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安徽对口高考 - 正文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2015滁州学院对口升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考试大纲

来源:2exam.com 2015-2-12 17:01:09

滁州学院2015年面向中职毕业生对口招生考试大纲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理论考试纲要

一、考试范围和内容
本纲要规定的考试范围、内容以教育部2009年新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等九门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基础》、《机械制图》和《电工电子技术》为蓝本,考虑到我省中等职业学校的特点,部分知识点作了适当调整和细化,主要内容包括机械基础、机械制图和电工与电子技术。
二、考试目标和水平层次
本纲要的考试目标由知识单元、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三部分组成。考试要求分为五个层次:
了解:主要开阔考生的知识面。
识记:考查考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识别和记忆能力。如能识别、记住各门学科中一些重要的专业术语、基本定律的文字叙述和数学表达式,能够识别并记住常用机械零件、电工仪器、仪表和电子元件的名称和用途等。
理解:考查考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是对知识点的进一步认识。要求考生在“识别”和“记忆”的基础上,领会所学知识的具体含义,并能用来正确判断、简单解释、说明有关问题以及进行简单计算。如机械传动的简单计算,运用基本定理、定律、原理和法则进行电磁路的计算等。
掌握:考查考生对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初步应用能力。如定轴轮系各轮转向的判定、基本几何体及表面求点的投影、能对繁简不同的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等。
综合运用:考查考生对专业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即要求考生能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判断、综合解决实际问题。如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定、典型零件图的识读以及使用电气设备时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等。

 
第一部分 机械基础

知识单元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了解 识记 理解 掌握 应用
工程力学 杆件受力图    √ 
 力矩、力偶  √   
 平面汇交力系     √
 拉伸、压缩强度计算    √ 
 剪切、挤压、扭转、弯曲、组合变形 √    
机械工程材料 金属性能   √  
 正火、退火、回火、淬火、调质  √   
 碳素钢牌号  √   
 合金钢、有色金属特点及应用 √    
机械零件 轴的结构与常用材料    √ 
 滚动轴承代号与类型     √
 滑动轴承材料、代号与类型 √    
 键连接、螺纹连接的类型及应用    √ 
 联轴器、离合器的类型及应用 √    
常用机构 机器与机构的区别  √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计算    √ 
 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及应用     √
 凸轮的参数、特点及应用   √  
 棘轮和槽轮的特点、类型及应用 √    
机械传动 带传动的特点及应用  √   
 带传动的传动比计算     √
 V带、带轮的结构及类型  √   
 带传动的安装、张紧及维护  √   
 链传动的类型、传动比及应用 √    
 齿轮传动的特点及其应用 √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啮合传动比计算及应用     √
 斜齿圆柱齿轮、圆锥齿轮的参数、啮合传动比计算及应用 √    
 蜗轮蜗杆的参数、啮合传动比计算    √ 
 蜗杆传动中蜗轮的转向判定    √ 
 齿轮的材料、结构及失效形式  √   
 轮系特点、分类及应用   √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及转向判定     √
 周转轮系、复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及转向判定    √ 
液压传动 液压系统的组成、特点及工作原理   √  
 液压传动计算    √ 
 泵、阀的分类、符号及功用  √   
 液压系统的工作分析   √  
量具和刃具 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万能角度尺及百分表的使用    √ 
 量规、塞尺、刀口尺、量块、水平仪的使用 √    


第二部分 机械制图

知识单元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了解 识记 理解 掌握 应用
机械制图基础 制图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    
 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   
 常见几何图形的画法和尺寸注法    √ 
正投影法和三
视图 投影法的概念与分类  √   
 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   √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和基本体 点、直线、平面的三面投影特性    √ 
 基本体的三视图画法和尺寸注法    √ 
 基本体上点、线、面的三面投影画法    √ 
截交线与相贯线 平面截切常见回转体的截交线投影的画法     √
 两圆柱正贯的相贯线投影的画法     √
 圆柱和圆锥正贯的相贯线投影的画法     √
 两同轴回转体相贯的相贯线投影的画法     √
组合体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
 识读组合体视图,补视图、补缺线     √
 组合体的尺寸注法     √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方法 基本视图的形成、名称和配置关系  √   
 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的画法、配置和标注   √  
 剖视图的分类、各类剖视图的定义、画法和标注    √ 
 单一剖切平面剖切机件对称平面形成的全剖视图、半剖视图的画法与标注     √
 两个相交的剖切平面剖切机件形成的剖视图的画法与标注  √   
 移出断面图和重合断面图的定义、画法、配置和标注    √ 
常用标准件 螺纹的要素和分类  √   
 螺纹的规定画法、尺寸注法和标记方法    √ 
 螺栓连接、双头螺柱连接和螺钉连接在装配图中的画法  √   
 键的分类、画法和标注  √   
零件图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   
 零件结构形状的表达   √  
 零件上常见工艺结构的画法和标注  √   
 表面粗糙度的定义、标注和识读    √ 
 有关尺寸公差的术语与定义,公差带的确定,公差的标注与识读    √ 
 配合制的概念、分类,配合代号的组成与识读    √ 
 有关几何公差的术语与定义、特征符号、标注和识读    √ 
 简单零件图的识读     √


第三部分 电工与电子技术
知识单元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了解 识记 理解 掌握 应用
直流电路 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  √   
 电流、电压及电动势   √  
 电位   √  
 电能、电功率   √  
 欧姆定律     √
 电阻元件的电流电压关系  √   
 线性电阻、非线性电阻及常用电阻元件   √  
 电路的状态及电源的外特性    √ 
 负载的串联、并联及混联     √
 电路中电位的计算    √ 
 电气设备的额定值  √   
 基尔霍夫定律    √ 
 支路电路法    √ 
 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 
 戴维宁定理    √ 
 叠加定理    √ 
单相交流电路 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   
 表征交流电的基本物理量   √  
 正弦交流电的的表示法   √  
 正弦交流电的相加和相减(矢量运算法)   √  
 纯电阻电路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 
 纯电感电路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 
 纯电容电路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 
 电阻与电感串联电路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 
 电阻、电感和电容串联电路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 
 电路呈现的三种性质  √   
 串联谐振 √    
 交流电路的功率     √
 功率因数的提高     √
三相交流电路 三相电源的基本概念  √   
 三相电源的星形联接    √ 
 三相负载星形联接     √
 中性线的作用    √ 
 对称负载的三角形联接  √   
 三相电路的功率  √   
 三相电功率的测量 √    
变压器 磁路的基本概念 √    
 交流铁芯线圈电压与磁通之间的关系 √    
 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外特性、损耗及效率 √    
 三相电力变压器的结构、外形、铭牌 √    
 自耦变压器工作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 √    
电动机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  √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旋转磁场   √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及转差率 √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动特性 √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 √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 √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    
 单相异步电动机种类 √    
 直流电动机的机构、原理及励磁方式 √    
常用低压电器与控制电路 常用低压电器(开关类、保护类、控制类) √    
 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启动控制电路   √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的控制电路    √ 
 三相异步电动机降压启动电路   √  
 行程开关和限位控制电路 √    
 时间继电器 √    
 延时控制电路 √    
供电及安全
用电 供电系统及供电质量的概念  √   
 人体触电  √   
 使用电气设备时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     √
 触电急救  √   
 电气火灾的防范及补救常识  √   
常用半导体
元件 二极管的基本结构及符号  √   
 二极管的电流与电压关系    √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    
 晶体管的基本结构及符号  √   
 晶体管的放大作用    √ 
 晶体管的主要参数 √    
 晶体管的三种状态  √   
 晶闸管的结构、符号、工作原理及主要参数 √    
放大电路和集成运算放大器 共发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静态工作点的选择与波形失真  √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  
 共发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计算    √ 
 射极输出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  
 射极输出器的应用 √    
 功率放大器的概念及OCL电路 √    
 差分放大器直耦放大电路的“零点漂移” √    
 运算放大器的结构和特点  √   
 理想运算放大器   √  
 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基本运算电路    √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的概念 √    
 反馈的极性判断   √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类型 √    
 负反馈对放大电器性能的影响 √    
数字电路 数字电路概述  √   
 数制和码制    √ 
 与逻辑及与门   √  
 或逻辑及或门   √  
 非逻辑及非门   √  
 复合逻辑门   √  

 

 

 


四、考试形式和考试结构
1.考试形式:
(1)考试采用闭卷笔答形式; 
(2)自带绘图工具;
(3)全卷满分300,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试卷结构:
机械类专业综合课考试为一张试卷,涵盖《机械基础》、《机械制图》和《电工电子技术》三门学科内容。考试侧重考查考生对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掌握程度,同时注意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入选的试题在同一题型中相对集中。
(1)按考试水平分:
目标要求 了解 识记 理解 掌握 综合运用
百分比 5% 30% 20% 30% 15%
(2)按试题的难易程度分:
难易程度 基础题 中等难度题 难题
百分比 50% 30% 20%
(3)按题型分: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简述与计算 作图题 读图与实践操作题
 单选 双选    
百分比 21% 5% 24% 25% 15% 1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技能测试纲要

一、考试的性质和依据
考试的性质
2015年滁州学院招收中职机械类专业毕业生统一技能操作考试(以下简称技能操作考试)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包括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机械类相关专业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考试依据
1.国家职业标准:
钳工(职业编码:6-05-02-02)
(标准发文:劳社厅发[2002]1号、人社厅发[2009]66号)
2.国家职业标准初级工基础知识:
(1)机械识图
(2)机械基础
(3)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4)初级钳工工艺知识与操作技能
3.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等3门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见教职成[2009]8号文)
4.本大纲涉及的国家标准,以现行的2008年年底前最新颁布执行的为准。
二、考试方式及成绩
专业技能测试采取实际操作考试方式,由考生从钳工测试方案中任选一项进行测试,完成加工零件操作考试。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50分。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
根据加工零件图纸,制定合理加工工艺,正确选择工具、刃具、量具、夹具等,正确安装工件,使用工具、量具,用手工及钻床(JZ-32)完成零件加工。具体考试内容如下:
1.操作基础
(1)加工零件图纸的识图:读懂钳工常见的零件图及简单装配图。
(2)根据零件图纸选择合理加工工艺,正确选择加工工具、刃具、量具、夹具。
(3)正确使用钳工夹具,并完成工件的装夹、找正。
(4)正确使用常用钳工工具。
2.操作技能要素及要求
(1)一般工件的平面划线和立体划线
应用高度尺、角度尺、划规、划针、样冲、品红等工具划线。
(2)锉削
a.会选择使用常用的锉削工具。
b.掌握正确的锉削姿势及常用的锉削方法、步骤。
c.能按要求进行常见零件的锉削。
d. 能对各种形状位置误差进行检测,并完成公差要求。
e. 表面粗糙度满足图纸要求。
(3)锯削
a.会选择使用常用锯削工具。
b.掌握正确的锯削姿势及常见零件的锯削方法、步骤。
c.能按要求进行常见零件的锯削及检测。
(4)孔的加工
a.会进行台式钻床的操作与调整。
b.会刃磨小直径麻花钻。
c.能按要求进行零件的钻孔及检测
d.能按要求完成孔径及位置尺寸要求。
3.安全文明生产及其它
(1)设备的正确使用
a 调整、操作钻床,能及时发现一般异常或故障。
b. 工、刃、量、夹具等的正确使用。
(2)职业道德及安全文明生产
a.正确执行安全技术规范。
b.做到工作场地整洁,工件、工量具摆放整齐。
四、考核项目分值比例
序号 考核项目 分值比例
1 加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 20%
2 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 40%
3 加工零件的形位精度(包括:平面度、平行度、垂直度、孔距等)   30%
4 安全文明生产及其它 10%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