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多项选择题
31.根据负责的心理机能的不同,可以将大脑皮层划分为()
A 初级感觉区
B 初级运动区
C 言语区
D 联合区
32.目前,解释错觉的理论主要有()
A 眼动理论
B 神经抑制作用理论
C 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
D 共鸣理论
33.对待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常用的控制方法有()
A 消除对侵犯行为的关注和奖励
B 榜样和认知训练策略
C 移情训练
D 创设较少冲突的情景
34.对“毕生心理发展”观念作为直接的重要贡献的心理学家是()
A荣格
B 古德奈夫
C 霍尔
D 艾里克森
35.下列属于被试间设计的是()
A 区组设计
B 拉丁方设计
C ABBA设计
D 随机化设计
三、简答题
36.简述三元智力结构理论。
37.简述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38.怎样提高测量信度?
四、综合题
39.在认知失调理论的经典实验中,Festinger (1959)和他的同事让40名大学生被试参加一个非常枯燥乏味的实验。完成实验后指示这些被试对其他人说这是一个有趣的实验,劝其参加。将这些被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的20人每人给1美元的报酬(低报酬组),另一组每人给20美元的报酬(高报酬组)。之后,让每个学生评定实验的有趣程度(高分表示认为实验比较有趣)。下面是一组虚构的数据:低报酬组 高报酬组 3 3 4 6 1 2 5 2 5 5 5 7 3 5 4 5 8 5 4 8 2 3 4 4 2 6 4 4 1 2 3 3 6 7 5 5 5 1 1 3 认知失调理论预测低报酬组比高报酬组更容易以为实验真的有趣。因为这样比较容易让他们认知协调。那些得到足够报酬的被试则不需要改变态度,因此其观点更容易反映真实的情况。以上数据有没有支持这个预测?(用α= .01 的显著性水平)答:
(1)语义网络模型是一个语义记忆储存的网络模型。科林斯和奎利恩(Collins and Quillian,1969)提出此模型。
(2)在这个模型中,语义记忆的基本单元是概念,每个概念具有一定的特征。他们把上下级及同级水平的概念按层次组织成一个网络,网络中有节点、线段及连线。节点代表概念(命题或组块),每个节点上的小线段表示该概念的有关特征或属性,从节点向上的连线表示与上一级概念的联系及归属,如“金丝雀”属于“鸟”,而“鸟”又属于“动物”。概念的特征是分级储存在记忆中的,如“会吃东西”,“会呼吸”的属性只附在动物这个节点上,而不附在较低的节点“鸟”或“鱼”上;同理,鸟这个节点仅储存它所独有的特征或属性,而不储存所有动物的共同属性。这种处理符合认知经济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