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考研 - 模拟试题 - 正文

 
2011年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15
来源:2exam.com 2010-12-17 【字体:小 大】
2011年考研政治应试精华试题及解析026

 

21.1955年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的高潮>的按语》中提出的著名论断是:
  A.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实事求是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执政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毛泽东系统总结了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宝贵经验,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一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1955年下半年,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按语中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在社会经济制度发生根本变革的时期,尤其是这样。”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53页;《大纲解析》第180页。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1956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以《人民日报》编辑部的名义发表了系统总结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历史经验的文章是: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C.《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D.《论十大关系》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系统总结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历史经验的文章。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后,面对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如何对待苏联经验的问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以《人民日报》编辑部的名义,先后发表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系统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反对全盘否定斯大林及其领导时期苏联党和人民为社会主义奋斗的历史,反对否定十月革命的基本原则;同时,毛泽东认为,揭开斯大林的盖子,打破神化主义,对于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包括我们党,破除对斯大林和苏联经验的迷信,解放被教条主义绳索束缚的思想,努力寻求适合本国情况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44页;《大纲解析》第174页。
  2.20世纪50年代中期,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是:
  A.《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B.中共八大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提出 
  D.中共十二大开幕词
  3.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集中体现在下列著作中: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论十大关系》
  [命题分析]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以后,如何避免苏联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那些弊端,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能够得以顺利地进行,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条重要的、艰巨的任务。毛泽东及时向全党提出进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伟大任务,领导全党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一,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为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毛泽东、刘少奇等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毛泽东提出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阐述了如何正确处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政治、外交和社会生活等十个方面关系的问题。《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全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第二,中共八大的胜利举行。八大在正确分析和阐述建国后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在社会主义的民主建设和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一些正确的理论原则。这主要表现在:提出党在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总结了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验,坚持了经济建设必须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的方针;着重提出执政党建设的问题,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第三,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毛泽东在文章中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一系列方针,并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中国情况走自己道路的根本思想,标志着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中共八大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分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奠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因此,第2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第3题的正确答案是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44页;《大纲解析》第174-175页。
  4.在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毛泽东对我国基本国情的分析是:
  A.中国是一个大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B.人口多、底子薄
  C.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生产力不发达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国基本国情的认识。
  毛泽东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上,提出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来分析。他多次提出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中国是一个大国,历史上形成了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仍然存在;人口众多,文化水平不高,科技水平更谈不上;生产力水平落后,工业不发达,仅有的工业也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几乎没有,虽然是农业大国,但仍以传统农业为住。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对中国国情的分析和论断。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44页;《大纲解析》第174页。
  5.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
  A.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B.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C.扩大国家的民主生活,健全社会主义的法制
  D.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6.中共八大提出的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发展社会生产力
  C.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D.实现国家工业化
  7.中共八大的历史功绩有:
  A.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B.对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C.提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D.继续加强人民民主专政,进一步扩大国家的民主生活,逐步制度完备的法律,健全法制
  [命题分析]这三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功绩。
  中共八大在正确分析和阐述建国后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在社会主义的民主建设和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一些正确的理论原则。这主要表现在:提出党在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指出:为了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必须首先推翻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在现代中国的条件下,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解决我国的工业化问题。由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基本上已经扫除了。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简言之,党的根本任务就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共八大总结了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验,坚持了经济建设必须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的方针;着重提出执政党建设的问题,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中共八大正确地分析了我国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国内的阶级状况和社会状况,对当时和今后一个时期国情的判断、对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的分析基本是正确的。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加强执政党建设指出了前进方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此,第5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第6题的正确答案都是BCD选项;第7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题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46页;《大纲解析》第175-176页。
  8.1956年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有:
  A.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方针
  B.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C.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经济建设必须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
  中共八大前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阐述建国后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在社会主义的民主建设和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一些正确的理论原则,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提出了一些重要思想,这主要表现在: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国家,首次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与其它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毛泽东在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方针。
  “经济建设必须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是在中共八大前后提出的,但它不是由毛泽东提出的,而是由刘少奇、周恩来等提出,并为中共八大所肯定的。毛泽东本人对这一方针并未首肯,且在中共八大后不久即开始批“反冒进”。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45页;《大纲解析》第175页。
  9.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呈现出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C.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具有对抗性,可以通过社会主义自身的调整和完善得到不断解决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毛泽东在考查了苏联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总结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1957年2月,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一命题出发,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
  首先,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而且正是这些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其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质的矛盾。它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矛盾双方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本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最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解决方式、方法,就是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即通过社会主义社会自身的调整和改革,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就是社会主义社会自身的改革,这正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之所在。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48页;《大纲解析》第177页。
  10.毛泽东指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有:
  A.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B.科学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经济上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D.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
  针对人民内部矛盾在具体实践中的不同表现,毛泽东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针和原则,主要有:
  第一,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坚持“民主和集中的统一,自由和纪律的统一”,通过“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来解决,坚持说服教育。
  第二,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
  第三,对于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要努力克服官僚主义,也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
  第四,在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上,继续调动各种爱国力量的积极性,扩大和巩固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实行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第五,在思想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六,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方针。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都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249页;《大纲解析》第177页。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考研报名
    考研新闻
    成绩查询
    考研复试
    试题答案
    复试分数线
    考研调剂
    考研录取
    招生简章
    考研大纲
    考研复习
    考研政策
    研究生招生
    模拟试题
    考研院校
    考研专业
    在职考研
    法硕
    同等学力申硕
    博士生
    MBA|MPA
    推免生
    新闻传播硕士
    专业硕士
    考研辅导