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高职院校
自主招生考试“综合文化知识”考试大纲(高中生)
一、考试性质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考试,是根据粤教考函〔2014〕4号文《关于做好2014年高等职业院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选拔具有广东省户籍,符合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报名资格的2014年应、往届普通高中毕业生的考试。
二、考试内容
普通高中考生综合文化考试的考试内容以综合能力测试为主,试卷采用综合形式。考试内容涵盖普通高中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程的内容。
三、考试形式及其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2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内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共三部分,其中语文占80分,数学占80分,英语占40分。试题类型根据不同科目分为不同的题型,具体参看每一科目的考试大纲。
语文部分
一、考试内容
《语文》学科考试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运用能力,考查学生的语音、词汇掌握、运用情况,语文的理解与概括能力,语言的组织与表达能力。
1.语音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常见而易误读的字,辨别形声字的读音,多音字的词性、词义和语体变化。
2.词汇 辨析同义词、同音异义,句子的词语搭配,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句子
(1)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情况,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准确、规范。
(2)辨析并修改病句。找出病句并判断病句的类型,对病句修改,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具体内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义重复。
(3)正确使用常见修辞方式: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4.文段阅读
(1)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常见文学体裁。
(2)现代文阅读
分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文章,赏析记事文和抒情文,考查学生对文段中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对文段的归纳、理解能力。
5.作文
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包括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信息筛选、处理能力,知识的运用能力,写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的实用文章(演讲词、计划、总结、申请书、请假条、通知、感谢信、说明书),要求:
(1)文体格式正确,符合规范
(2)内容完备,表述清楚
(3)语言流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4)标点使用正确
二、试卷结构和分值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五种题型,满分80分。试卷分值、题型详见下表:
序号 考试范围 题型 题量 分值
1 语音和词汇 选择题 10 20
2 文学常识、名句名篇 填空题 5 10
3 现代文阅读 选择题、问答题 6 20
4 写作 作文 1 30
总分 80
三、参考篇目
阿房宫赋----------------------------------杜牧
归园田句---------------------------------陶渊明
声声慢-----------------------------------李清照
鸿门宴-----------------------------------司马迁
荷塘月色--------------------------------朱自清
沁园村•长沙--------------------------毛泽东
唐山大地震-----------------------------钱刚
落日---------------------------------------朱启平
故乡的榕树------------------------------黄河浪
弯弯的月亮------------------------------李海鹰
黄山记------------------------------------徐迟
车队与红灯------------------------------徐勤
呼唤生命教育---------------------------张云飞
雷雨---------------------------------------曹禺
哈姆莱特--------------------------------莎士比亚
项链--------------------------------------莫泊桑
变形记-----------------------------------卡夫卡
致大海-----------------------------------普希金
我与地坛--------------------------------史铁生
与妻书-----------------------------------林觉民
四、考试样题
一、选择题(把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准确的一组是 ( )
A.慰藉(jí)羸兵(léi) 玷污(zhān) 谄媚(chǎn)
B.亵渎(dú)相称(chèng) 苑囿(yòu) 傩送(tān)
C.迤逦(yí)寒伧(chāng) 侮蔑(wǔ) 浸渍(zì)
D.整饬(chì)蹩进(bié) 悭吝(qiān) 啜泣(chuò)
2.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
A. 百无聊赖 恻隐之心 纭纭众生
B. 谙习水战 面面相觑 端祥自己
C. 轮美奂 贻笑大方 不可估量
D. 变生肘腋 五内具焚 煞费心机
4.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演出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她知难而上,变本加厉,一心扑在舞台上。
B.李老师当班主任20年,勤勤恳恳,日理万机,积劳成疾仍坚持工作。
C.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D.只作一些小修小补,甚至墨守成规,一成不变,那是很难改变这种不正常的市场关系的。
5.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如果某些大国不改变其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狂妄自大的态度,那么,谁也难以预料这世界是否还会有和平的一天。
B .旨在培养中小学生爱国热情的德育打卡制度,由于一些单位和个人的认识问题,出现“走过场”现象,的确让人叹息。
C .冲突双方在民族仇恨的驱使下,虽然经过国际社会多次调解,紧张的局势不但没有得到缓和,反而愈演愈烈。
D .通常,在脑肿瘤患者手术前,医生要获得其大脑的扫描图像,以便确定肿瘤的位置和了解肿瘤附近血管的状况。
6.下列句子中标点错误的一项是()
A. 一九三年,毛泽东同志专门写了《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 B.周朴园 (忽然) 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C.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
D.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为了民族的自豪?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从大量的观察到的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察。
B.成熟的苹果下坠,是由于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
C.古往今来多少事,虽然曾让我们为之痛惜,为之叹惋,但也正是它的悲剧情节,震撼了我们的心灵,沸腾了我们的热血。
D. 巴甫洛夫整天忙于做条件反射的实验,他总是把动物用绳子缚在实验室的架子上。
7.对下列文句表达方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②然而使我惊叫出声来的,是离他不远有一位荷枪的战士,面向着东方,严肃地站在那里,犹如雕像一般。
③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④一苇可航,我到了海心的飞来峰上。游兴更浓了,我又踏上云层,到那黄山图上没有标志,在任何一篇游记中无人提及,根本没有石级,没有小径,没有航线,没有方向的云中。
A.记叙 抒情 描写 议论 B.议论 抒情 记叙 描写
C.说明 议论 记叙 抒情 D.议论 描写 抒情 记叙
8.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去年冬天返乡后不久,他就________了今年春种的种子,准备在家乡的土地上“淘金”。
②学校里的教育方法及领导方法有许多________引起了社会的不满,有待于积极地改善。
③祖国啊,我们怀着血肉相连、________的心情,倾听着你那每一次脉搏的跳动。
④联欢晚会开始了,首先是大合唱和女声独唱,________演出了歌舞剧《丝路花雨》。
A.预定 缺憾 休戚相关 既而
B.预定 遗憾 休戚与共 既而
C.预订 缺憾 休戚与共 继而
D.预订 遗憾 休戚相关 继而
9.下面的句子不是属于比喻句的是( )
A.我班的琳琳像猴子一样。
B.共产党像太阳,普照大地,给人们光和热。
C.生活是大海。
D.面如桃花。
10.表达方式有( )
A.记叙、说明、抒情、议论、描写 B.说明、夸张、抒情、比喻C.比喻、夸张、象征、拟人 D.记叙、描写、比喻、拟人
二、填空题(根据上下文,把缺失部分补充完整,每空2分,共10分)
1.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3.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 。(诸葛亮《出师表》)
4.怅寥廓, , ?(毛泽东《沁园村•雪》)
5.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韩愈《师说》)
三、现代文阅读(根据要求完成文段后问题,共20分)
血奶
大地震来临之前,有一位年轻的母亲正一边织毛衣,一边用脚踩着摇篮逗她仅五个月的宝贝女儿。
天崩地裂的一刹那,母女一起坠入黑暗无边的废墟。所幸的是母女都完好无恙。惊吓后的孩子在母亲怀里睡着了。醒来后啼哭不止。母亲知道她是饿了,忙开怀喂奶,一天一夜后滴水未进的母亲奶水枯竭,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弱,绝望的母亲这时触摸到毛衣针,心里猛地一动,用毛衣针刺破手指,塞进孩子嘴里。
一周之后,人们发现了母女。孩子一息尚存,小嘴仍吮着母亲的手指头;母亲气绝。人们惊奇地发现,母亲的个个手指头都有一个小洞,脸色像雪一样洁白。
年轻的母亲为孩子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奶。
1.给加横线的词语注音并解释。天崩地裂,音: ,意思是:——。(3分)
2. 本文所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请你写出一句与主题相应的名言或俗语。(4分)
3. “脸色像雪一样洁白”这个比喻句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
4. 年轻母亲的个个手指头都破了一个洞,这是为什么?(4分)
5. 本文用“血奶”做题目有何用意?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加以分。(3分)
6. 天崩地裂的一刹那,母女一起坠入黑暗无边的废墟。运用的修辞方式是( )(2分)
A.陈述句B.夸张C.记叙D.说明
四、写作题,共30分
拟写一份活动方案。
要求:内容完备,格式正确,标点无误,书写规范。
数学部分
一、考试范围和要求
(一)集合
1.理解集合的概念;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空集。2.掌握集合的表示法、数集的概念及其相对应的符号。3.掌握集合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相等)。4.理解集合的运算(交集、并集、补集)。5.了解充要条件。
(二)不等式
1.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掌握区间的基本概念。3.掌握利用二次函数图像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4.了解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三)函数
1.理解函数的概念。2.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法。3.理解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4.了解函数(含分段函数)的简单应用。
(四)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1.了解实数指数幂;理解有理指数幂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2.了解幂函数的概念。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与性质。4.理解对数的概念(含常用对数、自然对数)。5.了解积、商、幂的对数运算法则;掌握利用计算器求对数值( , , )的方法。6.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7、了解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实际应用。
(五)三角函数
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2.理解弧度制概念及其与角度的换算。3.理解任意角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概念。4.掌握利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的方法。5.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6.了解诱导公式 的正弦、余弦及正切公式。7、理解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8、了解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9、了解已知三角函数值求指定范围内的角。10、掌握利用计算器求指定区间内的角度的方法。
(六)数列
1.了解数列的概念。2.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3.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4.了解数列实际应用。
(七)平面向量
1.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2.理解平面向量的加、减、数乘运算。3.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4.了解平面向量的内积。
(八)直线和圆的方程
1.掌握两点间距离公式及中点公式。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3.掌握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4.理解直线的一般式方程。5.掌握两条相交直线交点的求法。6.理解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7.理解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8.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9.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10.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1.理解直线的方程与圆的方程的应用。
(九)立体几何
1.了解平面的基本性质。2.理解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3.了解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4.理解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5.了解柱、锥、球的结构特征及面积、体积的计算。
(十)概率与统计初步
1.理解分类、分步计数原理。2.理解随机事件。3.理解概率及其简单性质。4.了解直方图与频率分布。5.理解总体与样本。6.了解抽样方法。7.理解总体均值、标准差;用样本均值、标准差估计总体均值、标准差(可用函数型计算器计算)。8.了解一元线性回归(可用函数型计算器计算)。
二、考试形式与试题结构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试卷题量:全卷共14题,满分80分
试卷结构: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30分;
第二部分为填空题,共30分;
第三部分为解答题,共20分.
序号 题型 题量 分值
1 单项选择题 6 30
2 填空题 6 30
3 解答题 2 20
总分 80
三、考试样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小题,共30分)
1.下列集合是有限集的是:(C )
A.大于4的整数组成的集合 B. 小于4的整数组成的集合
C.小于4的正整数组成的集合 D. 大于4的正数组成的集合
2.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 C )
A. B.
C. D.
3. 函数 的值域是 :(C )
A. B. C. D.
4.下列数列中,是街头数列的是:(D)
A. 13,15,17,19 B. -8,8,-8,8
C. -12,-14,-16,-100 D.
5. 实轴长为6,离心率为 ,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C )
A. B. C. D.
6. 的值是:( A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6小题,共30分)
1.函数 的最大值是 14 .
2.已知球的表面积是 cm2,则它的半径是 2cm .
3.计算 )= 58 .
4.若圆 经过点 ,则加以坐标为(-1,3).
5.已知向量 , ,则 (3,6)
6.若{ }为等差数列, 则 =____24______
三、解答题(共2小题,共20分)
1.(本题8分)
直线 过点P(2,-3),倾斜角比直线 的倾斜角大45°,求直线 的方程。
2.(本题12分)
已知圆的方程是 直线 过点(2,-4)
(1)当 与圆相交时,求直线 的斜率范围;
(2)求过点(2,-4)的圆的切线方程。
英语部分
一、考试内容及要求
1.词汇与结构(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词汇基本要求:领会掌握2500个单词的词汇量,对语法的整体架构有一定的了解,能掌握常见用法,测试考生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
语法基本要求:掌握基本常见语法知识,例如:词法、句法、动词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简单句、复合句、从句、直接和间接引语等。
2、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部分考核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书面信息的能力,包括理解主旨大意、判断作者观点、态度等。阅读部分考核的技能是:
1)理解明确表达的概念或细节
2)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如找出能概括全文的要点等)
3)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4)理解词语(如根据上下文猜测词和短语的意思)
5)理解篇章(如运用词汇及语法承接手段来理解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写作
写作和翻译部分考核学生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写作部分要求考生用英语进行短文写作,思想表达准确,意义连贯,无重大语法错误;翻译部分要求考生用正确的语法结构和符合英语习惯的表达,将单句中的汉语部分译成英语。写作部分考核的技能是:
1)表达中心思想
2)围绕所给的题目叙述、议论或描述,突出重点
3)连贯地组句成段,组段成篇
4)运用恰当的词汇
5)运用正确的语法
6)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
7)使用衔接手段表达句间关系(如对比、原因、结果、程度、目的等)
二、考试方式及试题结构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试卷由词汇与结构、阅读理解和写作三个部分构成,满分为40分。
各部分测试内容、题型、题量和所占分值如下表所示:
序号 内容 题型 题量 分值
1 词汇与结构 单项选择 5 10
2 阅读理解 单项选择 5 15
3 写作 写作 1 15
总分 40
三、参考书目
1.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Alexander, L.G. 何其莘,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3 重印。(从Lesson 49开始至Lesson 96。)
2.《高一英语》(必修)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3.《高二英语》(必修)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4.《高三英语》(必修)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四、考试样题
一、Vocabulary and Structure(每小题2分,共5小题,共10分)
Directions: In this section, there are 5 incomplete sentences. You are required to complete each one by deciding on the most appropriate word on words from the 4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Then you should write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1.-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novel?
- opinion, it’s quite true.
A. In the B. In my C. On the D. By my
2. He is a foreigner, but now he on the right of the road in China.
A .used to drive B. is used to drive C. used to driving D. is used to driving
3. The police walking the road now.
A. are …pass B .is… past C. were…pass D. were…past
4. While watching television, .
A .the door bell rang B. the doorbell rings
C. we heard the doorbell ring D. we heard the doorbell rings.
5. The play ____ finish ____ nine last night.
A. not, until B. didn’t, until C. doesn’t until D. not, until
二、Readings . (每小题3分,共5小题,共15分)
(1) One day a big rock fell down from a mountain. The rock stopped in the middle of the road in a village. It was like a big ball. Some of the strongest men in the village tried to move the rock. But no matter how hard they tried, they couldn't move it away. They tried to push it; they tried to roll it and they tried to pull it with a rope, but nothing worked.
"Well" they agreed, "there's nothing we can do about it. We'll have to build another road. "
At this time, a young boy of about 12 years old said, "Excuse me, sirs, but I think I can help you move the rock. "
"You?" they shouted, "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 All of us have just tried and we can't move it at all.” The men all laughed at the boy.
The next morning some people came into the street. One of them shouted, "The rock is gone!" More people ran out into the street to see for themselves. It was true, and no one could see it anywhere.
"It is impossible, where has it gone?" they said. The boy stood out, saying "I did it last night. I dug a deep hole next to the rock and the rock rolled down into the hole by itself. Then I covered it with earth. "
1. Where was the big rock from?
A. a street B. a mountain C. a hill D. a tree
2. Why did the people in the village want to move the rock away? Because .
A. it was in the middle of the road B. it was on the mountain
C. they didn't like the rock D. they wanted to build a road
3. What did the people decide to do when they were not able to move the rock away?
They decided to_______
A. find someone stronger to help them B. ask a little boy of 12 to help them
C. build another road D. break the rock
4. Why did the people laugh at the boy? They thought that___.
A the boy was too weak to move the rock away
B the boy was so strong that he could move the rock
C. the boy was very helpful
D. it was easy for him to move the rock
5. The next morning the people in the village found the rock ____
A. disappeared B. was still there
C. was back on the mountain again D. was rolling down from the mountain
三、 Writing. (每小题15分,共1小题,共15分)
You are required to write a piece of writing entitled on A Most Unlucky Day. You should write no less than 120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