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按答案“关键点”给分
21.(1)3分分别为孝悌(1分);孔子关于仁的主张:为政以德或以德治民(1分);孟子主张仁政(1分);(2)家庭团结(1分)、宗族和睦(1分)、乡里和谐(1分)。团结、和睦与和谐几个词可以互换;(3)尊崇(遵守、赞同)儒家伦理。统治者提倡(推崇、倡导),民众遵守(服从、信从、认可意思也大致相同。);(4)考卷要求概括积极意义,回答消极作用的无分。积极作用任答三点,分别从三个角度:家庭角度;社会角度;思想文化、道德的传承。只答一个角度,答的意义再多也只能得1分。
22.(1)军阀割据(1分)、国民党在南方建立了革命根据地(1分)。国共合作发动北伐战争(1分)。动摇了(或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1分);大革命失败或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1分);(2)第二问要求依据材料一二分析回答问题,材料一是北伐战争前的中国军阀割据形势图,怎么作为日本自1931年到1937年的侵华战争的背景材料?设问可能有误。日本只看到中国内战纷争,忽视中国一致对外凝聚团结(1分);日本统治者只看到其军事上强于中国,忽视人民的斗志(1分)。考生如果只答了半句,可能要减分。
关键词:政治上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分);军事上两个战场互相配合支持(1分);(3)关键词:国共再度合作(1分)。共同的民族情感(或认同感,1分)、国共合作的历史传统(1分)、海峡两岸的交流或联系(九二共识,1分)。
23.(1)(2)(3)问按要点估分;(4)小论文:机遇与挑战——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史实(2分);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史实(2分);缓和了因为危机引发的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史实(2分);对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实现了资本主义历史上经济理论和经济制度的重大调整,史实(2分)。
24.是主观题中难度值最低的一道题。本题三问都是每个要点1分,其二凡是依据材料回答的问题,答案全在材料中,如(1)有利条件:秦借鉴东方诸国经验;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
25.(1)先提倡平等(1分),后反对普选权(或主张贫富有别,1分),关键词:以平等推翻封建王权或激励革命(1分),以不平等维护独裁和富人利益(1分)。(2)按答案要点估分,一点1分。第(3)问分析立法途径与革命战争对资产阶级文明扩展的价值,这里的价值也可以换言为影响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