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高考 - 自主招生 - 正文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2014三大联盟自主招生考试科目试题瘦身

来源:2exam.com 2013-12-23 9:16:19

等待多日,北约、华约、卓越“三大联盟”自主招生方案终于同时在昨日与考生见面,定于2014年3月1日的笔试日期也家常便饭式的“撞车”了。不过,今年人大退出“华约”引起关注,记者了解到,去年该校自主招生在皖录取22人。

  笔试时间故意“撞车”

  对于高三考生而言,即将到来的“考试季”是高考前夕颇为难熬的一段时光。经历了北大校长推荐、清华新百年计划、复旦校长直通车等对“推荐生”、“保送生”的争夺战后,新一轮的名校“合伙”自主招生又摆在尖子生面前。

  12月22日,以北大为首的“北约”、清华为首的“华约”及以同济为首的“卓越”三大联盟相继公布了2014年自主招生方案,并接受考生报名。同选一天公布方案已属“家常便饭”,这场被喻为“三国杀”的名校联盟自主招生又一次将笔试时间都定在了2014年3月1日。

  这样的故意“撞车”,实际上就是逼着尖子生作出“只考其一”的选择,也减少了以往考生串场奔波的劳累。为了方便考生,“三大联盟”的笔试将在全国大部分省会城市和主要城市设置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考点参加测试。

  人大不在“华约”之列

  细心的“高三考族”或许已经注意到,昨日,以清华牵头的“华约”联盟名单中,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加入)并不在其列,“华约”7校随之缩减为6校。

  根据人大去年在安徽省的自主招生名单,2013年,该校共在安徽省自主招生录取22人,保送生2人,合计24人。

  然而退出“三大联盟”,人大并不是首位。早在2011年,复旦大学就曾退出“北约”并自立门户,紧随其后公布自主招生考试的“望道计划”,独立培养人才。今年退出“华约”的人大,是否也有单招的想法?记者昨日晚间登录人大本科招生网,并未发现有关自主招生的计划公布。

  三大联盟试题仍为“瘦身版”

  从去年开始,三大联盟均将笔试科目从5门“瘦身”到2门,同时取消了往年的必考项英语。而这一变动,促成了不少理科生“组团”转投到文科“怀抱”。

  已习惯被称作为“三国杀”的“北约”、“华约”、“卓越”三大联考,都要挑哪些尖子生?去年采访“北约”笔试时,考生口中的“神题”就秒杀了记者。“写一则150字的笑话,其中要包含北大、清华、高考、状元等词组。”去年“北约”联考语文卷上编笑话的新题型,不免让考生打趣“谁会料到北约要考幽默感”。

  昨日发布的招生方案中,三大联盟的笔试题仍旧是“瘦身版”。

  联盟内成绩可共享,考生可自由选校

  虽然“三选一”让考生们无法像往年一样“转场作战”,但考生在联盟内有选择高校的权利。根据联考方案,考试成绩可在联盟校内共享,学生可以同时报考好几所高校,并进行面试。

  “北约”中,每位考生最多可报3所高校。所报考的高校互为平行关系,志愿不分先后。各高校根据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独立进行初审,合格者获得参加综合性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联合考试资格。

  “华约”中,考生可报考六所高校中的任意两所高校,只要获得一所高校的初审通过就有资格参加AAA测试,考生如通过了其所报考的两所高校的初审和初试,可以分别参加两所高校的复试。

  进入“卓越”合作高校的学生,可在大学期间共享“卓越大学联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内外交流、图书信息等优质资源。

  2014年3月1日笔试

  “北约”测试

  -理科生科目为自然科学基础(数学、物理)

  -文科生科目为人文科学基础(语文、数学)

  “华约”AAA测试

  -必考一门《数学与逻辑》

  -然后从《物理探究》或《阅读与表达》中任选一门

  “卓越”学科基础测试

  -学科基础测试一(涵盖数学和物理知识)

  -学科基础测试二(涵盖数学和语文知识)

  “北约联盟”11校

  北京大学(含医学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香港大学

  “华约”6校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

  “卓越联盟”9校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最新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