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作文 - 北京高考作文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3北京高考预测材料作文走生活路线

来源:2exam.com 2013-5-27 9:25:40

本报统计61年北京高考作文 形式回归思哲类、内容倾向人文———

  分析内容

  新趋势贴热点 反映时代气息

  61年的高考作文题内容也经历了历史性变迁:从政治到道德,从文化到哲学,从外部世界到个体人生,从感受心灵再到贴近热点,可以说它带着很强烈的时代气息,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特征。

  第1阶段:关注政治

  从1953年《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到1958年的《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都能反映当时的时代特点。而恢复高考后,主要体现在1977、1978两年,如1978年高考作文为《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

  主要因为“文革”刚结束,人们迫切需要解放思想、一切向前看,命题者期望通过作文命题让人们认真思考一下动乱后的命运。

  第2阶段:人才环境

  1979-1989这11年中,高考作文命题将注意力集中到环境上来,包括环保、育人两大环境,其中主要是育人这个环境。

  这些年是中国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期,需要大量人才,而培养人才的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第3阶段:道德反思

  1990-2001年间,如1997年关于助人为乐的讨论、1998年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2001年的《诚信》等。

  在这12年里,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受到“青睐”。为了赚钱,一些人不择手段,假冒伪劣产品泛滥,人们的道德底线一次次被冲垮。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重建社会公德与个人私德就显得非常必要。命题者希望通过考生的思考、声音来呼唤人们的良知,构筑坚实的社会道德防线。

  第4阶段:自我感悟

  2002-2008年,高考作文命题题材有了很大转向,所提供的材料从思考外界转向发现自我、感受心灵。

  不管是直接命题还是话题作文,题目都非常温馨,清新浪漫。如2005年《说“安”》,话题具有一定文化底蕴、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受到考生的热烈欢迎。

  为什么呢?这是一个讲究个性、追求多元的时代。面对“80后”,观念的灌输和纪律的强化并不是最有效的手段,他们更需要一种提醒,在别人的提醒中反思、感悟。

  因此,作文命题也顺势转向,给考生提供一些可以让他们反思、体验、感悟的话题,让考生从丰富的内心世界去发现、去表达。

  可以说,高考作文题材是伴随着一代代人对时代、社会、环境、自身的反思而前行的,反映了人们思想发展的点点轨迹。

  第5阶段:贴近热点

  从2009-2012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中可以看出,不论是自拟题目的材料作文还是命题话题,均贴近生活和热点。

  如2009年《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以一首家喻户晓的流行歌曲为考题;2010年《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是温家宝当年“五四”青年节时在北大留下的一句诗,一个月过后竟成了考题。

  还有,2012年提供的作文材料是铁道巡检员的故事,来自央视热播内容,距高考也就半个月时间。

  由此看出,连续4年考题均涉及到当下热点问题。

  ●点评

  暗喻时事热点 切勿就事论事

  认知关系,确认关系,这是这些题对考生的核心限定。学而思东学堂语文高三负责人王乃中认为,高考作文命题注重限定性的同时,也非常注重要能给考生提供较为充分的自主性与开放性。考题凸显“思辨性”,主要考查学生在短时间内的逻辑能力。从具体形象到抽象概括,逻辑推理过程中思维的缜密。

  从全国卷命题命意角度看,既有紧跟政治形势的,也有希望展现个人修养和情怀的,规律性不高。整体说随舆论大环境转移而改变的特性很强,而且还会反过来影响全国层面的语文教学和学习。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因当年的《科幻世界》上刚好登了一篇同题文章,导致这本杂志销量飙升,背后体现出命题者和考试者的盲目。

  而从北京自主命题命意角度看,题目主要试图展现学生本人的素养和表达能力,淡化政治性。

  北京四中语文高级教师连中国则表示,2009年后高考作文题都与当下时事有若即若离的联系,如2009年“隐形的翅膀”与当年北大校长许智宏卸任有关,2011年与鹿特丹世乒赛有关。但并非时事评论题,考生不必贴着时事就事论事。而2012年的“铁道巡检员”,大体符合北京高考作文发展的趋势。

  需要将道理应用于个人生活

  王乃中表示,命题是哲理类,学生可围绕人生选择、为人处世、社会责任等角度的道理,需要“将道理应用于个人生活”的升华角度。

  如果只是侧重于“道理为什么是对的”,而忽视“道理是什么”、“道理为什么”、“道理怎么做”的层面,不免沦为二类文。

  行文过程中,不要空谈枯燥拗口的理论,必须将由材料归纳的哲理投射在当今社会中去考虑。

  新课改极其注意区分学生关注社会的程度,每个题目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关键看学生是否敏感。

  如今年二模的题“独自上路能走得更快,与人同行能走得更远”,想要拿立意高分,就必须把它和当今社会竞争白热化、独生子女不懂分享与合作、单纯重视短期效率还是兼顾长远发展等现实层面联系起来。

  连中国表示,今后,作文题将把学科能力测查与现实社会结合得更紧密自然,更加关注人文关怀、励志情感类的题材,规避那些缺乏稳定价值判断的题材,避免极端观点导致作文跑题。

  命题热点方面,更倾向于社会、人类、历史、文化、心灵、精神、人性、生命8大方向。

  ●支招

  议论文跑题几率小 可以小见大

  连中国给考生支招,高考命题与高招计划的变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伴随考生减少、录取率提高,高考命题的难度也会做相应的调整,考生写议论文会减少跑题的几率,比较稳妥。

  今后,作文题目与现实社会结合得更加紧密,利于考生各抒己见。

  以2012年作文题为例,就是让学生在小事中进行思考,“以小见大”地考查作文能力和综合素质,是语文教育体察生活的回归,是“大语文”概念的见证。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