环绕“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的轨道,成为人类史上首个近距离环绕彗星飞行的航天器,为人类探索太阳系的进程开启了新的篇章。
38. 8月14日凌晨4时,渝新欧铁路首趟进口汽车整车班列在德国杜伊斯堡港完成装箱、捆扎、报关和装车,载着80辆汽车奔赴中国。当天清晨,这趟班列在汉诺威转入德意志铁路主干网。这是中国首次通过火车运输的整车进口班列。
39. 为期两天的第三十四届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南共体)峰会8月17日在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城举行,本届峰会的主题为“南共体经济转型策略”。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在当天开幕的峰会上接替马拉维总统穆塔里卡,成为南共体新任轮值主席。
40. 法兰克福人民币清算银行8月26日在欧洲金融重镇德国法兰克福正式启动,成为人民币国际化道路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法兰克福人民币清算银行的职能包括为其他银行和企业开设人民币账户,并办理欧元和人民币业务。
41.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四届海洋部长会议8月28日在福建厦门开幕。会议通过了《厦门宣言》。此次部长会议的主题为“构建亚太海洋合作新型伙伴关系”,重点讨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海洋在粮食安全中和相关贸易中的作用、海洋科技创新、蓝色经济等四个议题。与前三届会议相比,本次会议的最大特点是增加了蓝色经济的议题。
42. 世界卫生组织8月28日发布埃博拉疫情应对路线图,旨在未来6到9个月内阻止埃博拉病毒在受疫情影响的国家传播以及防止其在国际扩散。世卫组织的路线图表示,截至8月27日,累计发现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超过3000例,死亡人数超过1500人。
43. 布鲁塞尔时间8月30日晚,欧盟特别峰会推选波兰总理图斯克出任新一届欧洲理事会主席;意大利外长莫盖里尼出任新一届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至此,加上7月份就已通过的欧盟委员会新主席容克,欧盟新一届领导团队最终确定。
44. 近日落幕的第二十三届非洲联盟(非盟)峰会决定创建非洲货币基金,酝酿已久的非洲货币基金组织终于呼之欲出。该组织的创立,可谓非洲向货币与金融一体化迈出了坚实一步,将有助于推动非洲的经济增长。
45. 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9月3日发布了《2014—2015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内地竞争力较去年上升一位,名列第二十八位,中国香港位列第七。瑞士连续六年位居第一。
46. 2014年是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立25周年和“茂物目标”提出20周年。来自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24个成员经济体的300多位政界、商界和学界代表就“新常态:亚太地区的经济转型”、探索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新方式、中国企业家参与地区经济合作、亚太金融合作的现状与前景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
47.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和世界粮食计划署9月16日联合发布的2014年度《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报告称,到2015年将饥饿人口比例减半这一千年发展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48.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9月26日发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014”显示,2004年至2014年(截至2014年9月,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136.98万篇,排在世界第二位,位次保持不变;论 文共被引用1037.01万次,排世界第四位,比上年度提升1位。
49. 9月25日至28日,希腊爱琴海的罗德岛,汇集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共同参加“文明对话——世界公众论坛”的第十二届年会。今年论坛的主题是“全球团结起来避免重蹈一战的覆辙”。
50. 英国财政部10月14日发表声明说,英国政府已成功发行了首只人民币主权债券,规模为30亿元人民币,期限3年,票息率为2.7%。这是首只由西方国家发行的人民币主权债券,也是全球非中国发行的最大一笔人民币债券。
(此纲要由牡丹江教研员政治教研员 韩兆荣老师整理,如有错误,请第一时间反馈给网站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